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年秋,因为彭早住、赵均用统领部属无法,朱元璋便将七百士兵归属其他人统率,而自己独自与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享、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越、李新材、张赫、周镗、周德等三十四人,前往定远。 定远张家保驻扎着号称“驴牌寨”的民军,此时正值战乱时期,寨中粮草匮乏,士兵们面黄肌瘦,士气低落。寨主心中焦虑不已,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寻找出路。 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此机不可失。”他深知这支民军的实力,如果能收编他们,将对自己的势力壮大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他挑选了骑士费聚等人随同前往定远地界。 当他们到达定远地界时,只见营寨周围戒备森严。营寨派遣两位将领出来,大声喊道:“来的人想做什么?”费聚看到对方气势汹汹,心中非常害怕,连忙请求增兵:“主公,他们看起来不好惹,我们还是多带些人来吧。” 朱元璋镇定地说:“人多没有好处,只能增他们的怀疑罢了。”说完,他下马,独自一人渡河前往营寨。 寨中主帅听说有人前来,便出来相见。朱元璋见到主帅后,拱手说道:“寨主,我是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前来。郭子兴和你交情深厚,听说你军营中缺乏粮草,而且别处敌人又想来攻打你们,特派我来相告。如果能够归顺我们,就和我们一同走,不然的话就请马上转移,避开敌人。” 寨主听了朱元璋的话,心中犹豫不决。他看着朱元璋,心中暗自思量:“这个人看起来倒是诚恳,但我该不该相信他呢?” 朱元璋看出了寨主的疑虑,继续说道:“寨主,我深知你们的困境。如今乱世,大家都想找个依靠。郭子兴为人宽厚,定会善待你们。而且,我们联合起来,力量会更强大,也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攻击。” 寨主沉思片刻,终于说道:“好吧,我答应归顺。但我希望能留下件东西作为信物。” 朱元璋解下佩囊递给寨主,说道:“此物就作为信物,希望我们能真诚相待。” 寨主接过佩囊,点了点头,然后让人拿出牛肉干相赠:“这是我们寨中的一点心意,希望朱将军不要嫌弃。” 朱元璋接过牛肉干,说道:“多谢寨主。我会敦促驴牌寨各军,整装待发,并且一再申明密约。” 说完,朱元璋回到费聚等人身边,留下费聚等候寨主的消息。 过了三天,费聚匆匆回来报告说:“主公,事情不好了,他们想要投奔他方。” 朱元璋听后,心中大怒:“竟敢出尔反尔!”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说道:“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于是,他立即率领三百士兵到达营寨。 朱元璋观察了一下营寨的地形,然后对士兵们说:“我们要设计俘房他们的主帅,这样才能让他们归降。” 士兵们听从朱元璋的指挥,悄悄地包围了营寨。 朱元璋派人潜入营寨,制造混乱。营寨中的士兵们顿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寨主听到动静,急忙出来查看。朱元璋趁机冲上前去,与寨主展开搏斗。 朱元璋身手矫健,几个回合下来,就将寨主制服。 其他士兵见主帅被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求饶。 朱元璋大声说道:“你们的主帅已经被我俘虏,只要你们愿意归降,我既往不咎。” 营寨士兵们听了,纷纷表示愿意归降。 于是,营察士兵放火烧了旧营,全部归降朱元璋。 朱元璋从此得到了三千名精壮士兵,军威大振。 随后,朱元璋又招降了秦把头,得到八百多人。 定远人缪大享有两万人马,屯驻横涧山。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攻打横涧山。他命花云夜间偷袭横涧山的营寨。 夜幕如墨,笼罩着横涧山,山峦的轮廓在微弱的星光下若隐若现。山风呼啸着穿过树林,发出阵阵阴森的声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朱元璋站在营地中,眼神坚定地望着横涧山的方向。他紧握着拳头,心中充满了决心。“横涧山,必须拿下!”他暗自说道。 此时,他的内心活动异常复杂。他知道,这场战斗对于他的势力扩张至关重要。如果成功,他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地盘,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如果失败,他可能会遭受重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到他的生存。然而,他并没有被恐惧所笼罩,反而充满了斗志。他相信自己的士兵,相信他们的勇气和实力。 朱元璋转过身,对花云说道:“花云,此次偷袭横涧山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务必成功!” 花云挺直了身子,坚定地回答道:“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花云是一名勇猛无畏的将领,他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脸上带着一股坚毅的神情。他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但他毫不退缩,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夜晚,花云带领着士兵们悄悄地向着横涧山的营寨前进。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行动敏捷,如同幽灵般在山林中穿梭。 当他们到达营寨附近时,花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营寨的情况。他看到营寨的大门紧闭,周围有一些巡逻的士兵,但他们的警惕性并不高。花云心中暗自庆幸,这为他们的偷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花云转过身,对士兵们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准备进攻。士兵们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突然,花云一声令下:“冲!” 士兵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向营寨。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缪大享的士兵们在睡梦中被惊醒,他们惊慌失措地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武器,试图组织抵抗。但他们的反应太慢了,花云带领的士兵们已经冲进了营寨。 “杀啊!”士兵们高喊着,冲向敌人。他们的武器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缪大享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四处逃窜,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花云身先士卒,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入无人之境。他的枪法凌厉,每一击都能准确地击中敌人的要害。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冲啊!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士兵们受到花云的鼓舞,更加奋勇地杀敌。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营寨中充满了喊杀声和惨叫声。 缪大享此时也惊慌失措,他看到自己的士兵们纷纷倒下,心中充满了恐惧。他试图组织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 “怎么办?怎么办?”缪大享心中不停地问自己。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就在这时,一名将领跑到缪大享身边,说道:“将军,我们抵挡不住了,还是投降吧!” 缪大享犹豫了一下,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投降……” 花云看到缪大享的士兵们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心中大喜。他喊道:“停止攻击!接受他们的投降!” 士兵们纷纷停止了攻击,缪大享的士兵们则纷纷跪在地上,祈求宽恕。 花云走到缪大享面前,说道:“缪大享,你已经失败了。只要你投降,我保证不会伤害你的性命。” 缪大享抬起头,看着花云,眼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他说道:“我……我投降……” 花云说道:“好,让你的士兵们放下武器,跟我们走。” 缪大享点了点头,转身对士兵们说道:“放下武器,跟他们走。” 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跟着花云的士兵们走出了营寨。 横涧山大战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斗不仅为朱元璋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地盘,也让他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定远人冯国用和弟弟冯国胜率众归附朱元璋的消息传来,朱元璋心中既惊喜又惊奇。他立刻召见了兄弟二人,想要了解他们归附的缘由以及他们对天下局势的看法。 当冯国用和冯国胜走进营帐时,朱元璋仔细地打量着他们。只见他们身着整洁的衣裳,举止文雅,确实与一般的武将不同,更像是读书人。 朱元璋开口说道:“看你们这样的穿戴,一定是读书人吧?今日你们率众归附于我,我深感荣幸。我想问问,你们对如今的天下局势有何看法?我想要一统天下,该怎么做呢?” 冯国用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主公,我们兄弟二人自幼读书,深知天下大势。如今元朝统治腐朽,民不聊生,各地义军纷纷崛起,正是推翻元朝、建立新王朝的时机。”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冯国用接着说道:“金陵龙盘虎踞,历来是帝王的都城。希望您首先谋取金陵定鼎,以此为根基,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问道:“为何要先谋取金陵呢?” 冯国用解释道:“金陵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金陵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可为您提供充足的物资和人力支持。占据金陵后,您可以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出击,逐步消灭其他势力。” 朱元璋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金陵的重要性,但也知道谋取金陵并非易事。 冯国用看出了朱元璋的担忧,继续说道:“主公,谋取金陵需要精心策划和部署。我们可以先派遣间谍潜入金陵,了解城内的情况,寻找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战斗力,确保能够一举攻克金陵。”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那占据金陵后,又该如何做呢?” 冯国用说道:“占据金陵后,您要命令将士四面出击,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今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的生活。您若能解救他们,必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说道:“百姓是天下的根本,我一定会尽力拯救他们。” 冯国用接着说:“在远近提倡仁义,也是非常重要的。您要让将士们明白,我们的战争是为了正义,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您也要善待俘虏,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可以瓦解敌人的斗志,壮大我们的力量。” 朱元璋赞同地说道:“仁义之道,我会牢记在心。” 冯国用又说道:“还有一点,主公切不可贪图子女玉帛。这些东西只会让人迷失方向,失去斗志。您要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大志,才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郑重地说道:“我明白,贪图享乐只会导致失败,我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冯国用说道:“主公,只要您能按照我说的去做,天下不难统一。我们兄弟二人愿意竭尽全力,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朱元璋感激地说道:“有你们相助,我信心倍增。今后还望你们多多献计献策,共同为实现天下一统的目标而努力。” 冯国用和冯国胜齐声说道:“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此后,朱元璋与冯国用兄弟二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局势和战略战术。冯国用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朱元璋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帮助他在征战中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定远这片土地上也涌动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一天,定远人李善长怀着一颗忐忑而又充满期待的心,前来拜见朱元璋。 李善长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面容清癯却透着睿智的光芒。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朱元璋的营地。营地中,士兵们来来往往,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李善长的到来,引起了一些士兵的注意,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文人。 李善长被带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坐在营帐中,眼神中透露出威严与睿智。他看着李善长,心中也充满了好奇。 朱元璋开口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前来拜见我?” 李善长恭敬地行礼,然后说道:“主公,我是定远人李善长。久闻主公威名,特来拜见。我虽一介书生,但心怀天下,愿为主公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你有何才能?为何觉得自己能为我效力?” 李善长挺直身子,自信地说道:“主公,我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谋略。我可以为您掌管书记,筹划分配军饷,确保军队的后勤保障。我相信,我的才能定能为主公的大业添砖加瓦。”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李善长的才能,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于是,朱元璋说道:“好,既然你有如此才能,那就留在营中掌管书记吧。我希望你能不负我的期望,为我们的事业做出贡献。” 李善长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主公信任,我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效力。” 从那一天起,李善长便留在了朱元璋的营中,开始了他的使命。他认真地掌管着书记工作,将军队中的各项事务记录得井井有条。他还精心筹划分配军饷,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得到合理的待遇。 在工作中,李善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敬业精神。他不仅能够准确地记录各种信息,还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为朱元璋的决策提供参考。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越来越信任李善长,将更多的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理。李善长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他尽心尽力地为朱元璋服务,成为了朱元璋的得力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