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夜尽天明
第158章 夜尽天明(求订阅!) 黑夜悄然吞噬了光明,大地笼罩在未央的夜色之中。灯火在夜色中亮起,虽然昏暗,却摇曳不灭。 崔府书房内。 崔浩将一杯茶递给了对面的苏定方道:“苏兄,在府中可有什么不习惯的?” “爵爷府上应有尽有,饭菜更是人间美味,某一介粗人,没什么不习惯的。”苏定方想到在饭堂里吃到的猪蹄,羊肉等各种肉菜,特别是那种炒菜,从来没有吃过,到现在还意犹未尽。 “那就好,白天见苏兄和大家一同训练,便没有打扰,现下想和苏兄说说出使岭南一事,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苏定方面色变得严肃道:“爵爷请讲。” 崔浩喝了一口茶,缓缓讲道:“苏兄应该知道,此次出使岭南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冯盎是否真的谋反,但从冯盎的行为举动来看,我推断其谋反的概率几乎为零,背后很有可能是世家的阴谋,意图使陛下远征,逼冯盎造反,同时引发梁师都,苑君璋多方作战的局面,动摇大唐根基。” “爵爷是担心此次岭南之行,危机不在冯盎,而在世家?”苏定方瞬间便意识到事情的关键之处。 崔浩脸上露出欣赏之色,点头道:“不错,况且我刚明确拒绝了博陵崔氏的招揽,相当于已经和他们撕破脸皮,世家绝不会容忍有人拒绝他们,更不会容忍我一而再地破坏他们的计划,所以他们一定会在我出使岭南上做文章。” 苏定方心中有些感慨,他今天和士兵们吃饭的时候听说了,博陵崔氏家主的长子崔舒亲自登门邀请崔浩认祖归宗,却被崔浩拒绝了。 这可是五姓七宗啊! 是世家大族里的佼佼者博陵崔氏! 换做是他,扪心自问,如果是世家招揽自己,自己不知道会不会拒绝,但是却绝对不会像崔浩这般,拒绝的如此干脆。 很快在心中毁去了这个念头,让思绪回到了岭南之行。神色变得凝重: “爵爷,你是担心世家对你进行刺杀?” 崔浩的脸上便现出了笑容:“若只是拒绝博陵崔氏这件事,我想他们虽然会针对我,但却也不会行使这般极端手段。 世家嘛! 也有属于他们自认为的底线,恪守着他们认定的规矩。 毕竟你暗杀我,我也可以暗杀你,那岂不是乱了? 但是,现在不是多了一个我要出使岭南嘛!” 苏定方眉毛一挑:“爵爷,你是说他们依旧没有放弃逼迫冯盎造反这件事?” 崔浩轻笑了一声:“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们都是不会放弃的。定方,如果你是世家的话事人,你会怎么做?” 苏定方想都没有想:“当然是在你进入到岭南之后,将你杀掉。如此冯盎的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崔浩便向着苏定方端起了茶杯,满脸笑意。苏定方也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放下茶杯道: “爵爷放心,某定会护您周全。” 崔浩笑道:“苏兄的才能我当然信得过,不过这只是我们岭南之行要应对的事情其一。” 苏定方神色一怔:“爵爷,您不是说冯盎不会反吗?” “是啊!”崔浩目光幽幽:“但是岭南太远了,有时候难免便有些想法。所以,我们这次前往岭南,还是需要一些手段。” 苏定方眸光一闪:“爵爷训练那些兵……” “对待鞭长莫及之地,仅仅是施恩是不够的,还要示威!所以,我们到了岭南之后,还要找机会让冯盎看到我们这些人的实力,从这五十个人的身上,让他看到大唐军队的实力。 要让他怕啊!” 苏定方此时心中早就没有了对崔浩的轻视,当他看到崔浩对那五十个兵的训练手段,就不再认为崔浩是一个军事的门外汉,立刻点头道:“某明白。” 崔浩又摆摆手道:“不过你也无需太过担忧,此行虽然有些危险,但只要我们成功化解冯盎之事,避免引发战端,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定为苏兄请功。” “多谢爵爷美意。”苏定方拱手谢道,心中不禁再次陷入纠结。 崔浩从旁边取下一个小册子,递给了苏定方道:“这是我编撰的一套练兵的方法,苏兄看看。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我们两个商议一下。” 苏定方双手接过,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前面都是一些他今天了解的训练手段,就是他经历的每一项训练。到了后面,看得他眼睛一亮。 这后面的便是小组的组合行动,三个人为一个小组,突袭,掩护,站位,走位等等训练手段。 “这个?” 崔浩看了一眼道:“岭南多山地密林,这是较为适合那种地势的战斗方式,我也不太懂带兵这一块,苏兄觉得哪里不妥,我们商议。” 苏定方古怪地看着崔浩,心中有个小人在呐喊。 “你还说你不懂带兵?那你告诉我,什么人会带兵?” 作为军事大家的苏定方,一眼就看出来这种作战方式极为适合岭南那种地势。这个小册子简直就是兵家至宝。 但就是这种兵家至宝,崔浩却传给了自己。 这还有什么说的? 尽自己的全力就是了! 最后苏定方怀着感激又亢奋的心情离开了。 从第二天起,苏定方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开始训练这五十个兵。每天一早就带着五十个兵开始出城,围着长安城跑。 真身先士卒! 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当天边刚刚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沉睡的长安城就鲜活了起来。 家家户户已经有了炊烟,街道上已经出现了小贩,李世民已经开始早朝,苏定方带着五十个兵,排列着队形,迎着晨雾跑向了城门。 “踏踏踏……” 城门口冲进来几匹战马,五个人,其中的一个在马背上横放着一个曲辕犁。却正是从扬州八百里加急赶回来的百骑司,那百骑司看了一眼正从他们身旁跑过去的五十个兵,然后目光一缩,落在了苏定方的身上,随后眼中若有所思,一催胯下马: “驾!” 五人五骑,冲破晨雾,向皇宫而去。 李世民最近心情很好。 蜂窝煤解决了百姓苦寒之灾,借钱给大唐穷苦人家盘炉子,让他赢得了民心。朝堂上世家官员偃旗息鼓,让一切都顺利了起来,给李世民一种乾坤在握的感觉。 心中爽得一比! 此时大殿内的诸般事宜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商议进行,便见李君羡入殿: “陛下,去南方试验曲辕犁的百骑司回来了,正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心中便是一喜,眼中现出期望:“宣!” 很快,一个风尘仆仆的人便走了进来,施礼之后,双手捧着一个竹筒道: “陛下,这是扬州海陵县姚大人的奏章!” 便有太监过来,取走了竹筒。 李世民打开竹筒,从里面取出奏章,细细地看了起来,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看到最后不禁开怀大笑道: “哈哈哈……好!好!大唐之幸,百姓之福啊!” 群臣都知道是崔浩改良了曲辕犁,李世民派人去南方试验去了。如今看陛下的神色,莫非还真的成功了? 李世民看向了正眼巴巴看着他的李大亮:“李大亮!” “臣在!”李大亮急忙走出朝班。 “崔中则改良的新犁,效果极好,是直辕犁效率的三倍以上,你看看这奏章!” 太监将奏章拿去给了李大亮,李大亮匆匆看了一遍,乐得眉毛都飞了起来: “陛下,大唐黎民再无饥饿之忧,大唐之幸啊!” “哈哈哈……”李世民畅快地大笑道:“在明年耕种之前,务必要使大唐黎民用上这种新犁……对了,中则现在在做什么?” 秦琼有些牙痛的模样道:“在练兵!” “噗……”李世民笑了:“李君羡!去宣崔中则!” “诺!” 李世民平复了一下情绪,眼中闪烁着精光。 颉利啊颉利,只要给我两年休养生息,朕必定横扫草原,你给朕的羞辱,朕必将百倍还你。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继续议事!” 崔浩在家里琢磨着吃的,厨房内已经建了一个土烤箱,这快要过年了,如今他可不是孤独一个人,有着很多的朋友。不用说,过些时日,那些国公府就会给自己送一些年礼,自己自然也要给人家送。他正在琢磨着都做些什么糕点,便听到匆匆的脚步声,然后吴明的声音便在门外响了起来: “阿郎,陛下派人来了。” “陛下找我?”崔浩站了起来,推开书房门,走了出去,心中灵光一现:“应该是去扬州试验曲辕犁的人回来了吧?” 当即心情也急迫了起来:“人在何处?” “在客厅!” 崔浩匆匆走进了客厅,见到白面无须的太监:“见过公公。” “崔爵爷,快跟咱家走,陛下等着呢!” 崔浩点点头,一边和公公往外走,一边问道:“可是去南方试验曲辕犁的人回来了?” “恭喜崔大人,据说陛下龙颜大悦呀!” 崔浩一下子就放心了,向着吴明挥挥手,吴明立刻明白,走上来塞给公公一锭银子。那公公脸上的笑容更盛。 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皇宫,那位太监低声对崔浩道:“崔爵爷稍后。” “有劳公公!” 此时从大殿内传来了一个声音:“陛下,臣等议定的年号为贞观,还请陛下定夺。” 崔浩心中一动,明年是李世民登基的元年,现在应该是在确定年号。看来历史走向没有变,依旧定为贞观。随后便听到李世民洪亮的声音: “准!” 随后便是那位公公的声音,然后便是李世民的声音:“宣!” 崔浩没动,直到那个公公出来告知,才举步迈进了殿内,躬身施礼: “臣,崔中则拜见陛下!” “中则,去扬州的人回来了,你的新犁成功了,效果是直辕犁的三倍不止。此功劳暂且记下,待你从岭南回来,朕一并赏你。” “谢陛下!” “中则,这新犁是你改良的,你给取个名字吧!” 崔浩飞快地看了一眼李世民,便见到李世民眼中满满的期待。这不禁让崔浩心中一愣。 取个名字你期待什么? 刚想要开口说出曲辕犁三个字,心中却猛然一动。 这李二是想要贪名吧? 再想到之前自己的奏章,让李世民借钱给贫苦人家盘炉子,赢得了民心,让他在龙椅上的屁股坐得稳了一些,那李二都没有提一下自己,完完全全地贪了自己的主意,这是贪上好了吧? 再一想,如今这李二也是可怜,危机四伏,需要这些名声。 算了! 就算可怜他吧。 当即脸色一肃:“陛下,方才臣在门外听到,可是确定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眼睛更亮:“不错!” 崔浩腰杆一挺,朗声道:“那就叫贞观犁。” “好!”李世民迫不及待地一拍书案! 崔浩心中撇嘴。 忒不要脸! 都不推辞一下吗? 李世民此时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喜悦的笑。 他在玄武门事变成功,短暂的亢奋之后,便是无尽的压力,他知道父皇一直霸占着太极殿是在向着皇宫外面释放自己的心思,而当初从李渊起兵就一直支持跟随的世家也瞬间就领会了李渊的心思,所以李世民的压力很大,非常大。 失眠,压抑,每时每刻都在伴随着他。常常午夜惊醒,若不是他内心强大,颉利就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挺过来了,但是所处的环境更加恶劣了。 在夜里,他都仿佛能够听到无数心怀叵测之人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仿佛看到黑暗中无数窥视他的目光。 颉利的抢掠和雪灾的到来,他仿佛看到了民不聊生,如同隋末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的烽烟四起,他仿佛看到了世家联合逼宫,他仿佛看到了父皇再次坐在了龙椅上,而他跪在了地上。 但是,崔浩的蜂窝煤就像及时雨一样,让他度过了雪灾的危机,一道借贷给百姓盘炉子的奏章,让他赢得了民心。如今这新犁以自己年号为名,会让过上温饱生活的百姓更加认同他。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贞观犁,可以大面积耕种,让大唐快速地恢复,积攒更多的粮草。有了粮草,就可以打仗。 打颉利! 只要大唐稳定,只要自己不断地打胜仗,父皇……呵呵…… 他看着下方站着的崔浩,越看心中越是喜爱! 与李世民亢奋的心情不同,孙烨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糟糕。他常常夜半从睡梦中惊醒,梦到去扬州试验新犁的人回来了。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然后一个书吏走了进来,踮着脚快步走到了孙烨的身旁,附耳说了几句,孙烨便失态惊呼: “什么?” ps:喜欢这本书的书友们记得每天来看哦,求订阅,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