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一百五十二章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终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7840 2024-10-17 00:21
   赵旻唤来赵俨,遣其人带于禁、史阿二人赴尚书台,寻荀彧商议配货之事。   随后,赵旻复又召开会议,继续探讨正旦大典下一个环节。   赵旻心中虽对东汉礼仪厌烦至极,甚至腹诽不已,其人面上却始终带着笑意,仿佛其人乐此不疲…   苟哥的境界,除当世寥寥数人之外,一般人难以企及。   荀彧做事毫不拖泥带水,其人得知于禁和史阿来意后,短短两刻钟,便已安排妥当一切。   于是于禁与史阿兵分两路。   于禁率领其人麾下军司马,持赵旻兵符前往北军军营调兵;   史阿则带着其人手下一众游侠,赶着马车前去城外作坊配货。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二人约好申时三刻,也就是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在许都北门汇合,随后同赴关中。   不提此二人行踪如何。   暮色降临后,因上午时,众人在太常董昭、宗正刘艾引导之下,已将大典礼仪梳理完毕之故,因此下午会议进度便快到飞起。   一个下午的时间,正旦大典的主体框架便已初步搭建完成。   正旦大典绝非一场仪式,而是包括岁除(即今日除夕)大傩(驱邪傩戏,至今仍存)、岁除晚宴、君臣守岁、正旦群臣朝贺、郊祀…   这一系列仪式感满满的活动。   因此,廷乐、廷舞的目录,也需拟订出来。   诸君可以将此视为东汉版春晚。   不出意外,赵旻那两首曲子,也被纳入宫廷奏乐曲目之中,或许还会被编成廷舞。   此外,自岁除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的许都城内外治安,也是重中之重。   首发&:塔>-读小说   不过,这当然难不倒赵旻和赵甲二人。   简言之,这一日下来,卫府效率极高,只是苦了一直在做会议记录的毛玠。   受前世戎马生涯影响,赵旻有令人做会议纪要、并将其签发至己方实际割据所有州郡的习惯。   这也算是赵旻所独创的“卫府邸报”。   最后是任务分派。   赵旻做好分工安排、并加盖印玺签发卫府诏令后,开了整整一天的会议便宣告结束。   众人纷纷起身,放松一下筋骨。   老干部段煨站起身,锤了锤自己的老腰,忍不住抱怨道。   “主公,此等议事,老夫不堪其忧也。”   年龄与段煨相仿、但精气神明显强于其人的程昱哂笑起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已近正旦,赵旻应将这俩孩子送回谯县。   杨彪颔首:“阿彰、阿植,你二人确需回乡拜祭曹氏列祖列宗,然学问亦不可耽误!”   二子恭恭敬敬应是后,旋即兴奋起来。   “先生欲纳阿姊为妾乎?”   这就是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本来笑吟吟的杨樱月,一张俏脸登时冷若冰霜。   赵旻则竭力忍住一剑刺死这俩熊孩子的冲动,黑着脸道。   “无稽之谈!你二人既拜某为师,某焉可再纳你二人之姊为妾?再说,某何曾见过你二人阿姊?”   赵旻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偷偷打量曹氏女…亦即历史上的清河长公主时,曹彰曹植二人皆在场。   所以曹彰满脸不服。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其人正要辩驳,却被杨彪拍了拍肩膀。   杨彪叹道:“阿彰,阿植,休得胡言!你二人随老夫来,老夫带你二人尝一尝菽制品。”   一老二少离去后,袁夫人也叹了口气。   “阿旻,空穴来风,岂非无因。如此看来,卞夫人确曾有意也。天子深恨曹孟德,你好自为之!”   言罢,其人拉着义女柔荑,走进卧房。   赵旻心态有些凌乱。   少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赵旻夫妇二人出席。   一张张几上,皆摆着一套铜制小火锅、胡麻酱、茱萸油、蒜蓉及涮菜,仆客们负责为众人传菜。   众人按照年龄分几跪坐,杨彪喜爱曹彰曹植,故而令二子跪坐于自己左右。   待新酿之白酒启封后,酒香登时与肉香混杂,飘满整个卫府正堂。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见众人鼻翼不住抽动,赵旻笑道:“宴后,诸公可各携十坛美酒回府。”   众人皆动容。   荀彧笑着作揖。   “诸公有所不知,此酒费粮甚多,故其价不菲也。”   荀彧如今对赵旻越来越喜欢。   这倒不是因为赵旻让其人挣到大钱。   荀彧对于财帛一向淡然,真正让荀彧高兴的,是赵旻大幅降低了书卷的成本。   这就相当于大幅降低了教育门槛。   何况赵旻曾亲口向荀彧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于是乎,在火锅的袅袅热气中,荀彧忍不住抬头道:“卫将军,定凉州之策已着手实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果这么说,那么董卓老贼简直是大汉好相国!   呵呵。   都怪这个世界太浮躁,能静下心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不说此事,咱们聊一聊董卓和徐荣。   公孙度起于微贱,发迹契机是被玄菟太守公孙琙收养。   关于收养的始末因由,《魏书八公孙度传》有详细记载,不再赘述。   如果说公孙琙给了公孙度入仕的途径,那徐荣则给了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魏书公孙度传》   徐荣是董卓麾下中郎将,极受宠待。   董卓上洛之始(西历189年)。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其人“矫情忍性、擢拔群贤”,因此自己人不得不“官止将校”。   (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汉书董卓传传》   徐荣是董卓阵营里为数不多的“中郎将”之一。   其余诸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贾诩等辈,彼时不过校尉而已。   注意:凉州集团的中郎将,另有段煨、牛辅(董卓女婿)等人。   陈寿称徐荣与公孙度“同郡”,但公孙度曾有过籍贯改易(辽东→玄菟),因此不知徐荣究竟出于辽东还是玄菟。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因为徐荣的保举,公孙度才得以平步青云,这才发生之前提到的“鞭杀襄平县令于市”的一幕。   公孙度的官爵既然是董卓所任免,其立场无疑亲善董氏。   公孙度出镇辽东在中平六年(189),翌年初平元年(190)正月又恰好是“关东义兵”兴起之初。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魏书武帝纪》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因此,公孙度可以被视作董卓集团安插在关东的棋子。   其人与孔融(青州北海)、刘表(荆州)、壶寿(冀州)、金尚(兖州)诸人一样,用来牵制关东义军。   然而随着初平三年(192)董卓与徐荣先后死去,公孙度失去了效忠对象。   虽然诸书皆言公孙度出镇之始(190)便“阴怀奸计、狼子野心”,但举主(徐荣)与故主(董卓)之死,对公孙氏的割据行为,也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初平元年,(公孙)度知中国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魏书公孙度传》   因此公孙度正式独立,当自初平三年(192)而始。   公孙度不仅割据幽州(今辽东半岛与朝鲜北部),还把势力拓展到了青州。   青州东莱即山东半岛东北部,囊括今烟台、威海、即墨等地。   辽东、胶东,乘船走海路极近。   公孙度割据辽东后,“越海收东莱诸县”,并在此新设“营州刺史”(不在十三州之内);   首发&:塔>-读小说   其人僭越不轨,乃至郊祀天地,俨然一副天子派头。   注意:这一点,士燮与公孙度如出一辙!   (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魏书公孙度传》   公孙度能割据东莱,离不开孔融的支持。   与东莱接壤的州郡,只有青州北海与青州城阳。   城阳郡被泰山诸将控制。   从建安四年(199)吕布败死、曹操承认泰山兵的既得利益,并任免孙康(臧霸铁杆小弟、泰山贼诸将之一)为城阳太守即可知。   太祖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城阳太守。--《魏书臧霸传》   北海郡则被孔融控制。   且孔融官职,也来自董卓任免(189),且与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同时(189)。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董)卓乃讽三府同举(孔)融为北海相。--《后汉书孔融传》   按《续汉书》作者司马彪另一着作《战略》记载,孔融在北海郡“举军曜甲、于海岱结殖根本”。   所谓“交结英豪于海岱”,除东莱豪族太史慈之外,恐怕主要指渡海而至的公孙度。仟千仦哾   (孔融)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于海岱结殖根本。--《九州春秋》   公孙度与孔融,一东一西、一南一北两相呼应,无疑是同气相闻的盟军。   但随着初平四年(193)与建安元年(196)孔融先后被管亥、袁谭击破,公孙度在青州的盟军也便不复存在。   然而孔融虽然谢幕,公孙氏对青州东莱的控制,却得到延续。   太史慈、邴原、刘政等豪强或儒生,先后经青州渡海远赴辽东,在中原稍定之后又原路返回。   可知公孙家族在辽东与山东之间,已经开辟了固定航路。   这就好比后世威海、青岛到大连一般…   首发&:塔>-读小说   邴原字根矩,(青州)北海朱虚人也。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馀,时东莱太史慈当归,(邴)原因以(刘)政付之。--《魏书邴原传》   建安十一年(206)被李典、乐进击破的“海贼管承”,从地点(北海、东莱)来看,恐怕也与公孙度有瓜葛。   太祖征管承(东莱人),军淳于(属北海),遣(乐)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魏书乐进传》   且翌年(207)公孙康(公孙度之子)斩杀袁氏兄弟,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在东莱的据点被曹军击破(206),因此不敢收留二袁,以免激怒曹操。   (袁)尚、(袁)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魏书袁绍传》   魏太和七年(233)公孙渊(公孙度之孙)给孙权上书,称“被幽州刺史与东莱太守诬告,因此获罪魏朝”。   …此事前文刚刚提及。   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谄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公孙渊)郡。--韦曜《吴书》   从此事不难看出,半个世纪之后,公孙家族的影响,依然可以越海直达东莱。   考虑到曹魏中期,辽东公孙氏与江东孙氏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及双方屡遣使者的记载(见《吴书二》);   首发&:塔>-读小说   可知袭扰青州,对公孙氏而言易如反掌。   辽东问题困扰曹魏许久,直到曹叡死亡前夕(238)才被司马懿平定。   如果结合曹叡去世十年后(249)即“鼎移司马”(正始之变),那么辽东问题,大抵可以看作与曹魏相始终。   公孙家族在辽东的始末变迁,是个相对冷僻的话题。   士燮…好吧,比公孙氏更冷僻。   现代学者对辽东问题分析比较精辟者,有王永平的《公孙氏对待流寓士人之态度极其遭遇》。   不过其着眼点,在于流寓士人对辽东学术风气的影响。   咱们着手于公孙度“官不避籍”的怪异现象。   遂借此切入,结合董卓、徐荣、孔融、太史慈等人的履历,围绕幽州(平州)与青州(营州)的势力变迁,加以勾稽串联。   虽然董卓(公孙度故主)与徐荣(公孙度举主)都属于帝国文化的边缘人物,但公孙度的仕宦问题(官不避籍)明显过于刺眼,不能用简单的“不守礼法”来解释。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或许另有深意。   (皇甫规)妻知不免,乃立骂(董)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后汉书列女传》   如果从统治方式看,公孙延“避吏玄菟”,那么其家族衰败显而易见。   因此公孙度发迹后,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法家道路。   对青州东莱的武装殖民,也可看作其武力扩张的具体反映,孔融则是牵涉其中的早期同盟。   然而随着管亥与袁谭的蹂躏,孔融迅速谢幕。   到了曹操征讨东莱、北海时,史籍留下的记载,便只剩下“海贼管承”了。   假设管承确实与公孙家族存在某种联系,那管承之败(206)无疑是二袁之死(207)的导火索。   因为此事使公孙康清楚认识到,对抗曹操的下场。   公孙氏与始终当土皇帝的士燮有一点不同: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不是吸纳流寓士人,这一点是士燮与公孙度父子另一个高度重合点;   而是公孙氏借渤海,打通了辽东和胶东通道。   换言之,公孙氏存有觊觎青州、乃至中原的野心。   虽然事实证明,他们只能想想而已。   而士燮则比公孙氏高明许多。   士家就是想长期割据交州、做土皇帝而已。   明日、后日事情太多,因此只有每日一更;   五月一日恢复两更,请诸君见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