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56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青港沉沙 3301 2024-09-21 00:20
   贲卦六爻也讲述了东吴政权据江自守、四世而亡的历史故事。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鞋履很好看,舍车徒步行走。   鞋子很好看,为什么要舍车徒步而行呢?当然是要让大家看到这双漂亮的鞋子。对于刚刚建立的江东政权,必须要拿出所有可观的东西,亮出来给所有人看,来证明实力和能力,以坚定信心,震慑宵小。   而对于掌权者而言,同样需要礼贤下士,倒履相迎,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以笼络士族,稳固统治。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伤重不治,死了。临死前,他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等人,嘱其携手共守江东。   孙策对孙权寄予厚望。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争霸天下,你不如我。但要说到举贤任能,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孙权(公元182年-公元252年),字仲谋。他比孙策小了七岁多,接过江东政权时年纪不满十九岁。他接手的这个江东基业,不是铁桶江山,而是烫手山芋。   其时江东刚刚统一不久,地方士族和土着百姓仍有异心,所以孙策一死,局势就变得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老百姓伺机作乱,就连孙氏宗族也不消停,庐陵太守孙辅暗通曹操,孙暠则企图篡位夺权,而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则先后被杀了。   一个不留神,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家业就得散伙,年不及弱冠的孙权能守得住吗?   孙策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孙权很不简单,就连长相也异于常人。史传孙权“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此乃大贵且长寿之相。   那么,形貌奇伟的孙权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三国演义》中说他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方正的下巴,大大的嘴巴,碧绿的眼珠,紫色的络腮胡,这分明是个外国人啊。孙权如果真长这样,孙坚一定跳起脚来,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孙夫人。   幸好,罗贯中的描写半真半假。   裴松之注《三国志》是这样形容的:“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这个说法其实更离谱。大部分小宝宝刚出生时眼睛都睁不开,孙权刚出生时就目露精光,这还了得?   按罗贯中的描写,孙权至少还是一个人。按裴松之的形容,孙权差不多是一个妖怪,或者说是小哪吒。   但无论如何,孙权相貌非同寻常,这件事大致是不差的。   罗贯中的紫髯之说也不是没有出处。裴松之注《献帝春秋》形容孙权为“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不过这里的紫髯,是形容武官威风凛凛的样子,并不是指颜色。   孙权长相引人注目不说,关键性格也有雄主之风。他恢宏大度,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英雄志士、江湖豪杰,所以孙权其实是拥有一些武装力量,具备一定自保能力的。   孙权自身的武力值也不低,他喜欢打猎,而且狩猎的对象是老虎。有一次他骑马射虎不中,老虎发怒,咬伤了他的座下战马。孙权掷出双戟刺伤老虎后,在随从张世的帮助下捕获了这只老虎。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是小说家虚构的,而孙权射虎是史书明文记载的故事。   张昭担心他的安全,劝谏他说,为人君者应该驾驭英雄,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孙权一面真诚道歉,一面知错不改,继续我行我素。   孙权非常尊重张昭,不仅仅因为张昭和周瑜一样,是他的坚定支持者。   张昭的身份地位很不简单。他跟随孙策举事,一直是孙策军中的首席谋士,在江东集团中德高望重。周瑜当然更加了不得,他出自高门望族庐江周氏,他的父亲是洛阳令周异,他的叔祖周景和叔父周忠均官至太尉,在江东士族之中极有影响力。   在江东集团之中,张昭是文臣的领袖,周瑜则是武将的魁首。孙权拜张昭为师,认周瑜为兄,抱紧这两条大腿,江东的天就翻不了。再加上他选贤任能,遇才学之士来投,即倒履出门迎接,很快吸引了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等江东俊才加入。   局势就这么渐渐地稳定下来了,但他彻底守稳江东基业,还需要经过两场战争。第一场战争是攻打江夏,消灭黄祖。   黄祖本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刘表担任荆州牧时,他出任江夏太守。他和孙权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孙坚就是被他的部下射死。为报杀父之仇,孙权足足花了五年时间三征江夏。   公元203年,孙权讨伐黄祖,一举击败黄祖的水军,但因为治下山越贼寇叛乱,被迫撤军。四年后,孙权再次西征,同样无功而归。公元208年春,孙权再次征伐黄祖,攻克江夏后,屠城。黄祖被砍头,孙权终于出了心中一口恶气。   此时天下局势风云突变。曹操大军压境,刘备被迫南渡长江。荆州牧刘表逝世,他的小儿子刘琮率荆州部众投降曹操。   八十万曹军屯兵江北,江东士族为之胆寒,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曹操以自保。其中包括肱股之臣张昭。   孙策去世后,江东形势严峻。张昭是迎立孙权继位的第一功臣,周瑜都得靠后站。   他做了三件决定性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立即向朝廷上表,又向各属县发文,令将校官吏各守其职。这件事至关重要,其时东汉未亡,汉献帝仍在,皇帝的诏令具有无可辩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诏令一下,不服从者就得重新掂量掂量了,因为再聚众闹事可视同谋反。   第二件事,是鼓励孙权不要悲伤,振作起来继承大业。他对孙权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建立伟大功业,不能和普通人一样放纵个人情感。孙权幡然醒悟。   第三件事,是他亲自执马衔镫,陪着孙权率卫兵出门巡视,这才逼使江东群臣服从孙权。   张昭因此拥有极高的地位。但此后却昏招频出,因为他是坚定的求和派。   比如黄祖的部下、名将甘宁来投孙权,并献上攻略江夏、讨伐黄祖的大计。张昭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江东内部尚未安定,如果冒然西征必然导致国内大乱。两人在席间争论不休,孙权不得不出来打圆场,但他显然是主战的,杀父之仇,岂可不报?   这一次曹操来袭,张昭再次主张投降求和,当然也有他的道理。曹操挟持天子以令诸侯,此番以朝廷的名义来征,如果对抗那就是大逆不道。而且双方实力太过悬殊,对抗曹操无疑以卵击石,所以不如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未必是因为怕死而出卖江东,他一生忠于孙吴政权,而且并非委曲求全之人。他的骨头不是一般的硬,江东集团之中敢当庭硬刚孙权的人,同样当推张昭为第一。   比如公元232年,曹魏政权治下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密谋造反,请孙吴派军里应外合。张昭认为此事不妥,坚决反对,逼得孙权拔出腰间佩刀威胁要杀了他。刀架在脖子上了,张昭还是拒不让步。这下轮到孙权蒙圈了,他总不能真的杀了张昭吧?于是只好自己找台阶下,丢下佩刀,抱着张昭相对而泣。   然后一如从前射虎故事,孙权知错而不改,仍然遣使前往辽东。张昭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消极旷工不再上朝,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孙权见状也怒了,孙权很生气,后果更严重。但他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派人砌墙封住张昭的家门:你不是不上朝吗?那就不必再出门了。   张昭比他还刚,马上在门里面也砌上一堵土墙:不出门就不出门。   然而这一次张昭是对的,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孙权派出的使者。孙权深感后悔,连忙派人去请张昭上朝,但就算门外面的土墙拆了,门里面的土墙还在。想进去的人进不去,不想出来的人还是不必出来。   孙权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笨办法,下令火烧张昭家门。结果,张昭不为所动,烧吧,烧死老夫也不出来。孙权见状,只好下令把火扑灭,然后老老实实在张昭家门前罚站。张昭这才出门,君臣握手言和。   张昭就是这么刚。   孙权火烧张昭虽以失败告终,但他具备极为丰富的烧火经验。火烧得越大,获得的经验值越高,奖励也更多更丰富。   比如说火烧赤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