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李催、郭汜围长安,王允自杀
公元192年6月,李傕和郭汜围攻长安的事件,是东汉末年一系列政治动乱的重要一环。这场动乱的背景相当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董卓的死亡是这一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公元192年,吕布与王允合谋刺杀了专权的董卓。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清除的对象,因此起兵围攻长安。他们的行动部分是出自自保的考虑,部分也是为了给董卓复仇。 在董卓死后,长安的政治局势极为动荡。王允在董卓死后掌握了权力,但他的一些决策引起了凉州军事集团的不满。例如,他拒绝了李傕和郭汜的赦免请求,并试图剥夺凉州将领的兵权。这导致李傕和郭汜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从而发动了对长安的攻击。 李傕和郭汜的军队虽然起初规模不大,但在前往长安的过程中,他们沿途吸收了散兵,使得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到了长安城下时,他们已经拥有十余万兵力。然而,长安的城墙高大坚固,使得李傕和郭汜的军队一时间无法攻破城池。最终,由于城内的叛变,李傕和郭汜得以进入长安。 这场围攻长安的事件,不仅仅是军事冲突,更是东汉末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东汉末年的政治局面极为复杂,宦官、外戚、地方豪强等各种势力争斗不休,中央政府的权威大大削弱,导致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李傕和郭汜是东汉末年的两位重要军事将领,他们的背景与当时动荡的政治和军事环境紧密相关。 **李傕**: 李傕,字稚然,是北地郡(今甘肃宁县)人。他在董卓掌权时期崭露头角,成为董卓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李傕原本是董卓手下的校尉,因其在军事上的才干和忠诚,逐渐被董卓提拔。在董卓控制中央政权后,李傕的地位也随之上升,成为掌握实权的人物之一。 在董卓被刺杀之前,李傕已经在军事和政治上积累了相当的影响力。董卓死后,李傕失去了靠山,面临着政治上的不确定性。由于担心被清算,加之对王允等人政策的反感,李傕最终选择起兵反抗中央政府。 **郭汜**: 郭汜,字细阳,与李傕一样,也是北地郡人。他同样是董卓的部将,与李傕关系密切。在董卓的军队中,郭汜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指挥官。与李傕相似,郭汜在董卓死后,也面临着政治上的困境。 李傕和郭汜都属于董卓集团中的凉州派系。凉州(大致位于今天的甘肃一带)在东汉末年是一个军事重镇,当地的士兵以勇猛著称。董卓能够掌握大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掌握的凉州军队。因此,李傕和郭汜的背景也体现了当时凉州军事集团在中央政治中的重要性。 在围攻长安的行动中,李傕和郭汜利用了他们在凉州军事集团中的影响力,成功地聚集了足够的兵力对长安构成了严重威胁。他们的行动不仅反映了个人对政治生存的挣扎,也体现了当时整个凉州军事集团在中央政治斗争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围攻长安,李傕和郭汜最终实现了对中央政府的控制,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汉朝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 李傕和郭汜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中崭露头角,他们的军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尤其是在围攻长安的事件中。以下是对他们军事才能的简要分析: **李傕**: 1.**组织能力**:李傕在董卓死后,能够迅速组织起一支规模可观的军队,表明他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他不仅召集了原有的部队,还吸收了沿途的散兵,使得军队规模不断扩大。 2.**战略眼光**:在围攻长安的过程中,李傕展现了一定的战略眼光。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比如选择围城而非强攻,利用城内矛盾和叛变来达到目的。 3.**军事指挥**:李傕在战场上展现了一定的指挥能力,能够有效地指挥军队进行作战,尤其是在面对坚固的长安城时,他能够坚持围城并最终取得胜利。 然而,李傕的军事才能也有其局限性。他在政治上的短视和残暴行为,以及后来对长安城的破坏,显示了他战略上的不足和统治能力的问题。 **郭汜**: 1.**协同作战**:郭汜与李傕关系密切,两人在围攻长安时协同作战,显示了郭汜在联军作战中的配合能力。 2.**战术执行**:郭汜在执行具体战术时,表现出了果断和坚决,这对于一个军事指挥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3.**战斗经验**:郭汜作为董卓的旧部,参与了多次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这对于他在围攻长安时的军事决策有所帮助。 与李傕相似,郭汜的军事才能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在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和对部下的控制不足,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长安城内的叛变是李傕和郭汜能够最终攻入长安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是叛变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背景**: 在董卓被刺杀后,长安城内的政治局势极为动荡。王允和吕布掌握了朝政,但他们的统治并不稳固。王允在处理董卓旧部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包括拒绝赦免李傕和郭汜,并试图剥夺凉州将领的兵权,这引起了凉州军事集团的不满和恐慌。 **叛变的发生**: 1.**内部不满**:王允的政策在朝廷内部引起了不满,尤其是那些与凉州集团有联系的官员和将领。他们担心王允的清洗行动会波及到自己,因此开始暗中寻找出路。 2.**城内外的联络**:李傕和郭汜在围攻长安的同时,很可能与城内的不满势力取得了联系,策动他们作为内应。 3.**关键人物的叛变**:据史料记载,吕布的部将宋宪等人叛变,打开了长安城的城门,使得李傕和郭汜的军队得以进入城内。这次叛变可能是由于对吕布和王允的不满,或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李傕和郭汜的军队日益壮大,认为长安城难以坚守。 4.**城防松懈**:由于内部的不满和分裂,长安城的防守可能出现了松懈,为叛变和城门的失守提供了机会。 **结果**: 叛变的结果是李傕和郭汜的军队进入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亡,长安城陷入混乱。这次叛变不仅改变了长安城的控制权,也标志着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一个新阶段。 长安城陷落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以下是长安城陷落后的一些主要事件: 1.**王允之死**: 李傕和郭汜攻入长安后,王允被俘并被处死。王允是当时朝廷中的主要政治力量之一,他的死亡标志着长安城内原有政治秩序的崩溃。 2.**吕布逃亡**: 吕布,作为王允的盟友和董卓的旧将,曾在长安城中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城陷落后,吕布试图逃离长安,但在逃亡过程中多次遭遇失败,最终被迫离开长安,四处流亡。 3.**朝廷的控制**: 李傕和郭汜控制了朝廷,他们挟持了汉献帝,实际上掌握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这一时期,汉献帝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李傕和郭汜等军事将领手中。 4.**长安城的破坏**: 长安城在围攻和随后的动乱中遭受了严重破坏。据史料记载,长安城内的宫殿和民居被焚毁,大量民众遭难,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废墟。 5.**朝廷的迁移**: 在李傕和郭汜的控制下,朝廷的稳定性并未得到改善。不久后,由于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压力,汉献帝被迫离开长安,迁移至许昌,这一事件标志着东汉朝廷的进一步衰落。 6.**军阀割据的加剧**: 长安城的陷落和朝廷的迁移加剧了全国的军阀割据局面。各地豪强纷纷自立,形成了多个割据势力,如曹操、袁绍、刘备等,他们各自占据一方,相互争斗,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的序幕。 7.**民众的苦难**: 长安城的陷落和随后的动乱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战争、饥荒和流离失所成为常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长安城陷落后,实权主要落入了李傕和郭汜手中。他们作为董卓的旧部,在攻入长安并推翻王允的统治后,实际上控制了东汉的中央政府。以下是李傕和郭汜掌握实权的情况: 1.**李傕**:李傕在攻占长安后,被封为扬武将军,后来又升任大司马,成为朝中的主要军事领袖。他挟持了汉献帝,通过控制皇帝来掌握政治大权。 2.**郭汜**:郭汜同样被封为将军,与李傕共同执政。他们两人共同管理朝政,但实际上李傕的地位略高于郭汜。 在李傕和郭汜的控制下,汉献帝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实际的政务和军事决策都由李傕和郭汜来决定。他们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和杀害反对者,导致朝政混乱,政治腐败和暴力行为泛滥。 然而,李傕和郭汜之间的权力斗争也很快显现出来,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内部的分裂和削弱。这种内部矛盾为其他势力提供了机会,如曹操等人开始崛起,并最终导致了李傕和郭汜的失势。 李傕和郭汜在掌握实权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统治并不稳固,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逐渐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以下是李傕和郭汜之后的情况: **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1.李傕和郭汜之间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公开的冲突。他们的部下也分别站队,加剧了内部的分裂。 2.由于他们的暴政和残暴行为,失去了民心和许多官员的支持,使得他们的统治基础越来越薄弱。 **外部压力**: 1.其他军阀势力,如曹操、袁绍等,开始对李傕和郭汜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 2.汉献帝在一系列的宫廷斗争中,也试图摆脱李傕和郭汜的控制,与外界势力联络,寻求帮助。 **最终的失败**: 1.在公元195年,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等人的帮助下,成功逃离了长安,前往洛阳。这一事件标志着李傕和郭汜对中央政府控制的结束。 2.随后,李傕和郭汜的势力进一步衰落。李傕在与郭汜的冲突中被杀,而郭汜则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 **个人的结局**: -**李傕**:在失去对汉献帝的控制后,李傕被自己的部下所杀,他的家族也遭到了灭族的命运。 -**郭汜**:郭汜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结束了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李傕和郭汜的失败,为其他势力提供了机会,尤其是曹操,他在汉献帝逃离长安后,将皇帝迎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为后来建立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