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如果这是明史

第八十七章:云南的平定与再平定

如果这是明史 今焉在 5714 2024-10-17 00:17
   1382年闰二月,霭翠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京城。他走在京城的大道上,望着周围宏伟的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满是敬畏。他被带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威严而庄重。朱元璋看着霭翠,眼神中带着一种帝王的审视,他缓缓说道:“朕念你远来,特赐衣帽及钱币,你且回云南去吧,好生治理地方。”霭翠赶忙伏地谢恩,心中既感激又庆幸,他知道这是朱元璋对他的一种安抚,也是对云南地区的一种怀柔政策。   与此同时,在云南的土地上,蓝玉、沐英等人正率军朝着大理进发。那是一片充满挑战的土地,大理城傍依在点苍山脚下,点苍山巍峨耸立,山峰直插云霄,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西面的洱海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湖水清澈而深邃,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大理城就坐落在这山水之间,凭借着这天然的屏障进行固守。   土目段世在大理城中得到明军将至的消息后,心中十分紧张。他深知明军的厉害,但是作为大理的守护者,他又不甘心轻易放弃。他在城中来回踱步,内心十分矛盾:“明军来势汹汹,这大理城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根基,我怎能拱手相让?可是,面对明军,我们真的能守得住吗?”最终,他咬了咬牙,决定率兵马把守下关进行抵抗。下关,也就是南诏皮罗阁建造的龙尾关,地势险要,两边的山峰高耸入云,中间的道路狭窄崎岖,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蓝玉率领着大军一路前行,当到达品甸时,他停下脚步,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站在营帐之中,看着地图,周围的将领们围在他身边。蓝玉的眼神坚定而果断,他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洱海说:“诸位,我们要攻打大理,必须要有周全的计划。洱海将是我们作战的关键因素。”然后他看向定远侯王弼,说道:“王弼将军,我命你率兵马从洱水东奔上关,与我们在下关的军队形成犄角之势,这样就能对大理城形成两面夹击。”王弼恭敬地行了个礼:“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   蓝玉亲自率军抵达下关。下关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城墙上的敌军严阵以待。蓝玉望着城墙,心中思索着攻城之策。他对手下的士兵们喊道:“兄弟们,我们要尽快制造攻城器具,拿下下关,这是我们进入大理城的关键一步。”士兵们齐声应和,然后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四处寻找木材和石块,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彻营地。   半夜时分,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声在草丛中低鸣。蓝玉悄悄地派遣都督胡海洋出兵石门。胡海洋带着一队精兵,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前行。他们沿着小道朝着洱海的方向前进,来到河边。河水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水流湍急。胡海洋看着士兵们,低声说:“兄弟们,我们要渡过这条河,绕到点苍山后面,这是我们出奇制胜的关键。大家小心点,不要发出声音。”士兵们点点头,然后开始渡河。他们有的拉着绳子,有的互相搀扶,艰难地在河水中前进。   胡海洋率先登上对岸,然后带领士兵们沿着河岸攀援树木而上。他们的动作十分敏捷,就像一群夜间出没的猴子。士兵们一边攀爬,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不要被敌军发现。终于,他们登上了山顶,然后迅速在山上树立旗帜。   天将要亮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蓝玉率领的大军抵达下关,此时他们看到点苍山上飘扬的旗子,士兵们顿时士气大振。蓝玉大喊一声:“兄弟们,冲啊!”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朝着下关冲去,大声呐喊着。那呐喊声如同雷鸣一般,回荡在山谷之间。   城墙上的敌军看到山上突然出现的旗帜,又听到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他们不知道明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沐英看到敌军阵脚大乱,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身先士卒,策马朝着下关奔去。他骑的马快速冲向河边,毫不犹豫地踏入河中。河水很快淹没了马腹,但沐英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他紧紧地握着缰绳,大声喊道:“将士们,跟我来!”将士们看到沐英如此英勇,也纷纷效仿,他们紧随其后,不敢稍微落后。   沐英的马很快登上了对岸,他朝着城门冲去。此时城门的敌军已经慌乱得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沐英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冲入敌军之中,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其他将士们也跟着冲进城内,一时间,下关城内喊杀声震天。   此时,在山上的胡海洋看到沐英已经攻进城内,他大喊一声:“兄弟们,我们也下去帮忙。”于是,山上的将士们也攻下山来。敌军腹背受敌,顿时大败。明军攻占了下关,然后朝着大理城进军。   大理城内的段世看到下关失守,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大理城已经无法守住了,但他仍然想要做最后的抵抗。然而,明军的攻势太猛,很快就攻入了大理城。段世在混战中被擒。   蓝玉和沐英并没有因为攻占了大理城而满足,他们又分兵攻取其他地方。他们率领着军队朝着鹤庆进发,鹤庆的敌军听到大理城被攻破的消息后,军心大乱。明军一到,他们便纷纷投降。   接着,明军又朝着丽江进军。   军队向着丽江挺进,一路上,士兵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毫不畏惧。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胜利的信念。   当明军抵达丽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挑战的艰巨。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河流,仿佛是大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重重障碍。然而,这并没有让他们退缩。蓝玉和沐英冷静地观察着地形,制定着作战计划。   战斗开始了,明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丽江城。他们攀爬着陡峭的山峰,涉过湍急的河流。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但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城墙上的敌军奋力抵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但明军士兵们毫不畏惧,用盾牌抵挡着箭矢,继续向前冲锋。   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每一个人。在战斗中,士兵们相互配合,有的负责攀爬城墙,有的负责掩护,有的负责攻击敌军的薄弱环节。他们的战术灵活多变,让敌军防不胜防。   随着战斗的进行,明军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他们的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大,而敌军则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终于,在明军的不懈努力下,丽江城被攻克。   随后,他们又攻破石门关,下金齿。每到一处,明军的威名都让敌军闻风丧胆。   而在云南的其他地方,车里、摩梦、和泥、平缅等处的首领们听到大理等地相继被明军攻占的消息后,心中十分害怕。他们知道明军的力量不可抗拒,于是相继投降。   至此,云南全部平定。   七个月后,云南的天空中似乎总是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傅友德、沐英等将领领命分兵攻打尚未降服的少数民族,而指挥冯诚则被留下镇守云南。   冯诚站在云南城的城墙上,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心中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身旁的指挥谢熊也是满脸严肃,他拍了拍冯诚的肩膀说:“冯兄,这担子可不轻啊。”冯诚深吸一口气道:“谢兄,咱们定要全力以赴,不负圣恩。”   各地的少数民族部落,本就对大明的统治心怀不满。看到大军出城,那些部落中的首领们聚在一起商议。其中土官杨苴最为凶悍狡猾,他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兄弟们,你们看,明军的大军都走了,那云南城中必定守备空虚,这可是咱们翻身的好机会啊。”众人听了他的话,纷纷点头。杨苴接着蛊惑他的部下:“总兵率领大军已经返回中原,现在云南城中空虚可以攻取。咱们要是拿下这云南城,以后就再也不用受明军的气了。”   于是,杨苴迅速纠集了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从各个部落汇聚而来,他们穿着各异的服饰,拿着简陋但数量众多的武器,一路浩浩荡荡地朝着云南城奔袭而来。到达城下时,他们共计三十六营兵,密密麻麻地将云南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此时的云南城中,情况十分危急。城中粮食缺乏,士兵们因为长期的守备,大多体弱多病。城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百姓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士兵们在城中巡逻,脚步都有些虚浮,但眼神中仍透着坚定。   冯诚和谢熊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如潮水般的敌军,眉头紧皱。冯诚握紧了拳头,咬着牙说:“谢兄,咱们不能怕,城在人在。”谢熊点头道:“没错,咱们赶紧准备迎敌。”他们迅速指挥士兵备置楼橹战具等防御设施,在城上布置了许多强弓硬弩。   敌兵开始攻城了,他们呐喊着冲向城墙。杨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冲啊,打下这城,里面的金银财宝都是咱们的。”敌兵们受到鼓舞,更加疯狂地冲向城墙。然而,当他们接近城墙时,城上的弓弩齐发,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敌兵们惨叫着,很多人中箭而死。有的被射中咽喉,当场毙命;有的被射中手臂,武器掉落;有的被射中腿部,摔倒在地,后面的人又踩了上去。   杨苴看到攻城受阻,心中十分恼怒。他挥舞着长刀,呵斥着后退的士兵:“都给我上,谁要是后退,我先砍了他。”但尽管他如此威逼,士兵们看到城上弓弩的威力,还是不敢轻易上前。   城上的冯诚看到敌军稍有松懈,心中一动。他转身对谢熊说:“谢兄,敌军现在有些慌乱,我想率兵出城攻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谢熊有些担忧地说:“冯兄,这会不会太冒险了,咱们城中兵力本就不多。”冯诚目光坚定地说:“谢兄,此时不出击,等敌军重新组织攻势就更难办了,咱们必须要出其不意。”谢熊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那冯兄一定要小心。”   冯诚迅速点兵,他全身披挂,手持长枪,率领着一队士兵悄悄地打开城门。然后,他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冲。”一马当先地朝着敌军冲去。士兵们也跟着他,奋勇向前。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阵脚大乱。杨苴大喊:“不要乱,给我反击。”但此时他的士兵们已经乱成一团,无法有效地组织抵抗。   敌军攻城不利,于是改变计划围城久困。他们在城外扎下营帐,切断了城中与外界的联系。城中的情况更加艰难,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脸色也越发苍白。   而此时驻兵乌撒的沐英,正在营帐中处理军务。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将军,云南城被围了。”沐英一听,霍然起身,他浓眉紧锁,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云南城的重要性,一旦失守,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他立刻挑选了精锐骑兵一万多人马前来援救。   这一万多精锐骑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背上驮着武器和干粮,一路疾驰。沐英骑在最前面,他目光如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赶到云南城解围。   当沐英的队伍到达曲靖时,他叫来一名机灵的士兵,吩咐道:“你快潜入城中报信,告诉冯诚将军,我们马上就到。”那士兵领命,迅速朝着云南城的方向奔去。   然而,那士兵在途中不幸被敌军俘获。敌军把他带到杨苴面前,杨苴恶狠狠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那士兵心中害怕,但仍强装镇定地说:“我是来给你们报信的。总兵官领三十万大军已经来到,你们赶紧投降吧,不然只有死路一条。”敌军们听了这话,相互骇然对视。杨苴心中也有些发慌,他想:这三十万大军要是真的来了,我们可抵挡不住。但他仍故作镇定地说:“别听他胡说,这可能是明军的诡计。”   可是,他手下的士兵们已经开始动摇。到了晚上,很多士兵都悄悄议论着,心里充满了恐惧。最后,杨苴无奈,只能连夜拔营起寨狼狈逃走。他们逃到了安宁、罗次、邵甸、普宁、大祺、江川等地,占据险要地势树立栅拦把守,企图再次叛乱。   沐英赶到云南城后,见到了冯诚和谢熊。冯诚激动地说:“沐将军,您可算来了。”沐英关切地问:“冯将军,城中情况如何?”冯诚叹了口气说:“城中粮食短缺,士兵疲惫不堪,但总算守住了。”沐英点了点头说:“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现在就去追剿他们。”   于是,沐英与冯诚等合兵一处,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敌军逃窜的方向,那是一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土地。他们心中燃烧着强烈的斗志,誓要将敌军彻底剿灭,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战。   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马蹄声如雷鸣般在大地上回荡,扬起的尘土仿佛是战争的迷雾。沐英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如同一只即将扑向猎物的雄鹰。他紧握着手中的长刀,那冰冷的刀身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在追剿的过程中,战斗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沐英身先士卒,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身影如同闪电般迅速,长刀在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口中大喊:“逆贼,还不束手就擒!”那洪亮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战斗的号角。他的长刀所到之处,鲜血飞溅,敌军纷纷倒下。他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每一个士兵,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冯诚和谢熊也不甘示弱,他们率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冯诚挥舞着宝剑,剑影闪烁,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所过之处,敌军无不胆寒。谢熊则手持长枪,枪尖如毒蛇般灵活,刺向敌军的要害。他们的指挥若定,让士兵们紧密配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敌军虽然占据险要地势,但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抵挡不住。他们的防线如同被洪水冲击的堤坝,开始出现裂缝。敌军的士兵们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明军的强大攻势。   在一场激战中,明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向敌军。士兵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他们用手中的武器,向敌军展示着他们的力量和决心。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明军的士兵们不畏生死,奋勇向前。他们与敌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胜利而拼搏。那激烈的战斗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   最终,明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斩杀六万多敌军,那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仿佛是一座死亡的山峰。鲜血染红了大地,仿佛是一幅惨烈的画卷。还有四千多人被生擒。这些被生擒的敌军,一个个垂头丧气,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抵抗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下显得那么无力。   各部落看到如此惨败的景象,终于再次被平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