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如果这是明史

第八十三章:直捣高州嵩州

如果这是明史 今焉在 6775 2024-10-17 00:17
   1381年四月,春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丝丝生机。然而,在北方的边塞之地,却弥漫着紧张而肃杀的气氛。   大将军徐达,这位历经无数战火洗礼的传奇将领,此刻正率领着诸将领踏出边塞。在他的身旁,傅友德担任前锋。   当大军行至北黄河时,敌军远远地望见明军的旗帜,心中顿时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徐达和他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于是,敌军纷纷望风而逃,不敢与明军正面交锋。   傅友德看着逃窜的敌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哼,这些胆小鬼,以为逃跑就能逃脱吗?”他心中暗暗说道。   傅友德立刻挑选了轻骑部队,准备趁黑夜袭击灰山。他深知,夜袭是一种出其不意的战术,可以打乱敌军的部署,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夜晚,浓稠得像墨汁一般的黑暗沉甸甸地笼罩着大地,一丝月光都无法穿透这无尽的黑暗。傅友德带领着轻骑部队,宛如一群在黑暗中潜行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着灰山进发。他们的马蹄上裹着厚厚的布帛,每一次落下都被刻意压低,发出的声响微弱得如同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夜色里几乎不可闻。傅友德骑在马背上,身姿挺拔而坚毅,他的眼神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露出坚定和果断。他深知,此次行动宛如一把锋利的刀刃,直直地指向整个战役的核心,关乎着整个战役的成败,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与差错。   当轻骑部队如同暗夜中的影子般接近灰山时,傅友德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枪,那长枪在微弱的星光下泛着凛冽的寒光,像是在黑暗中竖起的战斗旗帜。士兵们看到将军的示意,立刻如同一群绷紧了弦的利箭,全身的肌肉都在紧张中蓄满了力量,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小心翼翼地继续靠近敌军的营地,那敌军营地在黑暗中犹如一只沉睡的巨兽,毫无察觉即将到来的危险。轻骑兵们的呼吸变得沉重而压抑,他们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紧张,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时机。   突然,傅友德口中爆发出一声雄浑有力的命令,那声音像是冲破黑暗的惊雷。刹那间,轻骑部队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挟裹着死亡与毁灭的气息,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军的营地。这股旋风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搅动得呼啸起来。敌军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就像平静的湖面被巨石砸中一般,顿时陷入了混乱。营帐里传出慌乱的呼喊声、兵器碰撞声和士兵们惊恐的叫声。   傅友德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地冲入敌军阵营。他挥舞着长枪,那长枪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灵活自如。他的每一次刺击都蕴含着千钧之力,长枪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傅友德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身姿矫健得如同一只在羊群中肆意捕猎的猛虎。他的长枪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鲜血如同绽放的暗夜之花,飞溅在地上,染红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士兵们看到将军如此勇猛无畏,士气大振,也纷纷奋勇杀敌。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手中的刀剑毫不留情地砍向敌军。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相交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在灰山的山谷间回荡,如同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交响乐。   在激烈的战斗中,傅友德犹如战神降临。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敌军的关键人物,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他在混乱的战场上如鱼得水。很快,他如苍鹰擒兔般生擒了敌军平章别里不花和太史文通等人。   别里不花身材高大,面容狰狞,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恐惧。太史文通则显得较为文弱,他的脸上充满了惊恐。   “你们这些敌军,竟敢侵犯我大明疆土。今日,就是你们的末日。”傅友德大声说道。   别里不花和太史文通等人低下了头,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上,英则带领着部队出了古北口。   英则的部队宛如一支勇往直前的利箭,独自向着高州、嵩州、全宁各部敌军的核心直捣而去。他们踏上的征程,就像是踏入了布满荆棘的险途,在行军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崇山峻岭横亘在前方,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是大地伸出的巨手,试图阻拦他们的脚步。士兵们攀爬时,脚下的岩石松动,不时有小石块滚落,发出沉闷的声响。陡峭的山坡让不少士兵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可他们依然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除了险峻的地形,恶劣的天气也如同恶魔一般肆虐着。狂风呼啸而过,像是愤怒的巨兽在怒吼,那强劲的风力几乎要将人吹倒。漫天的风沙扑面而来,迷住了士兵们的眼睛,钻进他们的口鼻,让他们呼吸困难,喉咙里满是沙砾的粗糙感。暴雨也不期而至,冰冷的雨滴如箭般射下,瞬间将大地变成一片泥泞。士兵们在泥水中跋涉,每走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沉重的战甲被雨水浸湿后变得更加沉重,压在他们的身上,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   然而,英则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果断,他就像一座屹立在暴风雨中的灯塔,为士兵们指引着方向。他不断地鼓舞着士气,声音坚定有力:“兄弟们,我们是不可战胜的!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胜利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一步步向敌军逼近。   当英则的部队过了胪驹河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拉开了帷幕。敌军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涌来,他们人数众多,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战场。那震天的喊杀声,仿佛要把天空都撕裂开来。敌军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杀意。   英则却毫不畏惧,他的目光冷峻而镇定,仿佛面前的千军万马都只是蝼蚁。他站在军队的最前方,像一位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绝世名将,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士兵们奋勇作战。他手中的剑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兄弟们,今日就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杀!”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如虹,如汹涌的浪涛冲向敌军。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刀剑相交的铿锵声、士兵们的怒吼声、受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之歌。英则身先士卒,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剑法凌厉而精准。每一次挥动,都有敌军倒下,他的身旁瞬间倒下一片敌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真空地带。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步伐坚定地向着敌军的核心冲去。   士兵们受到英则的鼓舞,也个个奋勇当先。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前排的士兵用盾牌抵挡着敌军的攻击,那盾牌被敌军的刀剑砍得火星四溅,却依然稳稳地护住身后的战友。后排的士兵则抓住时机,用长枪和弓箭攻击敌军。长枪如毒蛇出洞,准确地刺入敌军的身体;弓箭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精准地射中敌军的要害。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英则如入无人之境,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敌军的知院李宣。李宣作为敌军的一位重要将领,在敌军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则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在混乱的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直逼李宣。只见他身形一闪,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李宣面前。李宣还来不及反应,英则的剑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处。英则用力一擒,便将李宣及其部众生擒。   李宣被擒的消息瞬间在敌军中传开,敌军士气大挫。他们的眼神中开始出现慌乱和恐惧,原本整齐的阵型也出现了松动。   “投降吧!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英则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威严。李宣看着英则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他无奈地低下了头,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选择了投降。   随着李宣的投降,敌军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他们纷纷放下武器,眼神中满是沮丧和绝望。英则带领着部队,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凯旋而归。   六年后的六月,骄阳似火,天空湛蓝如宝石,大地上热气腾腾,仿佛空气都在微微颤抖。   大将军冯胜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越过金山。此时,在女直苦屯附近,纳哈出正焦虑地坐在营帐中,他的内心如同被狂风席卷的海面,波涛汹涌,他的部将全国公观童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纳哈出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元朝君主多次招我,我皆未去。如今,这冯胜大军逼近,我该如何是好?”   观童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将军,如今局势危急,我军虽有三营驻守,物资粮草富裕,牛羊牲畜众多,但面对冯胜大军,恐难有胜算。不如……归降明军。”   纳哈出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归降?我纳哈出一生征战,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向他人投降。”   纳哈出站起身来,走出营帐,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和广袤的草原。微风吹过,青草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继续抵抗,可能会给部下和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   此时,冯胜的大军已经逼近纳哈出的营地。冯胜转头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传我命令,派马指挥前去告诫纳哈出,让他认清形势,早日归降。”马指挥领命而去,他骑着快马,向着纳哈出的营地疾驰而去。   纳哈出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犹豫不决。这时,使者前来报告:“将军,明军派马指挥前来告诫。”纳哈出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后说道:“让他进来。”   马指挥走进营帐,向纳哈出行了一礼,说道:“纳哈出将军,如今你已陷入绝境,大将军冯胜念你是一位英雄,特命我前来告诫你,早日归降,可保你和你的部下性命无忧。”   纳哈出看着马指挥,冷冷地说道:“我纳哈出岂是轻易投降之人?你回去告诉冯胜,我宁死不降。”   马指挥微微一笑,说道:“将军,你可要想清楚了,如今你无计可施,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而且,明军仁慈,定会善待降将。”   纳哈出沉默不语,心中的犹豫更加深了。   马指挥离开后,纳哈出陷入了沉思。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一方面,他对元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背叛;另一方面,他也明白,继续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刺吾又来到他的身边,劝说道:“将军,如今形势危急,我们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归降明军,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纳哈出看着刺吾,说道:“我真的要投降吗?”   刺吾点了点头,说道:“将军,为了你的部下和百姓,你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纳哈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冯胜的军营,探听虚实。”使者很快便来到了冯胜的军营,冯胜早已料到纳哈出会有此一举,他微笑着接待了使者。使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明军的营地,心中暗自惊叹。明军的阵容整齐,士气高昂,武器装备精良。使者回到纳哈出的营地,向他报告了明军的情况。   纳哈出听后,心中更加犹豫了。他指天啧啧报怨道:“上天不会再给我如此之多的兵马矣!”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纳哈出终于决定投降。他带着几百名骑兵,来到了蓝玉的军营前。   蓝玉得知纳哈出前来投降,心中大喜。他连忙走出营帐,迎接纳哈出。蓝玉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英气。他微笑着对纳哈出说道:“将军,欢迎你归降明军。”纳哈出看着蓝玉,心中有些不安。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此时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蓝玉拿出美酒,与纳哈出畅饮。两人交杯对饮,非常欢畅。纳哈出为了表示感谢,亲自给蓝玉酌酒。蓝玉脱下自己的衣服,给纳哈出披上,说道:“请穿上衣服然后再饮酒。”纳哈出心中有些感动,但他不肯穿上衣服。蓝玉手持酒杯,不肯饮酒,两人争执推让了很长时间。   就在这时,郑国公常茂也在场坐陪。常茂身材肥胖,面容和善,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狡黠。他的部将赵指挥胡语,便上前告诉了常茂关于纳哈出的情况。常茂听罢,心中一动。他想趁机立个大功,于是立刻扑上去提纳哈出。纳哈出大惊,起身上马要走。常茂拔出佩刀就砍,纳哈出臂被砍伤,无法逃走。耿忠遂率领众人簇拥着纳哈出去见冯胜。   纳哈出所部妻子、将士共十余万人,驻扎在松花河的北岸。他们闻听纳哈出被砍伤,便全部惊慌溃乱。众人想要追赶救回纳哈出,大将军冯胜便派遣以前归降的元军将领观童前往告谕他们。   观童骑着快马,来到松花河的北岸。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惊慌,纳哈出将军已经归降明军,明军仁慈,定会善待大家。如果你们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众人听了观童的话,心中的惊慌渐渐平息下来。他们看着观童,又看看远处的明军,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经过一番思考,众人决定也全部归降。共四万多人,马匹牛羊骆驼各种物资延绵一百多里。纳哈出有两个侄子不肯投降,冯胜便派人规劝。两个侄子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的明军,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们手中紧紧握着马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冯胜派去的使者来到他们面前,说道:“两位将军,纳哈出将军已经归降明军,你们又何必固执呢?明军仁慈,定会善待你们。如果你们继续抵抗,只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两个侄子沉默不语,心中的愤怒渐渐平息下来。他们看着手中的马箭,又看看远处的明军,心中充满了无奈。   最后,两个侄子将马箭折断掷于地上,也来归降。冯胜对纳哈出以礼相待,备加慰谕。他让耿忠同纳哈出同寝共食,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冯胜又遣使将捷报奏明朱元璋,同时还奏明常茂惊溃敌人及将其招降的过程,然后班师回朝。   大军带着纳哈出所率归降的将卒和妻子儿女以及大批物资全部携带南下。仍以都督濮英率领三千名骑兵断后。纳哈出率军投降之后,剩下的那些部卒就像一群被惊散的鸟兽,全都惊惶溃散躲了起来。他们的内心被恐惧和不安的阴霾所笼罩,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他们在偏僻的角落里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这种不安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   而当闻听大军已经返回,并且还携带着降众同行时,这些藏匿起来的士卒心中的情绪瞬间发生了剧烈的转变。一股愤恨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起来,他们觉得自己被无情地抛弃了,就像被主人丢弃的旧物一般。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在心底深处不断地发酵,进而转化为一种强烈的复仇欲望,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水即将冲破堤坝。于是,他们在班师的途中精心地设下埋伏,像一群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静静地等候大军经过时进行拦击。   濮英等人率领着队伍在大军的后面小心翼翼地前进。濮英骑在高大的战马上,他那神情严肃得如同寒冬里的坚冰,没有丝毫的松动。他的目光犹如鹰隼一般警惕地望着四周,那双眼眸里仿佛藏着两把犀利的剑,随时准备斩断可能出现的危险。他深知此次断后的任务艰巨得如同背负着整座大山,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着整个队伍的生死存亡。   突然,敌军如同从地下冒出来的幽灵一般,乘我军所不意发动了突然袭击。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动地,那声音如同雷鸣般在山谷间回荡,又像是汹涌的海啸即将吞噬一切。敌军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的脚步扬起大片的尘土,那尘土弥漫在空中,使得整个战场变得朦胧而混乱。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凶狠与疯狂,手中的武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刺目的寒光。   濮英的队伍由于敌众我寡,很快便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敌军如同汹涌的浪潮不断地冲击着濮英他们脆弱的防线。濮英的士兵们虽然英勇抵抗,但在敌军强大的攻势下,防线还是逐渐地被撕开了缺口。刀剑相交的铿锵声、士兵们的怒吼声、受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画面。   濮英在战阵之中左冲右突,他手中的武器不停地挥舞着,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花。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一刻与他作对,他的战马突然失蹄,濮英整个人向前扑去。敌军见状,一拥而上,尽管濮英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被敌军俘获。   濮英被敌军带到一个营帐之中,他被绳索紧紧地捆绑着,但他心中依然充满了愤怒和不屈。营帐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敌军将领坐在上位,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与得意地看着濮英,说道:“你只要投降,我们就饶你一命。”濮英冷冷地看着敌军将领,那目光如同冰冷的利箭射向对方,他咬着牙说道:“我濮英宁死不降。”敌军将领听到这话,顿时大怒,他的脸涨得通红,像是燃烧的火焰,大声说道:“既然你如此固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濮英被囚禁在营帐之中,他绝食不言,身体也一天天地变得虚弱。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绝不向敌军屈服。他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这黑暗的营帐里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终于,在看守不在的时候,濮英用尽全身的力气,拿起身边的利器,毫不犹豫地剖腹自杀而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