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无能的晋王
老黄都不想回京城了! 但是,想要自由行动,却做不到。 晋王府,前厅,晋王与两位藩王世子,正在议事。 代王世子说道:“晋王,黄大人来了半月有余,你要怎样便怎样,总不能就这么干耗着。” 沈王世子也说道:“确是如此,晋王如果对朝廷开出的条件不满意,可以再提,时间久了,对我们更加不利!” 代王世子又说道:“据我的探马禀报,去冬今春,在张家口出现了一家名叫大德云的商行,底气很足,也有不少好东西,很多是中原没有的。 如果北上的商队,交割完货物后,在把这些东西运回来,卖到中原甚至南方,必然获利颇丰! 老夫说这个的原因,不只是说商货,而是说,这个大德云,背景很不简单,他们已经把持了张家口的贸易,晋商运往建奴的盐铁茶,包括火药,都过不去了! 据说,他们还有南下的打算和准备。 他们的势力如果延伸到大同,老夫该怎么办?” 晋王急道:“哎呦!我的爷爷唉!您怎么才说啊!这么大的事! 这么说来,这个大德云有兵?他们的好东西是哪里来的?不可能是鞑靼,更不可能是建奴!” 代王世子:“现在辽东紧张,宣大的边军大多调往辽、沈,只余下不到五千人。 就是这五千人,听说大多也被大德云吃掉了,尤其是几个万户,甚至还有游击,都投靠了他们。 更有甚者,原来与晋商一同走私的军官,八大商安插了多年的军中眼线,以及在各军堡、哨卡负责商货稽查的子弟,也都被连根拔除了!” “近来,大同右翼的聚落城,因为乱兵抢粮,朝廷镇压,逃散了一万多兵痞。 这些兵痞,领头的叫涂两山,已经纠集了三万多匪众,盘踞在恒山周围,对附近的州县疯狂抢掠! 你我虽是藩王,但没有朝廷的兵力,还是对抗不了这么大的匪寇。 但皇帝为什么一直没有表态,任由匪寇做大成势? 这不是明摆着,要我们让步吗?” 晋王:“朝廷不管匪寇,就是要威胁我们?这么做,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代王世子:“皇帝的心思,其实很简单。等乱匪把我们抢掠一空,朝廷就会出手,灭了匪寇。 我们的财产,就经过匪寇之手,转到了朝廷!” 晋王一时呆愣,喃喃道:“这小皇帝,居然这么阴险!” 沈王世子苦笑道:“现在的皇帝,跟他的爷爷可不一样,更别说他爹了。 皇帝还有另外的想法。 以皇帝的手段来看,凡是参与边境走私的朝官,都要处理。 到时候,他们把咱三个交代出来,我们可就什么都没了!” 晋王说道:“好,给本王几天时间,本王好好想想!咱的石炭那么多,怎么就变不成银子呢?” 正在这时候,看守黄嘉善的千户来报:“黄大人高烧不退,府中的医官看了,说黄大人怕是挺不过这一关!” 晋王还没说话,年龄最大的沈王世子就说道:“晋王,快下决定!如果皇帝的钦差死在你的封地,可就说不清楚了!” 晋王慌忙说道:“走,咱去看看!” 老黄确实是高烧了。 现在已经十一月,虽然屋子里点了探炉,但架不住老黄聊发少年狂,亢奋之下,居然没盖被子,冰火两重天,内外夹击之下,就病倒了! 见到黄嘉善半死不活的样子,晋王狠狠道:“这个皇帝,简直太阴险!派了个七十多的老头来,就是要栽赃陷害老子!” 老黄病倒,晋王发毛,代王世子和沈王世子看到晋王举足无措,甚是鄙夷:就这样的怂货,还学别人造反? 快歇了吧! 代王世子说道:“晋王,你快拿主意吗,但老夫等不及了,大同那边已经出现了小股的匪寇,看来是要准备攻击大同了。 这么大的事,老夫要回去看看。 你这里定了主意,马上通知老夫,咱三晋藩王,始终是共进退的!” 沈王世子也说道:“老夫也是这个打算,潞州出现雪灾,不得不回去照应!” 晋王一时心乱如麻,胡乱挥挥手,独自盯着老黄,沉默不语。 众人退下,晋王把两个小丫头叫到偏房,问道:“这老东西,怎么病的如此厉害?” 其中的一个忸怩半天,才说道:“老大人老而不尊,得意忘形,不盖被子,这才…” 晋王骂道:“狗东西,坏我大事!” 想了半天,晋王还是怕黄嘉善死在太原,不好向皇帝交待,终于决定,送老黄回京城。 下人们乱哄哄地准备,主要是准备保暖措施以及随行的郎中、常用的药物以及煎药的器具,这就过了两天。 等第三天准备出发的时候,一大早醒来,却发现整个太原城被大雪覆盖,积雪三尺有余,寸步难行! 而且,城内外房屋倒塌无数,晋王也顾不上老黄死活,忙着指挥人手赶紧先救人去了。 先前返回京城的十名锦衣卫,报告了黄嘉善的消息,朱由校却冷笑道:“还没听说藩王造反成功的!” 当然,不算他朱由校的祖宗朱棣。 山西的事情,看来短时间是不能善后了,不过,朱由校却是要等到明年的辽阳和沈阳之战结束,腾出手来,就可以灭掉匪寇,然后强制收回山西三大藩王的土地。 至于山西的地主和士绅,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不能硬来,那样确实会导致全国大乱,如果建奴趁机南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只要把藩王们清理了,腾出来的土地,就会缓解百姓吃不上饭的压力,只要没有大量流民出现,他朱由校就还有机会! 除了山西,朱由校还担心韩爌的西北之行,情况到底如何了呢? 西北三王,分别是平凉府韩王、兰州府肃王、银川府庆王,他们的位置,成三角形,最西边是肃王,最北边是庆王,而距离西安最近的,就是平凉的韩王。 韩爌要一一面谈,路途太过遥远,很不现实,所以韩爌就命人快马去兰州和银川传命,让肃王和庆王都到平凉韩王这里,一起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