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二十一章 行岁除大典,迎正旦新年1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973 2024-10-17 00:21
   红红火火的大红色,恰恰也是代表了大汉火德之色。   如此推崇火德之色,若说赵旻不是大汉忠臣,谁信?   同样去去岁相似,随着岁除渐近,卫府在各地之州牧、刺史、太守、县令,以及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等臣属,也6续返回许都。   但与去岁不同的是,因4方安定,今岁卫府额外给了1众文武官员,返乡探亲之假。   天可怜见,1众文臣武将,给卫府打工虽然地位尊崇、荣誉感颇强,但也是真的累啊。   但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谁让他们的顶头上司赵旻,是个全年无休的工作狂呢!   万幸,在今岁,辛辛苦苦为卫府打了34年工的文武官员,终于捞到了休沐机会。   卫府上下,欢欣雀跃。   赵府此刻却有些不安生。   这不只是因为张绣终于舍得退休、并在赵府暂住,也有卞夫人终于堂而皇之搬进赵府的原因存在,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   卫旌回京述职之时,将曹丕带了回来,而曹丕有意将仍在故里居住的……1众孤儿寡母迁至许都。   历史上的曹氏3兄弟……那叫1个“兄友弟恭”。   曹丕始终忌惮曹植、甚至有心杀了其人;   做为报复,曹植睡了2嫂;   而曹彰索性想要武力逼宫夺权、反而被曹丕整死。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任城王曹彰、魏文帝曹丕2人先后挂掉,陈思王曹植反而活到了最后。   这3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如此兄友弟恭,真令人感动啊!   万幸,这只是历史上哥仨那令人感动不已的故事。   在这个时空,这个故事将不会再发生,而是演变成了另外1个版本。   曹丕虽与曹彰、曹植这两个胞弟经年未见,但这并未影响到3兄弟之间,那血浓于水的感情。   而且颇有自知之明的曹丕,也并没有画蛇添足、考校自己两个弟弟的意思。   历史上的孝子丕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而这个时空的孝廉曹丕,在只是颇为单纯地关心1番两个胞弟、并得知2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后,便放下心来。   然后……   曹丕硬生生被老娘卞夫人,拽到了后者的夫君赵旻面前。   实则仅比曹丕年长十岁、过了正旦也才2十8岁的赵旻见势不妙,当即断然道。   “阿妤,阿丕乃曹公嗣子,万不可认我为父!”   这个苟哥心道:就老曹那暴脾气,若其人在9泉下得知,老子居然认了其嗣子为继子,这老小子1定会在梦里对老子破口大骂。   卞夫人被爱郎道破心思,便不好再开口。   曹丕却向赵旻顿首行礼。   “大人勿要误解,丕并非此意,丕此来,实为求大人代丕照顾先父之遗孀、遗孤也。”   赵旻心态顿时有些凌乱。   小丕子你慎言!而且你休要诽谤老子!   老子可不是乃父老曹,老子可向来没有“汝妻子,吾养之”这种不良癖好!   于是赵旻对此断然拒绝。   “阿丕,此非我不愿为,实乃我不能为之也。   1者,曹氏、夏侯氏在谯县有良田私产,可确保曹公之遗孀、遗孤衣食无忧;   2者,你现今既为曹公之嗣子,又在谯城当值(上班),兼且你即将及冠,理应担起照顾诸姨母、弟妹之责。   3者,我终究为外人,焉可越俎代庖、而徒使曹公及其家眷惹人非议乎?”   诚然如此。   无论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赵旻都不可能取代曹丕,去照顾曹老板的1众遗孀、遗孤们。   同时,苟哥心中暗暗嘀咕起来:   小丕子这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为何其人竟会突然提出,如此荒诞不经之事?   莫非其人……   曹丕不给赵旻继续展开联想的机会。   “大人千万勿要误会,丕之意为:   来年开春之后,丕欲前往西域都护府任职、投于西域大都护满使君麾下,为大汉建功立业!   是故,先父之遗孀、遗孤,便有劳大人代丕照顾。”   赵旻心道:果然如此!小丕子因成长轨迹改变,与历史上那个,心胸狭隘、德行有亏之孝子丕确实不同,但其人仍有与历史上相同之处,那就是:   其人非但出口成章、才艺兼该;而且心思缜密、胸怀大志,稍有机会便欲成就1番功业。   历史上,若非曹丕在继位之初,便着力于铲除各种隐患,曹魏或许根本撑不到正始之变,便已出现崩盘。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摘自《3国志魏书之文帝纪》   此赞语的前面1段话,是对孝子丕的称赞,后面那1段话则是批评之言。   这时,始终作壁上观、欣赏好戏(不排除其人借此事考验爱郎的可能性)的卞夫人,方才开始表现。   “夫君,阿丕既有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之心,则夫君何不遂其意邪?夫君如有顾虑、恐惹人非议,便由妾代阿丕照顾曹氏众姊妹、子侄如何?”   若由卞夫人出面的话,此事性质,确实将截然不同。   简言之,即“卫将军趁人之危、欺男霸女”之恶评,瞬间转化为“卞夫人顾念旧情、雪中送炭”之热评加好评的区别。   当然了,这些对赵旻而言并非重点,重点是……   曹丕是否应该去西域都护府任职。   按照赵旻为曹丕规划的发展路线来看,曹丕这个郡功曹,未来的升职路线应当是:   郡功曹、3百石县长、4百石县长、千石县令或侯国相或6百石郡丞、比两千石都尉(太守佐2官之1,典兵禁,备盗贼)、两千石郡守或王国相、6百石刺史,最后迁为中两千石牧伯(赵旻早已想好,后期要裁撤此乱世临时设立之职)或者列卿。   按照赵旻的规划,只要曹丕不得消渴症、不犯嫉妒病,老老实实为国效力,那么其人在寿终正寝之前,必可升到3公(国家级领导人)。   赵旻给曹植做的发展规划路线,则要比给小丕子做的高端许多。   举孝廉、任郎官、转议郎、任6百石尚书、任6百石另1部尚书、任6百石再另1部尚书、再任另1部尚书、升尚书左丞或右丞、升录尚书事、升尚书仆射,最后任尚书令(实际上的丞相)。   不能怪赵旻偏心。   历史上的曹植,天资要比曹丕高得多,曹操对曹植的溺爱,将其人培养成了1个纨绔子弟。   所以,曹植没有完全兑现出来其人的天赋。   这个时空,允文允武、体察到民生多艰的曹植,却截然不同。   赵旻身为曹植之师……尽管其人非常不负责任,但其人明显可看出,曹植除才思敏捷、文采斐然等等历史上已经展现出来的优点之外;   其人还具备深知民间疾苦、为政令查漏补缺、熟读儒家经典、通晓律法、精于人情等等优点。   而曹植上述之优点,皆为在尚书台任职之必备素质。   而且,与恩威并施、颇有手腕的曹丕明显不同,曹植的御下能力,是其人短板,所以曹植不太适合牧守1方。   综上所述,赵旻不是偏心,而是根据两者各自的特点,为2人规划不同的发展路线。   遑论赵旻也清楚,曹丕始终存有野心,所以决不能让其人任尚书台这等中枢、要害之职。   这对曹丕来说,未尝不算1种保护。   对对于曹彰的规划,赵旻可谓煞费苦心。   因为曹彰的性格弱点,同样明显。   【作者题外话】:这1章开始,咱们重温1下历史上曹彰其人。   曹彰是曹丕同母弟,刚猛强悍,曾多次觊觎储君大位。不出意外,曹后3年(223),曹彰便壮年暴薨,年仅3十5岁。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史家均把曹彰之死归罪于曹丕,《魏氏春秋》与《世说新语》皆有相关记载,可知绝非空穴来风。   其实曹彰之死,祸出文帝,确系无可置疑。陈寿在《任城王传》中伏笔甚多,讳无可讳。   作为曹丕的同母兄弟,曹彰与曹植均有夺嫡之心。不同之处,在于曹植并不以军功见长,而曹彰不仅战功赫赫,还曾1度掌握曹魏中军。这很容易引来曹丕的猜忌。   另外,曹彰“不念读书慕圣道”,亦不通晓前代兴衰教训,不能客观地看待当时的政治环境,在曹后仍旧放纵恣睢、不加收敛;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咱们就现存史料,探讨1下曹彰的悲剧根源。   曹彰具备极其卓越的军事才干,冠绝同辈兄弟。这是曹彰受到曹操宠爱的理由,也是曹彰受到曹丕猜忌的理由。   按《任城王传》记载,曹彰“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几乎是吕布、马超之伦,悍勇无匹。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魏书任城威王传》   同时,曹彰不仅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与格斗技巧,还“数从征伐,志意慷慨”,积累了宝贵的临阵经验。   (曹彰)数从征伐,志意慷慨。--《魏书任城威王传》   虽然曹操在世时,曾多次携带诸子(包括曹昂、曹丕、曹植、曹彰)随军从征,但论军事才干,诸子皆不及曹彰。   建安2十3年(218)代郡乌丸叛乱,曹操遣曹彰率军往讨。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