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如果这是明史

第七十七章:胡蓝事件之胡惟庸之狱

如果这是明史 今焉在 9425 2024-10-17 00:17
   1369年十月,金陵城被一层薄薄的寒霜覆盖,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大街小巷,让人不禁裹紧了衣衫。皇宫内,朱元璋身着龙袍,负手而立,眉头紧锁,似在沉思着国家大事。此时的他,心中正为丞相之位的人选而忧虑。   朱元璋想到了杨宪,此人在朝中颇有才名,办事也颇为得力。他决定询问一下刘基的意见,毕竟刘基足智多谋,看人一向很准。于是,朱元璋派人将刘基召入宫中。   刘基接到旨意,不敢怠慢,急忙整理衣冠,前往皇宫。一路上,他心中也在猜测朱元璋此次召见的目的。当他踏入皇宫大殿时,看到朱元璋那威严的身影,连忙跪地行礼。   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刘基起身,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朕欲任命杨宪为丞相,先生以为如何?”   刘基心中一震,他与杨宪素来感情深厚,杨宪的才学他是知晓的。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杨宪平日里的种种表现。他深知,丞相之位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不能仅凭私人感情来判断。   刘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杨宪确有作为丞相的学识,然其却没有作为丞相的度量。作为丞相之人,应心如水般平静,以礼义道德为衡量事物对错之尺度,而不为自己感情所左右。可杨宪并非如此。”   朱元璋微微皱眉,责怪道:“你与杨宪交情匪浅,为何却不举荐他?”   刘基心中惶恐,再次跪地,说道:“陛下,臣与杨宪虽有情谊,但在国家大事面前,臣不敢有丝毫偏袒。杨宪为人聪慧,才学出众,但他性格急躁,好争功,且有时过于自负。这样的人担任丞相之位,恐难服众,也难以做到公正无私。”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刘基的话是否有道理。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道:“那汪广洋如何?”   刘基抬起头,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汪广洋此人过于偏激浅浮。他虽有一定的才能,但性格急躁,缺乏沉稳。在处理事情时,往往容易冲动,不能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的人也不适合担任丞相之位。”   朱元璋微微点头,继续问道:“胡惟庸呢?”   刘基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说道:“陛下,胡惟庸如同是个小牛犊而已,必将毁坏车辕弄断耕犁,坏国家大事。胡惟庸野心勃勃,善于权谋,且为人阴险狡诈。若让他担任丞相之位,恐怕会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没有想到,自己心中的几个候选人都被刘基否定了。他有些恼怒地说道:“朕所要的丞相,才智谋略没有能超过先生你的。”   刘基连忙再次跪地,惶恐地说道:“陛下,下臣未必不了解自己的才识。臣过于疾恶如仇,又不能忍受繁多的制度。若是任职的话,必定辜负了您对我的知遇之恩。天下不愁没有才识的人,希望明主洞察一切去发现他。就目前在朝为官的诸位看,下臣认为实在是没有可以胜任的。”   六年后的四月,金陵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的降临。诚意伯刘基,这位曾经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智者,在这个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刘基的府邸中,气氛凝重而哀伤。刘基躺在病榻之上,面色苍白,形容憔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忧虑和疲惫,心中回想着自己的一生,以及那令人担忧的未来。   当初,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时,刘基就深感不安。他深知胡惟庸为人阴险狡诈,野心勃勃,绝非善类。刘基忧虑地对身边的亲信说道:“如果我所说的话没有应验,那是天下百姓的福分;若我所说的应验了,那么天下的百姓不知如何谋生啊。”从那一刻起,刘基的心中便充满了忧虑,这种忧虑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刘基的身体每况愈下,他的病情日益加重,这与他的忧虑不无关系。他时常想起自己曾经为国家所做的一切,为百姓所付出的努力。他曾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制定国策,为大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如今看到胡惟庸掌权,他担心国家会陷入混乱,百姓会遭受苦难。   在病榻上,刘基回忆起自己上奏瓯、闽事件的情景。瓯、闽两地区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淡洋。该地区的南端与闽相接壤的地区叫三魁,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深知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他上奏说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用以控制管辖该地,使其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胁迫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然而,当时大的土豪又暗中各自占领着自己的地域,这让刘基感到十分棘手。   刘基派他的儿子刘琏上书奏明此事,却没有首先向中书省陈述。这一决定,成为了他与胡惟庸矛盾的导火索。胡惟庸对刘基怀恨在心,他认为刘基故意绕过中书省,是对他的不敬。于是,胡惟庸唆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说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奏本呈上后,胡惟庸得意洋洋地看着朱元璋,等待着他对刘基的惩罚。朱元璋却全然不过问此事,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基知晓。刘基得知此事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委屈。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但他又不敢为自己辩解。他担心一旦为自己辩护,会引起朱元璋的不满,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   刘基只能迅速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还不敢为自己辨白,只能将错误归罪在自己身上罢了。他跪在朱元璋面前,低着头,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臣有罪。臣不该擅自上奏淡洋之事,更不该绕过中书省。臣愿领罪,请陛下责罚。”朱元璋看着刘基,心中也有些不忍。他知道刘基是忠臣,但他也不想因为此事而得罪胡惟庸。于是,朱元璋淡淡地说道:“刘基,你起来吧。此事朕已知晓,你回去好好养病,不要再想了。”刘基听了朱元璋的话,心中更加绝望。他知道朱元璋已经不再信任他,他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默默地退下。   刘基回到府邸后,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胡惟庸陷害,而朱元璋又不相信他。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了任何希望。就在这时,胡惟庸看见朱元璋认为刘基怠,于是表面上与刘和好,说正月外面天气很凉,便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   刘基看着胡惟庸,心中充满了警惕。他知道胡惟庸不会这么好心,他一定有什么阴谋。但刘基又不敢拒绝胡惟庸的好意,他担心会引起胡惟庸的报复。于是,刘基无奈地说道:“多谢胡丞相关心。刘某身体不适,让胡丞相费心了。”胡惟庸笑着说道:“刘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理应互相照顾。这是一些补药,对刘大人的病情有好处。刘大人一定要按时服用。”刘基接过补药,心中充满了疑虑。他不知道胡惟庸的补药是否安全,但他又没有别的选择。   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他心中大惊,知道自己中了胡惟庸的毒。他想要呼救,但却发不出声音。他只能痛苦地躺在病榻上,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刘基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朱元璋已经放弃了他。   又过了三个月的时间,刘基的病情更加恶化。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无法起床。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刘基躺在船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不久,刘基便去世了。   到了1380年正月,金陵城依旧被寒冷的气息笼罩着。天空中飘着淡淡的雪花,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左丞相胡惟庸,此刻正坐在中书省的大堂之上,他身着华丽的官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和野心。自杨宪、汪广洋失势后,他便独揽中书省大权,生杀予夺,肆意妄为。   胡惟庸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些奏折中的大部分,都要先经过他的手,才能呈递给皇帝朱元璋。那些对他不利的奏本,早已被他悄悄藏起,不让朱元璋看到。他凭借着手中的权力,施威作福,那些为名利奔走的人纷纷投靠在他的门下,一时间,他的势力如日中天。   在京城的另一处,魏国公徐达的府邸中,徐达正满脸怒色地来回踱步。他对胡惟庸的奸诈狡猾深恶痛绝,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厉声斥责胡惟庸。徐达心想:“这胡惟庸仗着权势,为非作歹,若不加以制止,必将危害国家。”而此时的胡惟庸,也对徐达怀恨在心。他知道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极高,却屡屡与他作对,这让他心中十分不安。   胡惟庸的势力不断扩张,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从当宁国令起家,那时太师李善长总管行政事务。胡惟庸为了攀附李善长,不惜馈赠给他二百两黄金。从此,他得以被召入任太常卿,经过多次升迁后任中书省参政。他与李善长相交甚厚,将兄长的女儿许配给李善长堂弟的儿子李祐作妻子。有了李善长的支持,胡惟庸更加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玩弄权术。   一天,胡惟庸在定远所居住过的旧宅院的井中,忽然生出一支竹笋,高出水面数尺。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纷纷前来,争抢着说这是要升任丞相的征兆。又有人说他祖父三代的坟茔上,入夜后常见火光烛天。胡惟庸听了这些话,心中更加自负,他开始产生了谋取政权的邪念。   此时的胡惟庸,已经完全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忘记了朱元璋的威严。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在京城的街道上,一辆马车疾驰而过。车上坐着胡惟庸的家人,他们仗着胡惟庸的权势,横行霸道。路过关卡时,他们张帖榜文污辱关吏。关吏们气愤不已,立即向朱元璋奏明此事。朱元璋大怒,下令斩杀了胡惟庸的这个家人。胡惟庸得知此事后,心中一惊,但他却推说自己不知此事。   朱元璋对胡惟庸的行为越来越不满,他开始追查诚意伯刘基惨死的案件。胡惟庸惧怕事情败露,心中充满了恐惧。他对亲信说:“皇上对待朝中有功勋的旧臣都若草芥一般,心中那里还有我胡惟庸!等着也不过是个死罢了,我宁可先发制人,也不要被人束手就擒。”   恰在这时,吉安侯陆仲享、平凉侯费聚两人经常触犯国家的刑律,朱元璋曾狠狠责备过他们。两人都非常惧怕,胡惟庸便暗中用权势威逼诱骗他们跟随反叛。这两个人向来蛮勇,又见胡惟庸的权势日盛,于是便与他相互往来,时间一长更加密切起来。   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坐镇中书省,可以看到天下全部军马的登记册籍。他心中暗喜,觉得这是自己谋反的重要资本。他命令都督毛骧选取贴身的卫士刘遇宝以及亡命之徒魏文进等人为心腹卫士,对这些人说:“我将来一定重用你们。”   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同时也是胡惟庸女婿的父亲。因为是亲戚的原因,经常与胡惟庸有来往。胡惟庸便让李存义暗中说服李善长参加谋反。李善长一开始犹豫不决,但在胡惟庸的不断劝说下,心中也开始动摇。   胡惟庸还派遣指挥林贤随船下海与倭军联络,约定时间前来会师。又派遣元朝旧臣封绩带降书给元朝君主,向元朝称臣投降,请求元发兵作为外应。然而,两方均未如期出兵。   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奔入用来拉车的车辕上的横木,马被闯死。胡惟庸盛怒之下,斩杀了赶车的人。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下令一定要杀人偿命不可。胡惟庸感到自己已经被逼到了绝境,他更加急于反叛。   这时,日本国的上贡使者偷偷来拜见胡惟庸。胡惟庸心中一动,他与日本国君王约定,让他用船载上千名精锐士兵,假称是来上贡的人员。到了约定的时间,连同自己府中的武士直逼皇宫生擒朱元璋,估计可以很容易生擒他;如果没有成功,也可以抢掠了皇宫仓库的珍宝,然后从海路奔赴日本,双方达成了条约。   几天后,金陵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左丞相胡惟庸的府邸中,气氛紧张而压抑。胡惟庸面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疯狂和决绝。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如果不能成功,等待他的将是灭顶之灾。   胡惟庸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计划。他谎称自己宅院里的井中涌出甘甜的泉水,邀请朱元璋圣驾亲临。他相信,朱元璋一定会被这个消息所吸引,前来查看。只要朱元璋进入他的府邸,他就可以发动埋伏,一举将朱元璋擒获,夺取政权。   此时的朱元璋,正坐在皇宫的御书房中,思考着国家的大事。他接到胡惟庸的邀请后,心中有些疑惑。他知道胡惟庸这个人野心勃勃,不可信任。但是,他又想亲自去看看那口涌出甘甜泉水的井,也许这是一个祥瑞之兆。   朱元璋决定前往胡惟庸的府邸。他带着一队御林军,出了西华门,向胡惟庸的府邸走去。一路上,朱元璋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不知道这次前往胡惟庸的府邸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相信自己的御林军能够保护他的安全。   当朱元璋的车队行驶到半路时,突然,一个人影从路边冲了出来,横在了车队面前。这个人就是宫内使臣云奇。云奇面色焦急,呼吸急促,他想要说什么,但由于太过紧张,一时说不清楚。   朱元璋看到云奇的行为,非常恼怒。他认为云奇不尊敬自己,竟敢冲撞他的车队。朱元璋下令左右卫士将云奇拽下马来。云奇的右臂几乎被摔折,痛得几乎昏死过去。但他始终手指着胡惟庸的府宅,没有因为疼痛而缩回。   朱元璋看到云奇的举动,心中一动。他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立刻下令车队停下,自己登上城楼,向胡惟庸的府宅眺望。只见胡惟庸的府宅中,埋伏着大量的士兵,刀枪林立。   朱元璋终于醒悟过来,他知道自己中了胡惟庸的圈套。他愤怒地说道:“胡惟庸,你竟敢谋反!”他立刻发令御林军包围胡惟庸的府宅,逮捕他。   御林军迅速行动起来,将胡惟庸的府宅团团围住。胡惟庸看到朱元璋识破了他的计划,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拼死一搏。   胡惟庸带领着他的党羽,与御林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御林军人数众多,训练有素,很快就占据了上风。胡惟庸的党羽纷纷被擒,胡惟庸也被御林军抓住。   朱元璋下令考问胡惟庸的罪状。胡惟庸在酷刑之下,终于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罪行。他承认自己勾结党羽,图谋不轨,想要夺取政权。朱元璋听了胡惟庸的交代,愤怒不已。他下令将胡惟庸以磔刑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他的党羽御史大夫陈宁、中丞徐节等人,以及他的属下共一万五千人。株连被捕杀的人就更多了。   朝中群臣看到胡惟庸被处死,心中都感到震惊和恐惧。他们知道,朱元璋对谋反之事绝不姑息。于是,群臣都建议将李善长、陆仲亨等人依法轿杀。他们认为李善长和陆仲亨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可能也参与了谋反。   朱元璋听了群臣的建议,心中有些犹豫。他知道李善长和陆仲亨都是他初起时的左膀右臂,贴身心腹。他实在不忍心加罪他们。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我刚起兵的时候,李善长来到军营门前拜见说:‘可算盼得圣明的君主出世了。’这时我年方二十七岁,李善长四十一岁。他说的许多话都正合我意,于是便命他掌管书记,协助出谋划策。后来天下平定,封他为上公爵位,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陆仲享当年仅十七岁,父母兄弟全都过世,害怕被乱兵抓走,背了一升的粮食藏身在乱草之间,我看见了他,呼唤他说:‘来吧!’便跟随我出生入死。后来年纪大了,论功封他为候。这两人全都是我初起时的左膀右臂贴身心腹,我实在不忍心加罪他们,你们就不必多问了。”群臣听了朱元璋的话,都不敢再说话。   一年后,二月的金陵城,微风轻拂,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然而,此时的朝廷却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有人告发在浦江有个姓郑的人与胡惟庸交好往来。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四面八方彼此之间有仇怨的人相互告发各自的隐私,凡是被指控为胡惟庸的同党,便马上逮捕问罪关入死牢。   浦江,一个宁静的小城,郑氏家族就生活在这里。郑氏家族素来以孝义闻名于世,兄弟六人,个个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当官吏们气势汹汹地来到浦江,准备逮捕郑氏兄弟时,整个家族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大哥郑濂看着惊慌失措的家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挺身而出,保护家人。他镇定地对兄弟们说:“大家不要慌,我们郑氏家族一向清白,不会与胡惟庸有什么勾结。但是,如果官府一定要抓人,我作为大哥,理应承担罪责。”   兄弟们听了大哥的话,纷纷表示反对。二哥郑濂站出来说:“大哥,你不能去。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家族的事务还需要你来主持。我去,我在京城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正好可以去说明情况。”   就在兄弟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最小的弟弟郑湜站了出来。他面容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勇气。他说:“有我在,怎么能让各位兄长遭受酷刑的折磨呢!”说完,他不顾兄弟们的阻拦,独自一人随官吏前往官府。   郑湜走在前往官府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忐忑。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保护家人,是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   二哥郑濂在京城得知弟弟被押到京城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官府门口迎接弟弟。当他看到弟弟那消瘦的身影时,心中一阵酸楚。他上前紧紧地抱住弟弟,说:“小弟,你怎么这么傻?为什么要独自承担罪责?”   郑湜看着哥哥,眼中闪烁着泪光。他说:“兄长,我不能让你和其他哥哥们受苦。我年轻,我能承受。”   兄弟二人争着入狱,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人。消息很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闻听此事后,心中充满了好奇。他想看看这郑氏兄弟究竟是怎样的人,竟然能在如此危险的时刻,还能为了家人争着入狱。   朱元璋将郑氏兄弟都召入朝中。当郑氏兄弟走进皇宫大殿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他们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处置他们。   朱元璋看着郑氏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看到的是两个面容坚毅、眼神清澈的年轻人,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一种高尚的品质。朱元璋微笑着对郑氏兄弟说:“你们兄弟二人的行为让朕深感敬佩。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期,你们却能为了家人挺身而出,实在是难能可贵。”   郑濂和郑湜连忙跪地,恭敬地说:“陛下,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郑氏家族一向以孝义为本,不能看着家人受苦而不管。”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朝中近臣说:“这两人品行如此高洁,怎么能够跟随叛党为非作歹呢!”于是,朱元璋决定宽恕郑氏兄弟,并擢升郑湜为福建布政司参议。   到了1390年五月。金陵城被夏日的骄阳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此时的京城,气氛紧张而压抑,一场政治风暴刚刚过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人心惶惶。   太师李善长,这位曾经在朱元璋身边立下赫赫战功的重臣,在这个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世,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花。   虞部郎中王国用,一个正直勇敢的官员,听闻李善长的死讯,心中充满了悲愤和不平。他深知李善长的为人,不相信他会与胡惟庸勾结谋反。于是,他决定向朱元璋上书,为李善长诉说冤情。   王国用坐在自己的书房中,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心中反复斟酌着自己要说的话。他知道,这封上书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王国用提起笔,蘸满墨汁,开始书写自己的上书。他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真情实感。他在书中写道:“人们喜爱自己的儿子,一定比喜爱其兄弟的孩子更深。李善长与胡惟庸的关系,不过是侄子那辈的亲戚,而他与陛下您,却是各自亲生儿女相结的亲戚。假使李善长扶佐胡惟庸谋成大业,也不过是开国第一号元勋而已,作了太师或国公,家中男人不过能娶公主为妻,女人也不过被封为妃子罢了。况且李善长怎么会不知道天命所定不可以侥幸心理谋求成功,当年元朝顶盛之时,想要谋求成大业的人无法计算,没有一个人不被斩尽杀绝,性命不保,而这些都是李善长经常看到的。人若是年龄大了,精力、头脑及干劲自然不如以前了。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行为,李善长是有的,他岂能被亡命之徒所诱惑呢?况且李善长的儿子侍奉陛下您,双方为骨肉之亲没有丝毫反叛您的嫌疑。凡是做这种反叛事情的人,必定与你有深仇大恨或是形势突变所致,迫不得已。假若李善长父子去做叛逆之事以求逃脱灾祸,肯定不会象往常一样起居自若,但始终没有发现一丝异常的痕迹,而突然发动叛乱,按常规说根本不会有这样情况发生的。如果说天象显示出要发生变乱,朝中大臣当灾,这种以杀人应验天象的说法,怎么能说是上天的意思呢!如今李善长不幸已自杀身亡,臣在这里垦求陛下您能明察此事,希望您能将来再处理这种事的时候作为借鉴。天下谁人不这样说:‘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他最后的下场又怎样呢?’我担心中国再次四分五裂。”   写完上书后,王国用轻轻地放下笔,长叹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对待他的上书。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为李善长讨回一个公道。   王国用将上书呈递给朱元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不知道朱元璋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他每天都在关注着朝廷的动静,希望能听到一些关于上书的消息。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任何回音。王国用的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他不知道朱元璋是没有看到他的上书,还是故意置之不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就在王国用陷入绝望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消息。原来,他的上书引起了一些官员的共鸣,他们纷纷为李善长求情。其中,解缙,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主动提出代笔誊写王国用的上书,希望能引起朱元璋的重视。   解缙来到王国用的家中,两人相见,感慨万千。解缙对王国用说:“王大人,你的上书真是义正言辞,令人敬佩。我相信,李善长是冤枉的,我们一定要为他讨回公道。”王国用感激地看着解缙,说:“解大人,多谢你的支持。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解缙拿起王国用的上书,仔细地阅读了一遍。他被王国用的勇气和正义所感动,决定用自己的才华,为李善长写下一篇更加精彩的上书。   解缙提起笔,蘸满墨汁,开始了他的创作。他的字迹龙飞凤舞,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他在书中写道:“李善长,一代名臣,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忠诚和智慧,无人能及。然而,却被无端指责与胡惟庸勾结谋反,实在是冤枉至极。陛下,您是英明之主,一定能明察秋毫,还李善长一个清白。”   解缙的上书引起了更大的轰动。许多官员和百姓都纷纷为李善长求情,希望朱元璋能重新审视李善长的案件。然而,朱元璋却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