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离死亡不远
朱见深没有拒绝李风的要求:“铜模案是你解决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你处理。 这些六扇门的女捕头,你可以自行决定他们的命运!” 随后李风走向姬瑶花:“你也听到了。 如果你能帮我捉拿安世耿,那么机会就在你手中。 我不仅能宽恕你们的过失,还能让你们加入锦衣卫,得到我的庇护,以避开随后安云山可能的报复!“安世耿是恶魔。 然而,相较于出生于西域星宿海的安云天,他就像小巫遇到了大巫。这安云山甚至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植物人,其狠辣手段可见一斑。 听到李风的承诺,姬瑶花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倾囊相授她所知道的一切。铜模案的脉络在一瞬间变得清晰。 “陛下,铜模案涉及我们六扇门,按理我作为捕神本应避嫌。但,我希望陛下给我机会,让我有机会赎罪立功!“ 捕神柳乘风突然站了出来。朱见深思索片刻后,最终决定将此案交给捕神处理。 同时,看到李风轻易破解铜模案,朱无视的脸色愈发难看。 铜模案如此隐秘,即使护龙山庄的密探也没有察觉到幕后真凶。李风却能通过蛛丝马迹找到线索。 他是否已经发现了紫禁之巅之战的秘密?即使未找到,也离死亡不远了。 而这还是在李风尚未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未掌握锦衣卫情报组织的情况下。如果李风入住北镇抚司,掌控锦衣卫的所有情报,即便之前未曾察觉秘密,借助锦衣卫的情报组织,也能迅速获取。 但这依然不足以让李风成为指挥使。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逼近东厂大觉寺。随着这个太监的到来,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太后失踪了! 成化帝朱见深的脸色沉重,仿佛能拧出水来。在深宫中的太后竟然能无声无息地消失,那他固若金汤的安全感真的可靠吗? 即使是皇宫深处看似毫无防范,也意味着有人想要取他的性命,轻而易举。 然而,朱无视心中突然涌起一丝喜悦。之前,锦衣卫李风正准备完成成为指挥使的任务,如今铜模案已解决。 第二个案子既然李风掌握了部分信息,相信很快就能破解。如果将李风需要破解的下一个案件改造成太后失踪案,这将成为一个新的案件。 以李风的天才,想要解开这个案件,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从南少林、西域少林寺以及普陀山而来的佛门强者将会抵达京城。 这样,李风就必死无疑! “陛下,这个消息竟与失踪案有关,而且关系到陛下,非常重大,必须尽快解决! 拖延时间太久,对皇室的尊严也是一个重大打击!“李风之前破解铜模案的速度让人惊叹,我建议将这个案件交由李风处理。 凭借锦衣卫李风的天资,他必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案件!“朱无视对李风的天资赞不绝口。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隐藏的危险。尽管朱见深看到朱无视的谋划,也知道太后事关重大,必须解决。 他将目光投向李风,李风对此无动于衷。至于太后失踪案, 这让李风想到了《天下第一》中的情节。 “在《天下第一》里,那位太后似乎是被冒充的出云国利秀公主的手下杀了。“说到出云国,就不能不提日本战国。虽然日本只是一个小国, 然而在东瀛战国时期,它却成了六十六个国家,正如这般,有人戏谑地将东瀛的战国时代称为“村战”。此念一出,李风毫不犹豫。 “好!我立刻解决这个问题!“李风的话语掷地有声,瞬间让人哑口无言。 什么叫立刻解决?这个案件明明刚产生不久?你连一丝线索都没有,怎么解决?或许在场的,除了李风的属下的锦衣卫,没人会相信他能如此迅速地破案。 听到这话,朱见深的面色也变得惊讶,他也不太敢相信。 “各位稍等片刻,我一会儿就回来。”李风简洁地说完,带着一队锦衣卫离开了东厂。 “陛下,对这个名叫李风的锦衣卫能这么迅速地破案,我们都很好奇,不如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不知为何,朱无视看到李风如此果断,脸上浮现出不悦的表情。朱见深同样感到好奇。众人紧跟其后。 但很快,众人发现,他们来到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地方——皇华馆!皇华馆,是大明朝接待各国使者的场所。李风也注意到了紧随其后的众人。 但他并没有在意,只是一挥手:“围起来!任何一只麻雀也不能飞走!”在所有锦衣卫心中,李风已经成为了神明般的存在。对于他的命令,没有一个锦衣卫敢有所迟疑。 顿时,众多的锦衣卫四散开来,将皇华馆团团围住,场面堪称水泄不通。 原本守卫皇华馆的士兵正要发怒,却突然脸色大变。他们看到了随着李风等人出现的成化帝朱见深以及西厂护龙山庄的人。这些守卫停止了与李风手下锦衣卫的对抗想法。 李风直接冲向皇华馆,这让铁胆神侯朱无视始料未及。他也明白了,之前他内心那种不好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铁胆神侯似乎意识到了某种可能性,惊呼了一声“不好!”他的面色不禁显得阴沉。尤其是看到锦衣卫闯入皇华馆,竟然径直朝出云国馆驿而去,让朱无视的面色变得更加难看。 李风的目标,竟然是假扮的出云国公主利秀。而这个假利秀公主,对于朱无视来说,就如同叶孤城一般,实际上也是铁胆神侯朱无视策划的一招。 目的是为了刺杀成化帝朱见深。 “不对! 既然李风准备揭开太后失踪案的谜团, 他现在的举动,应该是为了准备揭开这个谜团。 难道这个假冒的利秀公主,还暗中将太后带走了吗?” 思考得越多,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朱无视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念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何必多管闲事,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