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第0179章 猪一样的队友

   两名锦衣卫上前,抓住康大佑的后衣领,像灌汤包子一样拎了起来。   锦衣卫副指挥使毛易留在院子里。   指挥使蒋瓛亲自去康府搜查。   看康桢如丧考妣的样子就知道,康府要么有超出正常收入的奢侈品,要么是根本没有存放《大诰》。   蒋瓛把康大佑拎到康府,立马进行全面封锁。   不许任何人进出。   找来找去,没有《大诰》的影子。   最后找到了一大块狗头金、一尊大玉佛以及象牙、龙涎香等海外奢侈品。   凭着多年打探消息、办案查案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蒋瓛感到这些东西,一定来路不正。   当即将这些东西与康大佑带回了朱允熥的院子。   蒋瓛带人搜查康府,马上传遍京城。   陛下居然在朱允熥的院子。   康桢惹恼了陛下。   于是陛下让锦衣卫查封了康府,搜出了与康家收入不相符的奢侈品。   康桢作为吏部尚书,正二品官员,在京城都算是跺一脚都要震三震的人物。   现在,居然被查了!   最后,锦衣卫把搜到的东西,连同吓糊涂的康大佑一同带回了吴王的院子!   在朝堂之上,康桢侃侃而谈,陛下对其还表扬了好几句。   这怎么转眼之间,陛下就要治康桢的罪?   为什么?   大家几乎都想到了一个特殊的因素。   陛下到了吴王朱允熥的院子里!   康桢随后去了这里。   于是锦衣卫带着康大佑去搜查康府!   而后,又将康大佑及奢侈品带回了吴王府!   康桢被查,一定与吴王朱允熥有莫大关联!   康桢被查,对于二皇孙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吴王朱允熥的院子里查办康桢,陛下是刻意如此吗?   陛下的态度,太难以琢磨了。   陛下从杭州回来之后,对朱允熥是先扬后抑。   先是让朱允熥独享了一次百官盛大的欢迎,而后就让朱允熥回家,以后不用上朝了。   朱允熥的任务,就是办好大明科技院。   大明科技院虽说是与国子监平级,但它是最晚成立的机构。   大科科技院所研究的事情,是百业之中的末流!   朱允熥从此不再上朝,等于失去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忽然之间,陛下就到了朱允熥的院子里。   陛下到朱允熥的院子,这说明陛下对朱允熥仍然念念不忘。   并且在朱允熥的院子里现场办公。   有人还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太监刘洪抱着一堆奏疏,叫上了二皇孙朱允炆、内阁辅臣杨溥,随后也去了吴王府。   天啊,陛下,真的是要在吴王府里办公了!   陛下散朝之后,一般都要回养心殿。   内阁辅臣将奏疏先拟出意见之后,再送到养心殿里。   养心殿是殿下的办公场所。   现在,养心殿里不待了,直接来到了吴王府。   还叫上了二皇孙和内阁辅臣。   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短短时间内,人们的猜测就出现了多个版本。   朱允炆、杨溥来到了朱允熥的院子中,看到康桢的样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以为康桢说什么话惹恼了陛下。   这时,蒋瓛带着人和物回来了。   朱元璋大怒,康桢,作为吏部尚书,本应为百官之楷模,哪知道竟然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这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康桢的家里居然没有咱编的《大诰》!   “康桢,你家中不存放《大诰》?!”   “朕出大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康桢,你把朕的话当耳旁风了?”   康桢此时,根本无话可讲、无理可辩。   康桢明白,陛下这是在找茬。   京中大臣,品级越高,对《大诰》就越不重视。   普通百姓家中有《大诰》,就算犯罪也可以减免。   但对于官员来讲,放不放《大诰》区别不大。   当官员有罪之时,陛下根本不管你家里有没有《大诰》,只管治罪。   胡惟庸等官员被杀之时,陛下何时让查过他家里有没有存《大诰》?   因此,大凡五品以上官员,家中很少有存《大诰》的。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一时冲动,把吴王朱允熥的《西游记》贬得一踏糊涂。   老百姓不需要读什么书,本来就是这么个理。   但偏偏让朱允熥给抓住了,并且无限放大,扯到了陛下编的《大诰》上。   此事,陛下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但陛下偏偏认真了!   这说明,自己得罪了朱允熥,而陛下对朱允熥又特别偏爱。   虽说陛下不让朱允熥上朝议事了,但对朱允熥的宠爱却是一如既往,甚至,更甚之前。   看来,文武百官,包括自己,误读了陛下的用意。   此时,康桢看向朱允炆。   眼中,满满的都是求生欲!   朱允炆此时并不知道之前,康桢贬低朱允熥所写《西游记》的事。   只知道康桢为何犯事:家中没有存《大诰》。   眼前这些个奢侈品,则是顺带着搜查出来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陛下认为康桢带头蔑视国法、不守国法。   康桢一向是自己的坚定支持者,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否则,就会寒了身边官员的心。   “皇爷爷,孙儿认为,您颁行《大诰》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心中有法、时时守法。”   “百姓愚钝,需日日翻看诵读,方知《大诰》之义。而对于朝中官员而言,只要记住内容,可以不受户户有此一本之限制。”   朱允炆说完,眼光热切地看着朱元璋。   如果朱元璋饶过康桢这次,那么康桢以后对自己就是死心踏地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允炆,岂能不明白二皇孙心中所想?   这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心声,只顾与三皇孙朱允熥腻歪在一起了。   似乎是冷落了朱允炆。   平心而论,朱允炆在才能方面与三孙相比,差了一大截子。   但是允炆对咱也是知冷知热的,与三孙对咱内热外冷相比,又是另一种关心。   允炆对储君的渴望,咱岂能不知?   但是,咱内心真实的决定,却不能对二孙明说。   还是等三孙显示才华、彻底让大家无话可说吧。   如果此时把康桢给杀了,二孙恐怕从此惶惶不可终日。   “允炆所言,说到了根子上。康桢,你就背背《大诰》,从头开始背吧。”   康桢的脸,更白了。   「朱允炆真是个笨蛋!康桢家中连《大诰》都不藏,你认为他已经烂熟于心了?」   「朱允炆,你这是救康桢吗?」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看着朱元璋阴骘的目光,康桢打了一个哆嗦:“朕,闻,朕闻,自古以来……”   卡壳了,康桢再也背不下去了。   朱元璋怒了:“康桢,只会背前两个字吗?朕闻,朕闻,朕,也是你叫的?”   康桢心如死灰,陛下看来是不会放过自己了。   联,也是你叫的?   陛下这是在故意挑刺!   「康桢算是栽了,只会朕闻朕闻的,看来是真不会背!作为官员,连陛下亲自编写的《大诰》开头都背不下来!」   「不过,通过这个御制大诰序可以看出,老朱还是有一些功底的,遣词造句,尽显古意。」   「方孝孺在课堂上还讲过这个序。我虽然是睡觉了,但这篇还是记得的。」   「朕闻,曩古历代君臣,当天下之大任,闵生民之涂炭,立纲陈纪,昭示天下,为民造福。当是时,君臣同心,志同一气,所以感皇天后土之监,海岳效灵,由是雨阳时若,五谷丰登,家给人足。斯君臣之逝,遐且久矣,育民之功,载诸方册,犹如见存……」   朱元璋听到此,忽然想到,三孙会背这个!   不妨让三孙背背《大诰》,让康桢好好作个对比,同时,也逼三孙显露一下!   “允熥,你背一下《大诰》,让康大人好好听一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