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清廷的反应
朱由崧对云南土司叛乱一事态度非常强硬,不惜从内库出钱也要调兵平叛,这倒让殿中几个大臣无话可说了。 袁继咸见大家对出兵云南不再发表意见,立刻转换了话题,缓解气氛, “陛下,建奴鞑子占据北直隶以来,跑马圈田占地,捕民为奴,惹得天怒人怨,他们虽然实行严苛的逃人法,但今年从黄河北岸逃难过南岸的百姓仍然有数十万,向陛下请示如何应对。” “哦,这是好事啊?”朱由崧说道,“朕之前不是说过吗,从北方逃难过来的百姓,有发者为顺民,无发者为难民,各地方官员不得驱赶,当好生安置,让他们落户为民,组织生产。” 大量百姓从敌占区来到南边,脱离建奴鞑子的统治区域,绝对是好现象。 这十来年北方和中原地区因为天灾和战乱,导致人口凋零,许多土地抛荒,像河南一带都快变成千里无人烟了。 并且逃亡人口也是可以削弱建奴鞑子的国力,毕竟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第一生产力。 朝廷组织这些逃难的百姓从事生产,同时也能恢复河南前线一带的元气。 历史上这个时期也有无数北方民众不堪螨清八旗子弟的野蛮盘剥虐待,纷纷从北方逃向南方,但是因为南方几个朝廷都烂尾,而南方的豪绅地主又对北方人存在地域歧视,那些逃难的民众非但没有得到救济,反而被南方人视为伪奴鞑子,遭受了欺压,可以说是非常的惨不忍睹了。 袁继咸说道,“先前陛下发布免除河南山东等地5年的税赋,最近河南接济了太多难民,超出了原先的预估。” “河南巡府越其杰表示河南这些年历经战乱,万物凋零,急需朝廷调集物资支持,方能安置那么多的难民,不然那些饥寒交迫他难民聚在一起,极易生事。” 也就是说,河南巡抚越其杰在向朝廷要钱安置那些难民。 朝廷的预算经费可没有这一项,可这钱再困难也得出啊,要不然那么多人将变成流民聚在一起,要是有人带头,就又是一支农民起义军。 朱由崧点了点头,看向诸位大臣,说道, “赈济难民,苟非地方官实心奉行,往往生事,皆因聚饥寒之人于一乡,势必争夺。“ “那些北方民众历经艰险才逃离了建奴鞑子的魔爪,朝廷接济他们乃是应有之举,想办法调集物资支援河南巡府越其杰,让他安置那些难民,不得有误。” 张有誉愁眉苦脸的应道,“陛下,今年收上来的税赋都有了预算,要安置数十万难民,户部现在真是力有不逮啊!” “你不是留下近200万两银子作为镇库银吗?”朱由崧说道,“这个时候那些钱也应该用出去了吧。” “陛下,正因为是镇库银才用不得呀。”张有誉急道,“虽然做了预算,但这毕竟是预算,明年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朱由崧暗暗沉默了一会,难怪这些大臣不想出兵云南,想采用安抚制度,原来朝廷处处都要花钱啊。 除去预算,国库不到200万两银子,要到明年税赋入库才有钱进账。 200万两镇库银是整个朝廷明年大半年的运转资金,确实已经触碰到红线了。 张有誉兼掌户部,并不是不肯调拨钱,而是要考虑全局。 朱由崧叹了一口气,“今年过年皇家的灯会、各种祭祀礼仪活动都一切从简吧,宫中的一应花费就不走户部的账了,挤一部分钱出来用到接济难民那里去吧。” “臣知道了。”张有誉只得点头应了。 这次的财政预算,皇家就有20万两。 每逢年节,皇家各种繁琐的礼仪制度,讲排场,不但累人,还特别花钱。 举办各种大型礼仪祭祀活动和灯会,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皇家威严。 但几十万难民嗷嗷待哺,朱由崧认为没必要花费那么多在这些虚假的方面。 而且朱由崧觉得全部由朝廷出资接济难民的力度远远不够,将来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民众从北方逃难过来呢。 看来得想办法发动民间的力量来办这件事。 以往朝廷接济难民,常用的办法就是给难民粮食,或者直接发钱的也有。 可无论发钱、发粮食,都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措施,是如何安置这些逃难过来的民众,让他们后面能正常生活。 大量的难民人口就是人力资源啊,完全可以开启以工代赈的方式,比如让那些南逃的民众开荒修路,兴修水利。 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国家来说,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难民们得到新工作,有稳定收入,就不至于有后顾之忧。 “朕以为,朝廷应该牵头,让江南的富商豪绅参与进来,一起安置那些难民。” 张有誉问道,“陛下,可是要组织江南富户纳捐?” 朱由崧摇头,“不,是由朝廷牵头出资,推行民间商社的建设,让他们一起去河南等地投资,招募难民,参与开荒兴修水利等工程。” “让富户们参与投资开荒修水利?就哪里成!”几位大臣心头一愣,直犯嘀咕。 袁继咸说道,“陛下,如今正在推行新政,若是再强征富户去河南参与开荒兴修水利,怕是必然引起所有人的怨念,于国朝不利啊。” “不不不。”朱由崧笑道,“富户们参与开荒兴建水利,是朝廷给他们提供赚钱的项目。” 见他们一时没转过弯来,朱由崧仔细的和他们解释了一遍后世的临时承包责任制。 朱由崧以工代赈的想法其实并不稀奇,古代很早以前就有了,但一般都是由朝廷组织,没有让商人参与的情况。 如果以朝廷的名义组织兴修水利,搞基础建设,类似于大锅饭,效益不高不说,还容易产生腐败贪污。 让富户私人承包,招募难民,只要监管到位,往往效益更高,而且朝廷前期不需要投入那么多资金,解决了当前朝廷的财政问题。 朱由崧解释了一番,但几位大臣还是一副迟疑的样子。 因为这个时候朝廷的信誉不咋地,就是发布了这项政策,到时候又有多少富户敢参与进来呢。 朱由崧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提出让张有誉出面做担保人。 张有誉是阁臣,又兼掌户部,这个时代,更注重私人名声,有他作保,反而更能让人相信。 张有誉接到这个任务,内心多少有点苦逼,但也知道若是这个承包方案能实施,的确能缓解朝廷财政不足的问题。 ~~~ 而现在的多尔衮也非常苦逼,吃了败仗回到北京城,死了那么多八旗子弟,八旗家眷们可谓是哀鸿遍野。 多尔衮为了安抚八旗族人,许下了诸多好处,允许他们占更多的田,养更多的包衣奴才,才算平息了他们的怨气。 但是以洪承畴为首的几位汉官,却屡屡上书,说汉人都要跑光了,请求停止圈田占地。 多尔衮当然知道洪承畴不是为汉人求情,而是为大清长久统治着想。 但八旗是大清统治的基本盘,也是多尔衮争取的政治势力,为了平息这次大败仗的怨气,刚刚许诺他们的好外,现在让他们停止? 这怎么可能呢? 自然是发布更加严苛他“逃人令”。 敢逃者,一律面上刺字,家产、人口给予八旗穷兵,二次就地正法。 敢不当大清的奴才,那就没有活着的资格。 当年辽东汉人几百万屠杀下去,最后剩下的不全都乖乖的当了奴才么。 这一阵子很多普通百姓逃往黄河南岸,但南岸也有不少缙绅携带的巨额家财偷渡到北方。 这些偷渡的缙绅,在北方都是有亲朋好友投降了清廷效力的。 所以给多尔衮带去了大量消息。 南明皇帝朱由崧重用奸臣阮大铖,正在南直隶强行改革,惹得天怒人怨。 多尔衮看着这些信息,神色微动,立刻召集大臣们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