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

第463章 李邦华南下

   按照明朝的规定,妃子迈入宫门后就很难回家了(也可以说成不能)。    想念父母时除了写信这个方法外,只能让父母进宫来看望她们。    但后宫是皇帝一个人的,所以妃子的父母没办法来宫里看望,除非陛下恩准。    崇祯此举可以说是感动了张嫣。    “皇嫂不必客气,朕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崇祯继续给她们洗脑。    两位皇后离开后,崇祯复盘自己的经济改革是否还有精进的地方。    是的,他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开始了改革。    第一步废除户籍,然后将军户、灶户的世袭关系改为雇佣关系。    其次,他让太康伯和嘉定伯建立作坊工厂。    此举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仅凭他们也发展不起来。    在崇祯看来,他是没法自上而下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    因为大明朝的小农经济体量巨大,士绅、地主阻碍重重。    资本主义可以在大明朝萌芽,但是很难生长壮大。    他这么做是为了给勋贵、士绅们一个信号:他支持这种行为!    勋贵、士绅喜欢投其所好。    他们会想办法做类似的事,以博得他欢心和信任。    假以时日,资本主义说不定也能成长壮大起来。    这种另类的改革不一定能成功,可无论成功与否,对他和大明来说都没什么损失。    ......    七月初旬的京师正是炎热之际,空气又闷又热,让人心神不宁。    七月初二午后,李邦华悄悄来到乾清宫求见。    崇祯正喝着周皇后亲手做的酸梅汤解暑,见李邦华到来,立刻命人给他端了一碗。    李邦华不敢喝,他知道这是皇后亲手熬制的。    “这是朕赏你的,李阁老直接喝便是。”崇祯语气真诚。    李邦华拗不过,只能将碗里的酸梅汤一饮而尽。    放下碗勺后,李邦华深吸一口气:“陛下,现在已经是七月初了。”    “嗯?李阁老有事吗?”    “臣没事,但是南方有事。”李邦华表情十分凝重,“赈灾的队伍已经从山东启程,再往南就是南直隶了。”    “不对吧?”崇祯想了想:“朕记得河南还没有赈灾呢。”    “河南八府一直隶州连年征战,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不止士绅地主,就连普通百姓也所剩不多。由于各府县的资料都被战火焚毁,导致多收赋税无法退还,拖欠的赋税也无法追缴赋。”    “严格来讲,已经没有赈灾的必要了。”    崇祯拿着盛酸梅汤的碗,呆呆发愣。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得中原者得天下里的中原,指的就是河南。    每逢乱世,最倒霉的也是河南。    李邦华见崇祯发愣,以为他没听懂自己的话,于是继续解释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河南现在不缺地,而是缺种地的人,所以臣才说没有赈灾的必要了。”    “朕明白李阁老的意思,传旨下去,自明年起,连续免除河南赋税三年。”    这次轮到李邦华发愣了。    此前已经免了全国两年赋税,河南也在其中。    现在又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年。    连续免除河南五年赋税!    此事自立国以来,闻所未闻!    李邦华颤颤巍巍的站起身,随后弯腰屈膝对着崇祯下跪:“臣李邦华替河南百姓,谢过陛下。”    “李阁老不必行此大礼,快坐。”崇祯一边说,一边让王承恩将李邦华搀扶起来。    重新落座后,李邦华突然说道:“陛下,臣有一句肺腑之言,还望陛下如实相告。”    “李阁老请讲。”    “陛下信任臣吗?”    “当然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你担任兵部尚书兼内阁首辅的职。”    “不,臣的意思是陛下到底有多么信任臣?”    崇祯不知道的李邦华为什么会这么问,他仔细思考后回答:“在朕所有信任的人当中,李阁老能排进前三。”    “呼,”李邦华松了口气,他拄着拐棍站起来,然后对着崇祯深施一礼:“陛下,八月秋闱在即,赈灾队伍也即将到达南直隶。臣请旨亲往南直隶组织秋闱,并顺便赈灾。”    “请陛下恩准。”    崇祯猛地站了起来:“不准。”    南直隶是大明朝的修罗场,掉进去轻则掉一层皮,重则死无葬身之地。    先不提秋闱有多少事,单就赈灾一件事就够李邦华喝一壶的。    那里可是逃税的重灾区。    有钱的,有权的,有权又有钱的都想方设法偷逃赋税。    北直隶虽然也有逃税情况,但由于是天子脚下,所以逃税情况并不是特别严重。    南直隶不同,那里是大明朝的开国之都,迁都北京后又成为失意官员的发配地。    牛鬼神蛇一应俱全。    太子之所以没遇到多少难处有两点原因。    一,太子是储君,未来的皇帝。南京那些人巴结还来不及呢,肯定不会主动使绊子。    二,太子到达南京后一直在花钱,没有收钱。不收钱就不会触及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不会向太子发难。    一旦开始征税,这种微妙的平衡会被打破。    “请陛下说明为何不让臣南下!”李邦华双手拄着拐棍,义正言辞。    “李阁老身体不好,南直隶路途遥远,朕怕阁老身体无法承受。”    “臣不怕死,如果能死在任上,臣反而能青史留名,请陛下成全。”李邦华对着崇祯再次深施一礼。    这句话有理有据,崇祯没法反驳。    “这...”崇祯快速思考,“内阁和兵部需要阁老,如果阁老南下,朕的内阁和兵部岂不是要出事?”    “内阁有范景文,兵部有王家彦。臣考察了许久,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内阁和兵部的工作。不止他们,其实各部掌权的都是干实事的人,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李邦华拄着拐棍,目光坚定。    崇祯暂时没词了。    他一边思考一边扯别的:“不是朕不想让你去,而是朝廷离不开阁老。范景文能力虽然没问题,但其他各部不服他,他担不起这个重任。”    “王家彦也是这个情况,各部之间需要协调,此事只有李阁老亲自上阵才行。”    “陛下放心,各部都按规矩办事,不存在吃拿卡要的行为。如果陛下不信,可以让人暗中调查。”    崇祯额头开始冒汗。    这个李邦华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铁了心要去南直隶赴死。    “额...”崇祯沉吟片刻后突然灵光一闪:“据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今年辽东有旱灾,建奴粮食不够吃肯定会再次南下入关劫掠。”    “所以李阁老还是坐镇京师,与朕一起御敌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