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朱明太孙

第522章 期许

朱明太孙 懒癌一百天 4707 2024-09-10 21:08
   应天府,朱雄英自然也是会想着在合适的时候回到应天府,毕竟他的家人都在应天府。    至于说在督建洛阳的事情,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可是不代表着自己要时时刻刻在这里,只是大多数时间在这里而已,这一点朱雄英心里有数。    所以该回去的时候肯定是要回去,这是从出发之前就明确的事情。这要是一直不回去也不行,到时候他的祖父祖母估计就要骂人了。    宋忠匆匆跑来,说道,“殿下,郡王殿下已经到了广州。”    朱雄英气的直翻白眼,说道,“怎么?还要俺去夸赞他一番不成?”    自家那个亲弟弟一路游山玩水,带着他那个同样贪玩的媳妇,哪怕是老朱或者朱标时不时的令人去催,可是有恃无恐的朱允熥就是不在乎,磨磨蹭蹭的。    就藩,对于很多的宗室亲王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那代表着天高皇帝远。在封地,他们自然是地位崇高,不像在京城受到约束。    实际上朱允熥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就藩,因为他只是郡王而已。所以理论上来说,他是没有实际的封地,自然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就藩。    可是理论归理论,实际情况归实际情况,还是可以有着一些便宜行事的情形。    太子朱标和太孙朱雄英,这两位不管是谁当了皇帝,朱允熥的亲王封号是跑不掉的。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去就藩,只是提前了一点。    包括朱允炆也是一样,在给他们建王府的时候,名义上是郡王府,可是一切的规格都是在以亲王的规格建造。而亲王和郡王的王府,区别大着呢。    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样是稍微的有些不合礼制,但是选择性的忽略掉了一些事情。    理论上来说,现在朱允炆也好、朱允熥也罢,还不急着就藩呢。可是谁又不知道皇太孙现在亚奥长期在洛阳呢,所以皇帝和太子的偏心偏的毫不掩饰。    宋忠不敢笑,只是说道,“太子殿下传来旨意,令殿下申饬郡王殿下。”    朱雄英一想也觉得好笑,自家老爹还真的是会当好人,明明他就可以直接去训斥。结果倒好,让朱雄英这个当哥哥的去训斥弟弟。    不过朱雄英还是点头,自家小老弟有些贪玩,这也是事实。另一方面来说,在广州那边虽然有驸马梅殷和大姑跟着,但是他们肯定也不会过多的干涉。    所以有些时候还是要敲打一下,实在是因为很多的宗室藩王在应天府的时候勉强算是老实,可是一旦到了封地就开始各种放给自我了,这也是有着很多的先例。    所以该小心一点的时候,还是需要小心一点,这也是朱雄英对自家小老弟没信心啊。    写完信交给宋忠就行,真的是谆谆教诲不说,也有一个当兄长的对不懂事的小老弟的关心。    忙好了这些事情,朱雄英也没有闲着,开始仔细的翻看着奏章。    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在应天府的时候就时常处理这些事情。对于政事等等,基本上也都是有着那么一点小小的心得。    想了想,朱雄英说道,“将济熺和尚炳叫过来。”    这两位藩王世子也是被朱雄英带在身边,时常也是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    看到两个小老弟过来,朱雄英直接说道,“咱们大明到底是要靠粮税充盈国库,这些道理你们也是该明白。如何收税,如何定好纳税数额,你们也该心里有数。”    朱济熺就开口说道,“皇兄,臣弟觉得不应扰民、不让百姓困顿,也就行了。”    朱雄英就看了一眼朱济熺,说道,“哦?说的有理,百姓能活下去就行,剩下的朝廷想法子收走。这要是丰年还好,百姓手里一点积余都没,遇到天灾人祸如何?真到那时,还能指望着朝廷能够拿出来更多钱粮救济?”    朱济熺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很多统治阶级的想法,觉得百姓能活下去就行了。甚至很多的时候都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统治阶级只需要保持着享乐也就行了。    朱济熺低着头,说道,“臣弟知错!”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不只是要让百姓能吃饱,也要让他们知道日子还有些盼头!田里种出来了粮食,每顿都能吃到干的、不用想着冬天的时候喝点稠的粥就算好,那才是百姓真的有富余了!”    朱尚炳其实很想问百姓难道不是每顿都吃大白米饭、顿顿都是馒头这些?    这已经是他能够想象出来的最苦不过的生活了,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朱雄英也继续说道,“所以以后你们要是征税,得让百姓手里有点积余,让他们不至于遇到了灾荒就立马断了粮要去乞食。再一个,粮食如何收上来,你们一定要登记好田亩数,这些东西也是最为容易藏下来。”    朱济熺和朱尚炳就立刻点头了,这些事情他们实际上也是知道一些的,也知道有些地主豪强等等的,都是喜欢少报一些田亩数量,或者是投寄在一些读书人名下。    只要能够少交税,以至于根本不交税,很多人可谓是绞尽脑汁的,小手段多着呢。    “所以这清丈土地之事,不能停下来。”朱雄英继续说道,“朝廷现在造册了,五年、十年再去清丈一次,不要图省事。现在偷个懒,以后麻烦事就多了。”    朱济熺就立刻说道,“臣弟明白。”    朱尚炳也赶紧跟着附和,“臣弟明白。”    “明白就好。”朱雄英笑了笑,随即说道,“收税在即,你们两个带着人下去清丈土地。这时节也是有些贪官污吏最是横征暴敛之时,他们少不了欺压良善。”    说了这么多,自然也是希望两个小老弟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是希望他们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能够休养生息,让百姓对未来稍微的有些期盼。    不过说了这些事情,他们未必是真正的记在了心里,这一点朱雄英也是心里有数的。    说到底就是所谓的共情,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老朱家以前确实过的很苦,但是不要说朱雄英他们这些第三代了。就算是第二代的那些,很多都是自小锦衣玉食。就是朱标这些出生在动荡年代的,那会儿老朱好歹也是一个大帅,所以也不会说真的吃了多少苦。    现在还是让小老弟们去办事,也不指望着他们真的共情等等。只要他们能够稍微的了解一下民生,只要他们不会轻易被一些官吏蒙骗,那也就算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了。    让手底下的人去办事,这件事情朱雄英做起来算是得心应手的,他虽然是比较勤政的,可是也算不上事必躬亲,也不打算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包大揽,手下的人也是要发挥才能。    至于朱济熺他们则是欢天喜地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这就是朱雄英在给他们安排事情、让他们跑腿,这是在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呢。    这些藩王世子含着金钥匙出生,以前在应天府读书的时候,很多也都是只读读书就好,不用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小时候就需要学文习武。毕竟现在看起来天下太平了,就不需要这些皇孙辈的去带兵打仗了。    这也意味着很多的皇孙实际上是比较迷茫的,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自己以后不会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要不造反或者弄得天怒人怨,那么自然也就是有着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要是说安于享乐这也就罢了,整天吃喝玩乐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了。可是稍微的有点追求和抱负,对于这些一眼就能够望到头的生活,或许也就会觉得有些难熬了。    更何况朱济熺这些少年呢,现在一个个的还都是心里头有着一股子劲,还是想着要做些事情的,而不是想着就这么吃喝玩乐厮混一生。    都别闲着,这就是朱雄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他现在也确实就是在这么做的。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现在都是铆着劲的在做事,除了是来自皇帝和太子的压力之外,也是因为他们对于未来有着更多的期盼了,他们看到了和以前的生活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就藩,这也是有区别的。在大明的封地是个藩王,可是处处受限。可是朝廷要是忙完了这阶段的事情,能够给这些藩王找到一些可以夺取的土地,那就是番国了。    亲王和国王,这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在老朱制定的礼制当中,得到大明册封的番国国主的冕服和亲王同一个级别,但是实际的权力区别太大。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大家都要好好的工作、好好地努力,这也是朱雄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才可以让大明变得更加富强,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了。    回到了后宅,何玉瑶就说道,“殿下,母妃传来家书,说是允熥和弟媳到了广州。”    “俺知道了,锦衣卫那边也说了。”朱雄英笑着说道,“你这个当嫂子的也不要小气,看看库里还有些什么,就给他们一些赏赐,算是给他们的乔迁之喜。”    何玉瑶点头,不过还是说道,“也不好厚此薄彼,允炆那边也该给些赏赐。”    朱雄英认可这个观点,“是这个理,这件事情你就看着办好了。”    很多人也都知道同样是弟弟,朱允熥这可是朱雄英的胞弟,自然也就更喜欢、更亲近。对于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允炆,也没有打压或者欺负,只不过肯定是比不上朱允熥亲厚。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可是真的要做起来的时候,有些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稍微的顾及一下。就说这赏赐之类的,给朱允熥赏赐了,肯定也是要给朱允炆一点赏赐。要不然就算大家都知道朱雄英偏心,也不好太过厚此薄彼。    想了想,朱雄英问道,“前些天让你多留意一下士子家眷之事,如何了?”    何玉瑶立刻回答说道,“臣妾效仿皇祖母建红仓,现在也能让一些士子家女眷织布、浆洗补贴家用。”    读书,没有点家底子可不好读书啊,尤其是在如今这样的年代。一大家子人供一个读书人,有些时候都是会觉得有些吃力。    这要是中了秀才的功名,那确实是可以让一些家庭的生活稍微改善点。但是真正的要说开始富贵起来,还是需要举人才行。甚至就算是举人也不见得个个都是家财万贯,赴京赶考这也是不小的开支。    尤其是现在还只是开国初期,还没有历史上明朝中后期那么严重的土地兼并。    听到何玉瑶这么说,朱雄英自然也是安心了不少。招揽一些读书人,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该有的一些施恩的手段,那自然也是需要有。这些也都不是小事,朱雄英很清楚这样的一些事情可能没办法一下子让所有人都受到恩惠,但是能够照顾到一些人,就照顾吧。    揉着眉心坐下,朱雄英有些头疼的说道,“明日不做事了,俺歇一天。”    何玉瑶自然也不会去劝朱雄英勤政一些,实际上她有些时候都心疼朱雄英呢。    在应天府的时候天不亮就要去上朝,然后就在文渊阁处理各种政事。时常一忙就是一天的功夫,寻常也没有说三天、五天休息一次,十天能歇一天就不错了。    就算是如此,有些时候说是歇息,还会有一些事情送来需要去处置。太孙能歇一天也不容易,而这一切自然也就是皇帝定下来的规矩,那一位实在是太勤劳了。    其实到了洛阳这都算是好的,不用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上朝。但是政事也繁琐了很多,因为大事小事基本上都送到朱雄英的案头,而不是像在应天府很多的事情都是皇帝和太子拿主意。    不管怎么说,该勤政的时候肯定是要勤政。但是能够稍微休息一下的时候,朱雄英也不会让自己太忙,他可不需要拗一个勤政的人设。    明天睡到自然醒,能不做事就不做事,这就是朱雄英的小小目标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