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尊将三个户贴开好,张浩、周羽二人就成了根正苗红的地主乡绅。 杨承道谢过,准备离去时,叶川拉住了他。 “杨总旗莫急,这里有些东西,你拿回去看一看。” 杨承道伸手接过一本账目本子,翻开一看,好家伙都是陵城大小势力的账本本。 什么无故杀人事件,奸淫农女事件等等。 杨承道目中露出一丝好奇,“叶县尊,您这是?” “陵城县的百姓过的太苦了。 我在这里当政三年,很多事情都放不开手脚。 身边之人大多又是城中各个势力的代表,就算有心改变这种局面,也无能为力。 直到遇见韩兄弟之后,心里才有了一丝期盼。 特别是,你封禁青楼,强令各家交赎金之后,我更加确定。” 杨承道似笑非笑,“你这是要我去做枪啊!” 叶川背着手,“账本上的事情,多是武者所为,韩兄弟,这本就是锦衣卫分内之责。 况且,这些势力都是财力不菲之辈……” “啥意思,难不成我依法执法还是为了贪财不成?” 叶川笑,“没有的事。” 杨承道又问,“你怎么自己不去做?” “我属于文官系统,敢这么做,很快就会被搞走。 与其如此,还不如拖着。 起码我可以做到不对百姓手里那三瓜两枣感兴趣。 若是换个人来,那可未必。 而你是天子亲军,本就与文管系统有些对立,只要你的顶头上司不发话,文官朝臣是搞不掉你的。” 杨承道沉吟少许。 这个账本对他来说是一统陵城江湖的绝好理由。 至于证据,锦衣卫办事什么时候需要证据? 监察江湖就是最好的证据。 反正他已经得罪了不少的陵城势力。 那县尉之子田勇还在锦衣卫诏狱关着,也不知道口供供的怎么样了。 “有道理,咱们各取所需。” …… 杨承道回到衙门,派一名卫兵将户贴给周羽送去。 而自己则是亲往骆山村。 许久不见杨大伯,还是有些想念的。 策马而出。 …… 骆山村。 村里发生了大事。 空降了一个姓张的地主老财。 好在对大伙儿还比较客气。 一转眼,宋家的佃户们就成了张家的佃户。 自从宋家被强人杀死之后,大伙儿的日子倒是好过了不少。 但以宋头为主的狩猎队在村里横了起来,扬言当初宋家的那几座山头狩猎队包了。 除了杨大伯一家,不允许其他村民上山打猎和砍柴火。 宋头有些武力在身,村民们虽有反抗,但弄他不过,只好咽下这口气。 导致现在砍柴火都要碰跑到很远的西山头去。 这些日子杨家大郎外出未归,无人可制,逐渐有替代宋家的趋势。 张浩一来,见到如此情景,就宣布收回山头,准备狠狠的收了一波民心。 可大伙儿还是观望的态度。 要看这两个势力,最终的胜负。 宋头带着刘老三等人准备学那伙强人,夜里跑到张家去放火。 没想到,张家日夜有专人值守,被抓了个正着。 宋头不过是庄稼把式,对上三流巅峰的张浩如何够看,当场就被生擒,为了示威,吊在了门前的大柳树上。 直至第二天,村民们见到宋头这伙人在树上荡秋千,这才欢呼起来。 张家彻底在骆山村立足。 然而令大伙儿奇怪的是,张家的家主,竟然亲自跑到杨老大那里拜访,嘘寒问暖,送了不少的东西。 以至于大伙儿看杨大伯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这厮,有个老财朋友,下不得地啊。 哒哒哒…… 一骑快马冲入骆山村。 很快,到杨大伯家中。 “大伯,我回来了!” 杨大伯出门一看,顿时有点不敢认。 来人身穿青衫,料子看上去就是顶好的丝绸。 映衬着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阳光下散发出健康的光泽。 他的脸庞消瘦而坚毅,配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可谓英姿飒爽。 可惜杨大伯不太会形容,他的心里就三个字,好后生!! “这样貌,哎……好,不愧是咱老杨家的种!” 杨大伯愣了一下,就走上来,“来来来,快进屋!” 杨承道进屋坐下,笑,“大伯,我这次回来,是想请您和我一块儿搬到县城去住的。 我在那里弄了个四合院子,我和二郎两个人经常不在家,也希望您过去住着,增添点人气。” “啥?你弄啥了,你就在县城弄了房子?” 杨大伯端了碗水放在桌子上,惊着了,随即面色肃然,“俺们一家往上数六代,都在这个村子里过活,你不会走上邪路,搞了歪银子吧?” 杨承道好笑,“没有的事,大伯,我这钱清清白白,绝对没有干坏事!” 杨大伯这才笑了起来,脸庞上如同有一朵菊花绽放,“那可行,我老杨家的男儿有出息!” 他随即想了想,“不过,就算是有钱了也不能忘了根,我还是在这个村子里住,祖上传下来的田地不能没人侍弄,丢了怪可惜的。” 杨承道喝了点水,“大伯,我花点钱请人侍弄不就行了? 去县城住着,对小花、石头的发展也更好。 我的生意摊子比较大,可需要自家人帮忙。” 杨大伯没听见后边的,就听见要花钱请人弄地,他就很心疼,“那哪成咧,白花费银子你这是,那这样,我留在这里,你带着石头、小花去县城。 让他们见识见识外边的世界也好。 省得他们跟我一个样,只会种地,一辈子没出息。” 杨承道拗不过大伯。 他体会不到老一辈人对于土地深厚的感情。 就像前世,那些接着父母去城里过活的大孝子。 住着火柴盒房子,父母反倒是一个个极度无聊,像是得了老年痴呆,眼睛里的光都没了。 可一但回到乡下,立即生龙活虎,喂鸡养猪,锄地种菜,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好吧,小花石头他们呢?” 杨大伯道:“去上学嘞,日头落西就会回来。” 中午吃饭,杨承道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大伯娘。 大伯娘很是高兴,道:“你大伯就是个执拗的脾气,一辈子是个种地的料,要我说咱们一家去县城住着也好,起码可以见一见世面。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去过县城呢。” 杨承道看的出来,大伯娘对外面还是有很大的向往的。 可随即就被大伯掐断了这个想法,“去那里弄啥? 见甚世面,还不都是人,一天要吃两顿饭。 真是瘦驴拉硬屎!” 大伯娘很生气,“倔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