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升虚邑。 上升到空虚的城邑。 升到空虚无人的城市,这是吉,还是凶? 看我们怎么做。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板要求他的业务员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和尚都是光头,他们要买梳子做什么? 第一个人随遇而安,他回去吃好喝好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直接报告说梳子卖不出去。 第二个人比较执着,他找到一个老和尚,说出家人慈悲为怀,要普渡众生,救苦救难。老和尚于是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比较有策略。他找到方丈说,拜佛要虔诚心敬,但大部分香客远道而来,蓬头垢面,不合适。寺庙应该买几把梳子、准备几个面盆,让他们梳整齐头发,洗干净脸,净面静心以礼佛。方丈觉得有道理,买了十几把梳子。 第四个人考虑得更长远。他找到方丈说,善男信女每天都要梳头,不如将梳子开光成护身符,香客们带一把回家,既能保佑平安、弘扬佛法,又有实用价值,何乐不为?寺院于是开发出了积善梳、平安梳,销售火爆,成了第四个人的长期大客户。 我们看,卖梳子给和尚这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不同的思考和实践,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所以来到空无一人的城邑,是一筹莫展活活饿死,还是象朱元璋一样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纯粹看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宋度宗登基为帝时,南宋虽然形势危急,但并未糟糕到国库空虚、无人可用的程度。至少他还有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还有据江而守的大宋军民,还有繁荣富庶的江南之地,以及看起来能力超群的宰相贾似道。 他手里的牌,比当年的刘邦和刘禅要好得多。 刘邦据汉中而王天下,刘禅守川蜀而亡天下,那么宋度宗接手南宋之后,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宋度宗的智力应该要高于当年的西晋惠帝司马衷,因为至少男女之间那点事他不需要人教。而且不仅不需要人教,他对这方面的爱好程度甚至要超过他爹宋理宗。根据南宋惯例,皇帝若临幸某位宫妃,第二天一早,这位妃子要到合欢门前谢主隆恩。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度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以好色而闻名,登基以后更加了不得,在他最鼎盛时期,一天之内有三十多位宫妃来向他谢恩。 美国职业篮球传奇巨星张伯伦据说为人风流倜谠,素有张两万之美称。他若见到宋度宗的这个记录,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自愧不如。 在元军一口口蚕食之下,南宋国土一天天缩小,宋度宗却依然无心朝政。他拜贾似道为太师,封爵魏国公,将朝政统统委托给他。甚至就连御笔朱批的权力,他也统统交给最受宠的春夏秋冬四位夫人执掌。 不爱江山爱美人,他一心一意只想做个快乐天子。 贾似道见状极其不平衡。想当年他也是欢娱场中的魁首,西湖之畔至今还有他的传说。但如今,他似乎变成了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于是,他更加嚣张跋扈,动不动就拿辞官不做相威胁。 偏偏宋度宗就怕这个。万一勤劳执政的模范贾宰相真的离朝出走了,他该怎么办,谁来兢兢业业帮他收拾朝廷的一大堆烂摊子? 有一天,朝廷要举行祭祀大典,天上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负责为宋度宗掌车马的人,是他最宠爱的胡贵嫔的父亲胡显祖。 胡显宗建议宋度宗先乘车回宫。宋度宗有些犹豫,便问贾丞相是否知晓?胡显祖眼珠子一转,谎称丞相已经答允。宋度宗未加核实,便乘车回了宫。 待雨过天晴,贾似道发现皇帝居然不在了,于是大发脾气,说:“我身为大礼使却不知道陛下的行踪,这份工作干不下去了。”当即提出辞官归乡 宋度宗大惊失色,流着眼泪苦苦央求。为留下忠心耿耿的宰相,他甚至把心爱的胡贵嫔送进尼姑庵当尼姑,又把国丈爷胡显祖免了职。 贾似道这才心满意足返朝,被加封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并获得三日一朝、十日一经筵的特权。 当年周公也不过这样的待遇。 在蒙古人势力越发壮大的时候,宋度宗这么作下去,迟早会把国家作没。幸运的是,蒙古人还未来得及攻入临安,宋度宗先把自己给作没了。 忽必烈夺得蒙古汗位后,再度率军南下,一举攻克襄阳和樊城。向以易守难攻着称的襄樊两大军事重镇,几乎成了菜园子门,元军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位极人臣的贾似道经过多年养尊处优,当年的那股子悍勇血气早已消磨殆尽,收到消息后装模作样要领军出征。谁知宋度宗果然死死拖住他,苦苦求他不要出征。 剧本如此继续这样演下去,就算南宋灭亡,贾似道可能依然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 但剧本突然改了。 公元1274年,宋度宗病逝,宋恭帝赵?(1271年11月—1323年5月)即位,这是一个年纪不足四岁的小娃娃。 同年,元军攻破鄂州,朝野上下没人指望那个话还讲不利索的小皇帝,都将希望寄托在贾似道一人身上。 “深孚众望”的贾似道不得不在临安设都督府,下令抽调各路精兵十万。起舰船连绵百余里,满载金帛、器甲和给养,沿江上行抵达前线。贾似道一边命水陆两军铺开列阵,虚张声势,一边下令释放元朝俘虏,遣使送重礼给元朝前线总指挥、丞相伯颜,请求称臣纳币以求和。 伯颜不稀罕,只要大军继续南下,南宋的土地连带这些钱都是他们的,需要他送吗?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求和请求,挥军南下,大败宋军。贾似道一溜烟逃到扬州,同时发布檄文给各郡,命他们发兵保护皇上并上书请求迁都。 南宋军民心中的信念崩塌了。 贾似道是什么人?皇帝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南宋天下兵马全部归他调配。连他都在元军面前却不堪一击,仓惶南逃,试问谁还有胆气试元军锋芒。 贾似道一战败北后从天堂跌进地狱,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他: 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 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朝野上下由万众拥戴,忽然一变为呼吁诛杀贾似道以正民心。当年的谢皇后,如今的谢太后救了他。她认为贾似道勤政三朝,不能因一时失败而苛责,最终决定只做免职处理而没有杀他。 但贾似道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在满朝文武纷纷上书请诛贾似道的时候,他却龟缩扬州拒不返京,为群臣提供了继续弹劾他的绝佳理由。 随着舆情更加汹涌,谢太后不得不从群臣所奏,将其贬为高州团练使,循州(今广东惠州一带)安置,并抄没其家产。 他被杀死在贬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