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进会议室内,在韩铭决耳旁轻声说了几句。 韩铭决敲了敲桌子,严肃道:“虽说目前你们无法进入地下安全处去研究那一艘ufo,但在开会之前,我已经请示上面,上面也迅速召开会议,刚刚我也得到了消息,决定带你们去地下安全处的另外一个地方参观一下!” 这群学者自基地成立的时候,就隐姓埋名在此,十几年来不曾回家过一次,故而保密性也不需要韩铭决多言。 随着韩铭决的话语落下,会议室内瞬间弥漫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好奇。 学者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韩铭决站起身,挺拔的身姿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示意众人跟随,一行人鱼贯而出,穿过错综复杂的走廊,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通往奇迹的征途上。 而听到韩铭决这话,孙鸣威和周铭二人则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只知道ufo的主要机身,是藏着水库地下数百米深的位置,可他们并不知道这地下安全处还有其他什么秘密。 其实韩铭决的本意,也想着让李志文一同前往,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毕竟李志文初来乍到的,虽说这群人为了研究ufo,已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会去想着那勾心斗角的事,但韩铭决也着实担忧李志文四人难以守口如瓶。 毕竟红光基地关乎重大,地底之下藏着的不只是外星科技的秘密,只是目前这一切韩铭决还不能进行透露,严格来说,是不能向李志文四人透露。 每一名进入红光基地的成员,都是有着严格的背景审查,李志文只不过是因为身为目击者,才被韩铭决特批进入基地罢了。 而瘦高个他们三个人也差不多,只是单纯的身为目击者罢了。 一群人经过被浓密树荫笼罩的水泥路,来到了一座山峰脚下,守在门口的全副武装士兵,则是打开了大门。 一阵低沉而有力的机械声响起,厚重的铁门缓缓向两侧滑开,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被悄然开启。 随着大门缓缓打开,一条隧道瞬间映入眼帘。 乘坐电梯来到地下约三百米深的位置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一幕,却是让一众老者们大吃一惊。 这庞大的地下空间灯火通明,同时有无数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长约五百余米,宽度五十米出头,高度约有四十米,这是一艘冰冷的灰色庞大机器。 机器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在密集的灯光下更显科幻与威严。 巨大的齿轮与复杂的管道交织其间,宛如错综复杂的血管,在无声中输送着未知的能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与未知电子元件特有的清新,交织出一种独特的未来感。 几位身着银白色防护服的技术人员穿梭其间,他们手中的工具闪烁着微光,每一次精准的调试都似乎在与这庞然大物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器正中央那缓缓旋转的透明球体,内部似乎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光芒流转间,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基地一直想研究出和ufo残骸碎片同理的设备,那就是能依靠外壳汲取无尽的能量。 只不过这一艘机器其实也只铸造了大概一个外壳,内部的各种零件目前还在安装之中。 这是属于红光基地的逃生方舟,是指当地球遇到不可逆转的危险时,选择一部分精英人才紧急逃生所用。 按照计划,届时方舟会通过隧道前往山脉后方的海边,再用海面当成飞机场进行起飞,前往设定好的新星球家园。 只不过以地球目前的科技力量,结合方舟储存的食物,只怕人类尚未抵达新家园,就已经因为食物问题而陷入危机了。 虽然方舟内有培育仓,也就是室内种植技术,但眼下的难题,是如何能确保人类安全抵达新家园的问题。 冷冻技术已经攻克,可如何让被冷冻的人类成功苏醒,目前尚未研究出来。 孙鸣威已经明白了过来,因为方舟眼下也就是一个空架子,外壳都还没有装起来,故而孙鸣威出声道:“我想你之所以让李志文他们去寻找ufo,就是尝试能不能找到另外三根柱子吧?” 韩铭决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决绝:“是的,我们必须找到那三根传说中的柱子,它们不仅是通往未知文明的钥匙,更是我们人类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无论前方是星辰大海,还是未知的危险,我们都必须一往无前!” 如果凑齐了银色飞行器的四根巨大柱子,那么就能将银色飞行器这坚不可摧的物质,安装在方舟的外壳上。 韩铭决严肃道:“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全力攻克神秘物质,要了解出能吸收高低温的原理,至于切割、熔炼、铸造这些环节,会由另外一群人去做!” 周铭回道:“其实原理我们已经大概猜出来了,高温转换动能这一点我们人类很早就研究出了对应的太阳能技术,只是根据低温环境下汲取动能的,这一点目前尚无法研究,毕竟我们缺少很多零件!” 这就相当于水火兼容的问题,水就是水,火就是火。 科学家很早就研究出光线充能的技术,可如果这种物质真的是起到储能的作用,那么除非物质是有寿命的。 周铭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这物体真的能在低温中汲取动能,和高温中汲取能量的话,那么它的存在,就会打破我们先有的知识,高低温同时汲取并且转换,那我们或许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能量的转换与存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界限,而是探索那些看似不可能共存的元素之间,那微妙而强大的平衡!” 眼下基地里就有一个实验室,将一块巴掌大的柱子外壳放在里面,全天候照射高温光线和制造低温,外壳很快就汲取满了能量,也就是散发炙热的高温。 这说明制造外壳的物质,可以将吸收的高低温进行存储并且不断压缩,同时通过某种装置进行转换为动能,也就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永动机。 只不过从目前的实验来看,如何将高温和同时存在的低温进行能量转换,基地一时间难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