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唐:从成为魏征老师开始

第546章 大唐的气度(求订阅!)

   “真的吗?”李承乾高兴道,在他心中,崔浩一直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崔浩对他的肯定让他增添了很多信心。    “当然,殿下这次监国,朝中事务不是都处理得很妥当吗?连房大人和杜大人也都对殿下赞赏有加。”崔浩鼓励道。    一曲毕。    众人纷纷鼓掌。    对面的高丽使臣见崔浩回来,便再次起身举杯向李世民道:    “大唐皇帝陛下,外臣再敬您一杯,方才所请还望陛下允准。”    李世民看了一眼崔浩,笑呵呵道:“好,中则啊,高丽使臣想请朕当个和事佬,让你们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崔浩闻言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倒是不知高丽使臣所为何事,何时得罪了臣。”    “崔侯爷此话便是不肯原谅在下了。”高成面色惭愧道:“月前回长安的路上,在下喝多了些酒,言语间冲撞了侯爷和长乐公主,后来酒醒自责不已,又没脸再见侯爷。今日大唐皇帝陛下设宴,在下觉得还是要当面郑重地向侯爷赔罪,不然在下就这么离开长安,心中也是不安啊。”    “呵呵!”崔浩神色不为所动:“当日不是已经向本侯和公主道过歉了?使者这是又演哪出?”    高成面色一抽,崔浩说话也是够直白的,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给,毕竟李世民还在这呢。尴尬地扯出一丝笑容道:“侯爷误会了,在下当日神思不清,多有冒犯,仍心有歉意。今日有大唐皇帝陛下见证,在下再次向侯爷赔罪,希望能与侯爷重修旧好。”    “重修旧好?”崔浩笑了笑:“那倒是不必了,使者的心意我领了,但本侯与使者从来就没有什么交情可言,无需费力讨好。”    高成在崔浩这碰了钉子,不由望向了李世民:“这……陛下……”    李世民眼含笑意,挥了挥手:“好了,使者莫要担心,中则向来就是嘴上不饶人,实际上不是记仇的性子,这事朕做主,就此揭过了。”    不是记仇的性子?    高成有些无奈,据他所知,崔浩明明是最睚眦必报的人好吧?李世民明显是偏袒崔浩,根本就没想着让他们两人和解,而是故意让他出丑。    刚还想在力争一下,就听崔浩高声道:    “陛下英明!”    高成到嘴边的话不得不噎了回去,只好施礼道:“谢大唐皇帝陛下。”    各藩国使臣见此情形,对崔浩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通过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大唐皇帝李世民对崔浩的宠信有多深。    这个人即便不能交好,也绝对不能得罪。    人群中的倭国使臣藤原新更是目光炙热地看向崔浩,大唐皇帝的宠臣,自身又是才华横溢,能征善战,这样的人如果能为倭国所用,不仅能带倭国崛起,还会给大唐致命一击。    只要崔浩到了倭国,那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咳!”李世民轻咳了一声道:“朕还有一事要告诉各位。泰山封禅前,朕在洛阳时曾遇刺,行凶的主犯阿史那结社率被生擒,这段时间以来,朕一直在命人调查此事。”    提及洛阳刺杀案一事,殿内顿时寂静一片,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李世民此时说起,究竟是何用意,难道是审出了背后串通泄密之人?    毕竟当时去洛阳龙门山是临时起意,若没人告知,阿史那结社率怎么可能那么巧地埋伏在那里?    崔浩也不由挑眉,李承乾不是说没审出什么结果来吗?难道是想诈一下?    只听李世民又道:“阿史那结社率的确是得到了朕要去龙门山赏景的消息,又因天气炎热,料想朕会走阴凉的小路,便提前在小路上埋伏了人手,至于是何人泄密……”    李世民的目光在各藩国使臣身上巡视,众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但面上都保持着镇定,这时候慌张露怯,无疑会引起怀疑。    “阿史那结社率已经给了朕答案。”李世民收回目光,笑道:“但朕并不愿意相信阿史那结社率的话,他自知必死无疑,便肆意攀咬,朕不欲因为他一面之词而冤枉了好人,伤了和气。所以,这件事便到此为止。”    李世民的一番话震惊了众人。    对于可能刺杀自己的人竟然就这么轻轻放过了,这是何等胸襟和自信?    其实,这一路上,各藩国使臣也都在提心吊胆,生怕阿史那结社率的刺杀牵扯上他们,这不正给了李世民针对讨伐的理由?    没想到李世民竟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    “陛下宽宏!”众臣齐声道。    “大唐皇帝陛下英明!”各藩国使臣也纷纷道。    李世民再次举杯:“敬诸位!”    实际上,他心里也曾想过利用这次刺杀,作为他出讨的理由,但他后来还是放弃了,他想要的是名正言顺的征讨,而不是欲加之罪。    之前征讨突厥,也是因为突厥屡次犯边,这才发兵攻打。    如果如今只是因为阿史那结社率所谓的供词,就发兵攻打,恐怕也难以服众。    况且崔浩的那番分析,也促使他作了这样的决定,崔浩既然说时机不会让他等太久,他也愿意等上一等。同时如此也能彰显出大唐的气度,更令四海咸服。    崔浩难得意外地看向了李世民,在他想来,面对有人行刺这种大事,恐怕没有几个皇帝能有这样的胸襟,轻易了结的。    这种态度更加证明了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    他虽然有着雄霸天下的理想与目标,却不会因为一己之欲而滥起争端。    从某个角度来说,或许这是一种虚伪。    但作为一国之君,说一不二,大权在握之人,这种虚伪也是难能可贵。    如果他是藩国使臣,恐怕也会被李世民的气度所折服。    接下来的宴席又恢复了正常。    歌舞奏乐。    一切恍若从未发生。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    转眼便来到贞观七年。    这一年,长安最盛大的事莫过于安国侯崔浩和长乐公主的大婚。    这一天,长安举国同庆。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求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