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鸣惊人(求收藏推荐)
经过这个插曲,王阳继续听着夫子讲道:“信使可覆,器欲难量这八个字,尔等务必深思之!”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字面意思很简单,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为人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王阳听到夫子如此重视,也觉得奇怪,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难懂之处。 “信使可覆容易做到,难的是器欲难量这四个字!子明,器字何解?”夫子突然提问。 王阳暗笑,夫子这是要借题发挥了,针对齐子明之前挑衅王阳的行为,夫子准备给他上一课,教他大度容人。 齐子明猝不及防,站起来回道:“器字,当指器度。” “更深一层呢?”齐老夫子追问。 “唔,弟子不知......”齐子明答不上来,只得站在原地。 “子文,此句你可有得?”齐老夫子摇摇头,点了齐子文。 齐子文在众人中学业优异,齐老夫子希望借齐子文之答,教育这帮齐家子弟。 齐子明站起答道:“弟子以为,为人处世,自当器度洪量,于人则深浅难测,于己则宠辱不惊,如此才是接人待物之道。” 王阳也暗中点头,“宠辱不惊”四字出自西晋潘岳的《在怀县作二首》,齐子文还是颇有积淀的,看来是个认真读书的人。 齐老夫子也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让齐子明等人要知晓的道理,他接着讲道:“人生大事不过数件,尔等眼下务必以学业为重,无关杂事,等闲视之!尔等可知道了?” 众生齐声称是,嬉闹风波一事,至此算是了结了。 齐老夫子接着讲道:“此处之器,也指本人根具,与欲字相连,是指本人所具与所欲的差别,器欲难量四字,是指要正视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温养心性,克欲笃行,方是大道。” 王阳心想,这个学看来是上对了,齐老夫子后面所说,已经往程朱理学天理人欲那个方向讲了,在这个年代,读书认字可以,但不理解程朱理学那一套,八股文根本就上不了道,齐老夫子后面几句,已经有几分八股破题的意思。 八股一道,父亲从未提过。 不知是父亲觉得他自己没考过,还是觉得王阳要先打牢基础,对于时文程墨这些八股文法,父亲从来都只字未提。 送王阳来齐老夫子这里,更大的用意可能也在这里,荒废了十几年课业的书生,又怎么比得上在私塾里日夜浸染的老儒呢? 齐老夫子清了清嗓子:“何为器?形而下者谓之器。何为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器因道生,道依器存,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齐老夫子见下面一片懵懂,郑重神色道:“此一段,尔等先记下,不懂没关系,以后慢慢揣摩吧。” 听完了这一段,王阳暗暗心折,齐老夫子用的是《周易·系辞上》的说法,从“器欲”之说,引申到“器道”之说,更上一个层次。 齐老夫子知道这群孩子暂时听不懂,只是让大家记下,日后深思必有所得。 王阳听完,也收起了狂妄之心。 齐老夫子这些老儒,站在现代视角看起来,不免迂腐古板,但他们一辈子皓首穷经,对文字学问的研究,不可等闲视之。 王阳定神凝思,回顾起这段时间的心路,从初来异乡的茫然,到天降可卿的欣喜,再到过目不忘,连施巧智,自己多少有些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的狂傲。 刚刚听完这段课,王阳觉得所获甚多,不仅是学识的提升,更是学习的眼界和境界的进益,古人并不比今人笨,如何能小看天下英雄?当下收束心神,剔除自己的浮躁轻慢之心。 来到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野小童,王阳能做的,就是借科举之路青云而上,自己虽然过目不忘,但只会认字背书,而不解书中深意,不依程朱名教,功名终究是镜花水月。 王阳当即立志,戒骄戒躁,以后要跟着齐老夫子认真学习才是。 齐老夫子上完课,再次坐下休息,大半个时辰后,眼看天已近午,便点了王阳的名字,要来检查上午的课业。 “检查来了,看你还吹不吹牛!”那个同桌女孩眨了下眼,略带挑衅地说道。 王阳吸了口气,心中已有决断,留在右侧的开蒙班纯属浪费时间。 他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引起夫子的关注,让自己的学业尽快加速,他耽误的时间已经够久了。 王阳快步走到台上,鞠躬见礼后,当即开始背起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一字不顿,如水泻地,完完整整地背了下来。 背完前两句,齐老夫子眼中闪过一抹诧异,等他全部背完,眼中却有喜意。 “今日入学,能这么快完整背完,属实不错!”齐老夫子道:“是之前在家背过吗?” “回夫子,是的!” “这首诗背了多久?” “一刻钟。” “其他千家诗都背了?” “背了。” “我平生最恨狂傲之辈,小儿不可说大话!” “请夫子试之。” “崔涂,旅怀”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窦叔向,表兄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王中,干戈”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满堂寂静,齐老夫子闭着眼睛,面无表情,埋在袖下的双手却突然攥紧。 整个学堂,只有一个翻书的声音。 那是先前嘲笑王阳的齐子方,不停地翻书对照,一边看书一边看着王阳,仿佛看见了什么怪物。 正在看书的齐子文放下了书,正在罚写的齐子明停了笔,抬起头,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动不动。 堂下其他的人,都停止了动作,呆呆地看着王阳,心中震惊不已! 这些学子,《千家诗》自然都读过,每一篇也都教过读过,每次读完当天也要求背诵过。 但背完之后,过了这么久,再随机抽查,他们相信,他们绝大部分做不到! 或者可能有极少数人也能全部记得,但像王阳这么流畅地对答如流,没人敢说自己有十足把握。 王阳今天第一天进学堂,就已经能背这么多,这到底是什么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