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三路奇兵灭蜀汉
当吕布朝张绣说出了那句熟悉的台词时,张绣被吓了一跳。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对着谁说这句台词,就相当于是给谁下了降头。 丁原、董卓、王允,没一个得到善终的。 有那么一瞬间,张绣甚至都已经做好手持虎头湛金枪跟吕布大战一场的准备了。 好在吕布虽然不要脸,但也还是有底线的。 得知张绣娶了自己的女儿,他终究只是决定自此以后为张绣效力,并没有说那后半句“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否则张绣和吕布那就真是各论各的,成为一对共轭父子了。 就如同张绣穿越之前那个世界的美国和英国。 “吕将军快快请起!” 既然吕布不打算拜自己为义父,自己当然是要接受他的投降。 至于担心他会不会造反? 不是张绣瞧不起他,如果他真的这样做,那就是四个字——自寻死路。 还是那句话。 大人,时代变了。 你吕布纵然天下无敌,可这毕竟是个低武世界。 个人的武力再强,也难挡这大势。 吕布纵然是人间鬼神,也别想翻腾起什么浪花来。 如果他规规矩矩在张绣麾下办事,看在吕玲绮的面子上,他将来功名利禄肯定少不了。 可一旦他有二心…… 不好意思,现如今的张绣、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可都是巅峰状态。 特别是张绣和赵云二人。 后者已经领悟了完整的百鸟朝凤枪,并且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出七探蛇盘枪法,战斗力也跟吕布一样爆表了。 至于张绣…… 不好意思,俺是开着挂过来的。 一身增幅+10的装备,可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 张绣在和吕布短暂交流以后便达成了协议。 从今以后他们各论各,吕布管张绣叫主公,张绣管吕布叫岳父。 就如同张绣跟桥蕤那般。 接下来张绣便提出想跟吕布切磋一番。 这也是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了。 吕布自是欣然应战。 随即双方便在这小树林外大战了三百回合。 这一战的结果除了张绣和吕布本人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但是此战以后,张绣就病了。 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 对外的说法是偶感风寒,闭门不出。 据说天子刘协在得知此事以后极为震惊,不顾自己的身体还没有痊愈,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去探望了十数次。 说来也怪,张绣这一病,刘协的病反倒是越发好了。 随着他探望张绣的次数增加,刘协更是越来越精神,等到最后更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 就连上朝的时候都是红光满面、意气风发。 这种事情乍一想倒也没什么。 可是随着张绣长时间不在众人面前露面,甚至于某些需要他出席的特定场合都让赵云带着张睿代为处理的时候,一种不和谐的声音终于是渐渐传了出来。 吕布打伤了张绣! 重伤! 张绣生命垂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蜀汉方面百般掩饰,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被曹操知道了。 起初他也担心这是张绣的阴谋。 毕竟这件事情太过突兀,怎么想怎么觉得都是针对自己的阴谋。 但是随着这件事情更多的细节不断传来,事实的全貌也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曹操面前: 辽东之战,身旁没有陈宫的吕布甚至还不如当年。 空有一身勇武的他被曹丕干脆利落打败。 原本他是还想要卷土重来的。 但是在跟曹丕作战的时候,他却听说了张绣跟曹操二分天下的事情。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他听说了自己女儿嫁给张绣的事情。 吕玲绮在成为张绣女人的同时,还成为了其麾下一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 对于吕布而言,这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吕布将自己败给曹丕的原因归咎为辽东军不行——欺负高句丽没问题,一遇到曹魏就成了弱脚虾。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乱脱离辽东军,带着家眷偷偷南下去投奔张绣。 吕布逃跑的本事向来都跟他打架的本事一样好,所以还真被他给跑到了张绣的地盘,还跟张绣碰上了头。 按说这一对翁婿相见,原本应该是一片和谐。 但不知为何,两人在见面之后却是大打出手。 也许是因为吕布觉得自己是张绣的老丈人,应该得到优待。 也许是张绣觉得吕布是三姓家奴,仅仅收留他就已经足够。 也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总之,一场大战过后,张绣身负重伤。 有一说一,能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跟吕布打成这个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张绣的厉害。 可即便如此,败了就是败了。 此战过后,吕布再度不知所踪。 ——这也是正常的,老丈人打伤了女婿,自然是没脸见女儿了。 就算是他有脸,张绣麾下的一众武将也不会放过他。 张绣这一受伤,蜀汉政权原本被掩盖的矛盾顿时一下子暴露了出来。 众所周知,张绣的威望是很高的。 只因如今蜀汉这地盘完全是凭借他一己之力从当初小小的宛城开始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蜀汉政权的核心人才也都是他一手招募的。 张绣的威望高到什么地步? 只要一声令下,便有数十万将士会为之舍生忘死去战斗。 再说句不好听的,只要张绣想露出一些想当皇帝的意思,甚至都不会存在阻力——这一点也是曹操最为羡慕的。 在张绣身体健康的时候,这自然是一件好事情。 可一旦张绣像现在这样,反噬同样也是相当可怕的。 也许再过几年,等到张睿再长大几岁,情况还会好一些。 可惜没有如果。 张绣这一不出面,整个蜀汉顿时人心惶惶。 连带着把东吴也影响到了。 纵然伪帝刘协频频露面,可依旧是于事无补。 没辙,人家只认张绣。 曹操、曹丕、程昱、司马懿,所有曹魏阵营的核心人物针对这一系列情况研究了许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干!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哪怕张绣并没有身负重伤,但他长期不露面终归是事实。 如今各项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再等下去只怕夜长梦多,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干了! 一旦让张绣捱过这次,恐怕他也要像曹操一样行那篡汉自立的事情了。 在曹操已经打了样的前提下,张绣再做这件事情阻力可就要小多了。 一想到这件事情,曹操就恨得牙痒痒。 哪怕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皇帝了,他还是不甘心。 苍天明鉴,当初他是真的没想当王莽啊! 可事到如今,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呢? 现在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再三分析了当前局势以后,曹操动了。 身为皇帝的他不顾众臣劝阻,决定御驾亲征。 他心里亮得跟明镜似的。 这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再龟缩在邺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真的是想看看,这张绣到底是不是他命中注定的克星。 当初张绣北伐的时候搞了三路大兵,这一次曹操同样也是搞了三路大兵。 不过当初的张绣是有佯攻、有主攻,有疑兵、有主力。 这一次的曹操却是没有佯攻,全部都是主攻。 并且,皆是奇兵。 第一路,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城。 当初张绣北伐,不少人都认为他会走这条道,不曾想他却绕了远路,直接走了祁山道。 有关子午道的详情在张绣初次北伐时已经有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这一次曹操之所以要选择这条道理,也是存了报复的心理。 他便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带兵的将领是黄须儿曹彰,突出一个勇字。 提出这个计谋的人是程昱,称之为——子午谷奇谋。 其二,出阴平小道,绕开剑阁,直击成都。 和子午道类似,阴平同样是一条从陇上到四川腹地的奇路。 实事求是地说,阴平甚至都不能算是一条路。 它的地利条件比起子午谷还要糟糕。 就连制定了计策的司马懿也认为,这只是一条从理论上可以到达成都的“径”,还是一条邪径。 即便如此,司马懿还是强烈向曹操建议走这条邪径。 只因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要知道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更何况如今攻守之势改变,他们想要翻盘,只能出奇兵、用奇谋、走奇路。 原本入蜀可走金牛道,也可走米仓道。 金牛道较为便捷,可以过剑门关直达成都,算是一条入蜀的必争之路。 从米仓道南下巴中可趋阆中,威胁川中与东南之间的交通线。 但这两条路均以剑阁为门户。 剑阁北二十五里有剑门山,又叫大剑山,其东三十里有小剑山。 两山相连,山势绝险,飞阁通衢,谓之剑阁。 大小剑山延绵两百多里,延亘如城,下有隘路,谓之剑关。 因其关夹在两山之中,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名剑门。 剑门关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北有利州,南有涪城。 无论从剑门金牛道,还是从垄上阴平,要想从北入川,必走涪城。 蜀中将领不是白痴,自然知道这里的重要性。 剑阁守备森严,防守这里的人有老将黄忠、严颜,还有夏侯霸、郭淮。 典型的老带新阵容。 正常伐蜀,根本不可能打通这条路。 阴平虽然是斜径,可一旦真的偷渡成功,来到到成都平原上,交通条件反倒是便利起来。 曹操在跟一众谋士研究过以后,最终也同意了司马懿的主张。 这一条计策被称为——偷渡阴平。 带兵的主将是曹真。 这是近年来曹魏阵营的后起之秀,跟曹昂、曹丕、曹彰等人同辈,是曹操族子。 在其父战死以后,曹操便将其收为养子。 夏侯渊失踪,夏侯惇、曹洪先后阵亡以后,曹魏阵营里能打的人已经不多了,这在客观上也给了其他人出头的机会。 曹真恰好是其中之一。 原本负责这一路的主将应该是曹仁。 但是司马懿认为曹仁天性谨慎,让他领兵可能反而起不到奇袭的作用,所以换上了更为年轻也有闯劲的曹真上去。 至于能不能成功,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曹真临行之前,曹操也曾找过他,坦率告知这一路的凶险。 曹真则是无所畏惧,对着曹操说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真若能为父讨贼而死,无憾也。” 曹操闻言,亦是久久不语。 前两路奇兵都是陆军,第三路则换上了水军。 这一路奇兵还得到了东吴孙权的大力支持。 其主要目的是抢夺荆州这个四战之地。 这一路的压力最多。 虽然如今张绣已经将其政治中心迁移到了长安,但荆州毕竟是他的大本营,重视程度自然不低。 但司马懿认为,正是因为如此,长此以往,荆州守军势必会麻痹大意。 更何况一直以来跟荆州紧挨着的江东都是盟友,他们势必不会想到盟友会背刺他们。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这一波成功的概率应该是不小的。 为此司马懿也算是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了让军士扮作成商人的白衣渡江之法。 带队将领是毛阶。 这是曹魏军指挥水军最厉害的人。 当然,想做这件事情,不可能瞒得过孙策这个江东话事人。 所以白衣渡江都是后话,核心在于抢夺东吴的领导权。 曹仁就被放到了这一路,和孙权一起对付孙策。 这既是孙权的要求,也是司马懿向孙权展现诚意的一种方式。 曹仁的份量孙权自然是晓的。 同时魏国派来的部队实力也让孙权满意。 原本就从司马懿得知的有关张绣病重的消息,再加上通过自己的渠道从长安城得来的消息。 还有这段时间以来东吴支持自己的人越来越多,都让孙权变得越发膨胀起来。 原来自己的兄长孙策也不是那么得人心嘛! 最终,对张绣发自骨子的里畏惧和怒火,让孙权做出了人生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背刺兄长,助曹灭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