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机关终算尽,噩耗碎君心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6174 2024-10-17 00:21
   只见刘瑁喟然1叹。   “主公虽无害人之意,却不可无防人之心也!”   苟哥悚然1惊。   刘协你还没完没了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又行了?且慢…   苟哥思及1种可能,竟然惊出来1身白毛汗。   果不其然…   吴夫人盈盈1礼。   “主公确须提防天子!”   苟哥冷汗不由得涔涔而下。   “叔玉先生、嫂夫人,贤伉俪不妨明言。”   刘瑁再次长叹1声后,作揖道:“主公,天子有意任袁本初为太子太师。”   苟哥眉头狠狠1跳、心中杀意弥漫。   若非刘嗣尚在襁褓,苟哥恐怕早已按捺不住、尽快觅良机除掉刘协。   显而易见,喂不熟的刘协始终对赵旻怀有杀意。   正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如今大权在握的苟哥,尚能保持1颗冷静的心,已殊为不易。   得益于此,苟哥在短短1瞬间,便压下心中升腾的杀意。   然后其人面向宫城方向…哭天抢地起来。   “旻曾听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而今旻使天子如此猜忌,甚至不惜与割据1方之诸侯勾结,此诚乃旻之大罪也!   既如此,旻便辞去卫将军之职,还政于天子,从此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不再过问天下大事焉!”   苟哥这番话半真半假。   因为苟哥要做到又当又立,确实不容易。   1心想收回权力、却不具备与权力相匹配之能力的刘协,1点儿都不让苟哥省心。   苟哥的表演突如其来,委实深深震撼了书房内众人。   吴懿、刘瑁及吴夫人忙不迭面向宫城顿首,同时口中连连劝慰苟哥。   “主公请勿如此,1者,天子仅有意发此诏令,却未行文至尚书台;   2者,袁本初屡次无视尚书台之诏令,不肯亲自赴许都觐见天子,此举等同于篡逆,太子太师之重任,袁本初焉可受之?   还请主公以汉室天下、苍生万民为念,勿再做此颓丧之言!”   吴懿和刘瑁不急才怪,因为他们已经把身家性命悉数押到了苟哥身上。   刘瑁之所以对苟哥充满感激、甚至是对苟哥臣服,其原因并不难理解。   因为若非苟哥及时收复益州,刘瑁将来必死无疑。   要知道,刘璋的3哥、刘焉现存的长子刘瑁,是刘焉指定的继承人。   刘璋不过是被益州士人架上去鸠占鹊巢罢了。   刘璋、刘表,本质上讲都是同1类人:   士族傀儡。   所以说,苟哥看得极为通透,他的最强对手兼盟友,不是孙策和刘备,而是士族。   苟哥目前所做的1切,都是在温水煮青蛙,渐渐消耗掉士族生存的土壤和根基,消耗袁绍实力,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   因为出身于汝南袁氏的袁绍,正是这天下势力最大最强的士人。   话说回来,苟哥这1番看似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表演,使吴懿、刘瑁夫妇心中感慨万千。   主公挽狂澜于既倒,实乃匡扶汉室之擎天玉柱也!   于是乎,2人对苟哥的劝说,也就更加殷切。   苟哥在表演之余,终究难免有些真情流露。   来到这时空1年半,苟哥的心态由努力苟活下来,逐渐转变为努力改变这时代。   苟哥来到这里才发现,这时空的真实情况,要远比演义残酷1万倍;   这真实的惨况,甚至比史书上那诸如“人相食”、“尸骨盈于野,野犬衔食”、“十户难存23”、“流民毙于途”等等寥寥数言还要残酷十倍。   苟哥为改变这惨况、改善民生,付出了太多努力。   其中之辛酸苦辣,苟哥委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借着表演之机,苟哥便将自己心中苦楚、对这时空百姓的同情1并发泄出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哭后还要继续负重前行。   是以,在吴懿、刘瑁2人苦劝之下,苟哥迅速擦干泪水。   “既如此,旻便倾尽全力匡扶汉室、拯救万民。”   苟哥这番半真半假的表演结束之后,吴懿、刘瑁等人对苟哥之志向认识得更加清晰。   刘瑁抱拳献策。   “主公,愚以为,应将此事告知杨太尉、宗正及荀令君为善。”   苟哥心中恨铁不成钢。   大哥,刘协只是有此意而已,并未与重臣商议,你贸然将此事转告这些忠汉之臣,意欲何为?   你这间谍以后还怎么当?   于是苟哥苦口婆心道:“叔玉兄,此举不甚妥也。天子之圣心,我等焉可随意测度?   依我看,我等不妨且稍作等待,待天子传诏至尚书台,我再与诸位汉室重臣商议此事如何?”   苟哥咬牙心道:明日宝宝便要带老子的儿女出宫,老子正好与宝宝商议此事。   刘协啊刘协,你给老子等着!等将来时机成熟,老子1定让你死得不明不白!   于是乎,此事就此商议完毕。   在深宫之中、宦官宫娥身边长大的刘协,因太迷信宗亲对大汉皇室的感情,以及过于匮乏对人心险恶的直观认知,而被苟哥顺利安插了1个耳目。   如此1来,内有伏寿、外有刘瑁,袁绍安插在刘协身边的那个中常侍,注定将成为苟哥的工具人。   至此,与伏寿的感情愈发甜蜜的苟哥,在至少1年之内,都将高枕无忧。   翌日上午,古城广陵城内。   陈登在得知孙策可能有难之后,便沿中渎水连夜乘船赶来,并未让吕范和香妹子等太久。   前文曾提及,中渎水连通淮水和大江,是汉末极为重要的人工运河之1。   日夜兼程的陈登虽风尘仆仆,却仍神采奕奕。   而且,其人并未率任何亲卫,仅有数名仆客跟随。   由此可见,陈登在广陵郡威望之隆。   与历史上不同,同为苟哥创业合作伙伴之1、且深受苟哥信任的陈登,并未如历史上那般遭到隐诛、英年早逝。   其人头戴刘氏冠、着1身宝蓝色深衣,腰悬长剑、目光有神,看起来颇为意气风发。   香妹子上次见到陈登,是去年妹子随苟哥北返许都之时。   与爱郎出征大半个天下的香妹子,此刻再见陈登,竟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陈登恭恭敬敬向其人主母行礼…   尽管4十岁的陈登,年龄足以做28少女香妹子的老爹。   香妹子还礼之后,便迫不及待道。   “元龙先生,家兄恐将有难,请先生出兵援助家兄!”   吕范忙不迭向陈登躬身作揖。   “某乞请元龙先生出手相助!”   陈登在赶来的途中,早已想通此事的前因后果,何况去年陈登还曾随赵旻,在千军万马之中救过孙策性命。   陈登认为,此番孙策即便遇险,也不可能比去年更为凶险。   是以,见识过大风大浪的陈登微微1笑。   “子衡先生,此非交谈之地,请随某至广陵县令处详谈。”   少顷…   众人在1间静室坐定。   陈登并未先开口,而是向其人主母孙夫人作揖行礼。   孙夫人,也就是香妹子便将自己的担忧悉数道来。   陈登听罢,再次行礼。   “主母,恕某才疏学浅,某以为,而今即便江东豪族对吴侯仇视,吴侯亦断无性命之忧也。”   吕范暗暗赞同陈登之言。   没错,吕范根本不信,江东豪族此时犹敢行刺孙策。   他之所以向孙尚香献策,劝这美少女至大江彼岸的广陵郡求援,只是担心孙尚香因过于紧张、担忧,反而会因此刺激到江东豪族罢了。   原因很简单:当着卫将军赵旻爱妾孙尚香的面儿刺杀孙策?江东豪族莫非傻了、疯了不成?   尤其是在,去年赵旻曾严厉警告过江东豪族的情况下。   这种事儿的弱智程度,与某人在煤气泄露的房间抽烟压压惊等同。   这纯属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香妹子对此却有不同意见。   其人当即出言反驳。   “元龙先生谬矣!且不提家兄曾多次灭江东多家满门,亦不提家兄对待江东豪族手段之残酷,妾只说,拙夫卫将军曾言:家兄恐将遇难也!”   香妹子此言1出,陈登、吕范2人神情便凝重起来。   赵旻的话,显然要比香妹子的话管用百倍。   2人对视1眼后,陈登又1次作揖。   “敢问主母,主公之原话为何?”   香妹子对此不假思索。   “妾闻拙夫之言如是:大兄性情刚烈,又轻而无备,且大兄待江东豪族手段酷烈,故阿香省亲之时,务必时时规劝大兄:   首应重用淮泗士人,次需尽速举荐江东豪族士人出仕,3务必率亲卫随行。否则,大兄恐将有不测亦未可知也。”   香妹子言罢,陈登和吕范2人,反而松了口气。   吕范含笑作揖。   “阿香放心,前两者,主公已依照卫将军之言而行,至于第3,某必时刻警惕主公之安危。”   陈登则作揖温言劝慰香妹子。   “主母勿忧,主公惟担心吴侯1意孤行耳,吴侯断无性命之忧。然则…”   陈登复又向吕范作揖。   “子衡先生,淮泗士人与江东士人之间,尚需先生多多斡旋方可。”   吕范郑重还礼。   “元龙先生所言极是,某必竭力为之!”   2人言罢,皆微微1笑。   性子本就有些急躁的香妹子却勃然变色、霍然而起。   “2位先生之言,大谬矣!”   【作者题外话】:君主堕落的现象,历来被史家所留意。   大抵被解释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识5谷、不辨6畜”。   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陈书后主纪》   此话诚然。   如果1个人从生到死都不曾接触过民间,那其统治手段自然谈不上高明。   比如崇祯皇帝,励精图治,最后整肃吏治的善意,却沦为加派3饷的恶政,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灾难。   崇祯作为1个1辈子从未和任何普通百姓有过任何接触的权贵子弟,对民间自然1无所知。   他所谓的决策不过是自己异想天开的意淫。   而明朝内阁由大官僚、大地主组成,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崇祯的弊政,也乐见其成。   明朝末期,处理流民武装的讨论,最终从“放粮赈灾”变为“派饷镇压”,导致了更加剧烈的民乱。   于是乎,崇祯这个冤大头,顺理成章地吊死了。   今海内民穷已极,物力几何?有额编又有加派,有正供又有杂项,有见征又有带征。顷者催使4出,追呼遍野,敲朴淋漓,民间鬻子析骨之惨,种种不忍见闻。--《崇祯长编》   崇祯死前1定很不甘心,他在位十7年间,不观歌舞,不近女色,苦读圣贤书,还经常延揽学者在宫中讲授经典,最终却沦为亡国之君。何也?   其实问题就出在“圣贤书”上面。   中国的圣贤书,劝人向善不假,却把历史的尔虞我诈、政治的阴暗冷酷1笔抹杀;或者微言大义,美其名曰“春秋笔法”。宫廷教师在给皇帝上课时,也断然不敢涉及这些阴暗面。   试想,皇帝长期接受这样“干净”的教育,能懂得什么人情世故?   历史上绝大多数守成之主,能力都庸劣不堪。   因为这种宫廷教育,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培养出1个“学术修养很高、情商水准很低”的儒士。   而更多的情况,则是培养出1个“既不学无术、又耽于逸乐”的昏君。   刘协亦然。   在“宫廷教育”与“民间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居于深宫的帝王,往往对社会的运作方式、政治的阴暗血腥1无所知,因此也便很难有所作为。   试想,与民间彻底割裂的皇帝,整天读1些政治正确的圣贤书,却躲在宫里做决策,反过来指导老百姓应该如何如何,这不是屁股指挥脑袋吗?   刘协亦然。   《魏书十8阎温传》末尾,引注了《魏略勇侠篇》。   其中京兆尹鲍出的故事,清晰反映了3辅地区的惨状:   成群的“食人狂魔”百十人结队而行,以绳索贯人手掌,牵去烹杀。   读之,使人不寒而栗。   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魏略鲍出传》   云某相信,真实的情况,比惜字如金的史书记载还要恐怖十倍!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抛出1个问题:   作为孙权的白手套,吕1为何会被处死?   在吕1的4意揭发下,无数权门遭到清洗。江东大姓人怀危惧,乃至到了“动摇社稷”的地步。   丞相顾雍、上大将军6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但小人(指吕1)因缘衔命,不务奉公而作威福,无益视听,更为民害。--《吴书步骘传》   于是,1直冷眼观望的孙权,突然间跳出来“主持正义”,将吕1下狱处死。   呵呵,好1个狡兔死,走狗烹!   按说吕1被杀,应该是“人人额手、家家相贺”的好事,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吕1死后(236),江东群臣依然心怀耿耿、道路以目,乃至不敢多谈吕1故事。   孙权下诏罪己,群臣却相互推诿,噤口不言。6逊、潘濬(音同俊)乃至到了哭泣颤栗的地步。   后(吕)1奸罪发露伏诛,(孙)权引咎责躬……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6逊)、承明(潘濬)。   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吴书吴主传》   按理说吕1已被打倒,应该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但实际情况却正相反。   可见,江东人士对吕1的定性非常清楚。   他们深知,寒门小人吕1,不过是孙权豢养的1条恶犬。   吕1虽死,孙权尚在。   谁敢说吕1的不好?   谁敢清算吕1的罪恶?   那哪里是吕1的面子,那分明是孙权的面子。   吕1倒台之初,孙权曾经“咨访”阚泽,询问善后之策。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