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向来脸皮厚,对于家里人的一些打趣和玩笑也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这一次他是真的有些担心,他知道自己的一些意见会被家里人在意。可是在有些事情上,他还是有着一些自知之明的。 当太孙还是当太子,在这件事情上他实际上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也真的轮不到他做主。这个觉悟他心里明白,可惜现在皇帝和皇后在不断给他压力,就好像当今太子不急着当皇帝,错误全都是要他这个无辜的太孙来承担一般。 想要组织对西北蒙元余孽的清剿,这件事情还没有成形,结果就接了个劝进的任务。 这上哪说理去啊! 虽说心里想要吐槽,只是朱雄英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有些事情顺其自然也就行了,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处理其他的一些大事最要紧。 比如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哪怕那些事情朱雄英暂时不需要经手太多,可是一点都不在乎,那显然也不可能。再者就是将士的选择,显然抽调各地卫所、搭配将帅、兵力组成,这都是需要一些讲究的。 朱雄英现在还需要重视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生日。农历年十月二十七日,这也就是朱雄英的生日了。虽说现在不是特别讲究十八,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朱雄英的册封礼、加冠礼都已经进行了,甚至很多都是大明朝定规矩的模板。毕竟当初朱标被册立的时候,那也是直接在老朱开国的时候就封了,礼制上没问题,但是仪式感显然还有所欠缺。 而到了朱雄英这里,算是定下来了规矩,他的一些册立、加冠,事无巨细的都是有着绝对的规矩和仪式。 朱雄英回到了大善宫,看到何玉瑶就问道,“俺生辰之事现在办的如何了?” 何玉瑶则赶紧回答说道,“殿下,一切皆有章程,以东宫太子朝贺仪为准。” 朱雄英点了点头,朝贺仪就是在一些重大时刻用的。 以古制,‘东宫国之大本,所以继圣体而承天位也,臣子尊敬之礼,不得有二。’ 这也就意味着一些重要的节日,那就是需要给太子朝贺,这就是无比正式的。正旦、立冬等等自然是这样的朝仪,生辰自然也是这样。只不过是当时演奏的音乐,会有些许不同而已,大致的流程是不变的。 而朱雄英虽然不是太子,只是太孙,不过他到底是正经的太孙,这也是大明的国本。所以他的生辰,也是要重视,规矩不能少。 甚至在有些时候,一些人称呼太子、太孙的生日为‘寿诞’,这不在乎年龄,只在乎身份。而老朱这样的皇帝,那自然是‘圣诞’。 朱雄英好像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有些事情只需按照程序来办就行,大明朝好多的规矩已经定了下来,那只要照办,不要轻易的打破一些规矩,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朱雄英想了想,提醒一声,“俺生辰就不用大操大办,以俺的意思还不如家里人一道吃顿饭。也就是朝廷的规制在那,俺们也不得不遵从这些。” 何玉瑶自然也明白朱雄英的性格,就笑着说道,“臣妾心中有数,已经令好些事简办。” 听到这些,朱雄英就笑着点头,“记得到时候带着文垣,帮衬着祖母和娘一些。” 何玉瑶自然更加明白了,对此她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朱雄英的这一次生辰,实际上也是朱文垣第一次在众多文武百官、诰命夫人跟前露面,这个小殿下就要去长长见识了。 哪怕此前朱文垣也见过一些外臣,但是都非常有限,这一次则是公开露面,自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意义了。 和何玉瑶简单的聊了一会儿,朱雄英也就好好休息了,有些事情不需要他去多操心、不用特别的多关注,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做好些什么。 新一天的早朝,朱雄英还是和以往一样基本沉默寡言,只是安静的听着也就足够了。 在早朝结束后,朱雄英也没有立刻去文渊阁,而是直奔大本堂。 虽说今年有一批藩王就藩,但是宫里现在还有好几个十岁刚刚出头,以及个别还不到十岁的皇子,这只能说老朱的身体很好。 大儿子都三十七了,最小的儿子现在才四岁。 除了皇子在读书,自然也有皇孙。皇家的教育,这是一直都比较受重视的,绝对不能马虎。 朱雄英对身边的何忠贤说道,“让允熥和允炆都过来。” 何忠贤自然不会亲自去东宫,会有一些其他的小太监抓紧时间赶紧过去。 朱允炆和朱允熥匆匆赶来,看到朱雄英抱着二十五叔朱?,旁边站在想哭又不敢哭的朱允熞。 朱允炆指了指朱允熞,说道,“俺一直都说允炆读书读多了,有些迂腐。你是没听进去,俺们家老四这是听进去了。二十五叔还知道课堂之上就算是打瞌睡也不要扰乱他们进益,他倒好,自己不学还要滋扰他人。” 老四才七岁,这个年龄一般来说也才是刚刚开蒙没多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神童。 朱允炆狠狠的瞪了一眼亲弟弟,觉得老四有些过了,是要好好收拾。 朱?靠在朱雄英的胸口,奶声奶气说道,“大侄子,俺要去玩。” 同样四岁的皇二十四子朱栋也跑了过来,“大嫂说了,俺和弟弟只读半个时辰书。” 朱雄英心里一乐,逗着现在最小的两个叔叔,“那好,你们现在去哪玩?” “俺们去院里玩。”朱栋就有主见多了,他和朱?虽然不是一个娘,但是年龄相当,“俺们去骑马,去摸猴。” 摸猴,实际上也就是捉迷藏,这两个小家伙挺喜欢这游戏。而且以他们的年龄,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标,都宠溺的厉害,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 相比起年长的那几个皇子,现在的皇子可以说待遇好了太多,对他们的要求也没以前高了。 朱?和朱栋可没那么多心思,他们也不乐意跟着大侄子一起玩。要不是大侄子惹不起,朱?和朱栋早就跑了,平常他们可不管那么多的。 在两个小皇叔跑走后,朱雄英说道,“带俺去看看你们的府邸。” 说着这些,朱雄英拍了一下老四的屁股,“本是打算带你出宫去转转,哪知你如此不上进!” 朱允熞一下子急了,眼看着就要上演一出说哭就哭的戏码。 朱雄英瞪眼,“二十五叔他们倘若要哭,俺会说他们天真烂漫。你眼看着就八岁了,还是小孩?俺朱家的子嗣,岂能如此?” 朱允熞瞬间偃旗息鼓,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来说比较顽皮,有些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心思。但是要说完全不懂事,那显然也不至于,很多的道理他们实际上心里明白着呢。 其实吕氏对于她的那些亲儿子们,也就是对朱允炆比较严格。因为最初她曾经侥幸的认为朱允炆或许能有些许机会承继大统,而老四和老五显然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朱允炆读书读的好一点,平时表现出色一点,说不定能被皇帝、太子看在眼里。 当然现在这方面的心思早就没了,因为她知道没有指望,但是朱允炆的性格也早就养成了。 朱允熞眼巴巴的看着朱雄英,说道,“皇兄,臣弟知错。臣弟回来后,定好好读书进益!” “行了,跟着俺出宫!”朱雄英就笑了起来,说道,“你二哥、三哥就要开府了,他们就比俺们强,不用在宫里窝着,要在外头逍遥自在喽!” 朱允熞一脸的羡慕,虽说他觉得在宫里挺好的,可是根据他有限的几次出宫经验,会觉得应天府更繁华有趣,比起在宫里确实要有趣不少。 皇宫确实是权力的顶峰,可是这何尝不是对于一些人的囚笼呢。对于一些人来说,进了皇宫想要再出去,那就难了。 朱允熞就羡慕他的二哥和三哥,而朱允熥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他其实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宫去逍遥自在。而朱允炆低着头,觉得皇兄站着说话不腰疼,倘若能一辈子不出宫,他肯定就不出宫,出宫就是郡王、藩王,能比得上皇兄的身份? 但是这些事情,朱允炆也就是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半点表露。 朱雄英只是去看看弟弟们的王府修建的如何而已,这也不是小事。 按照老朱的规矩,皇子皇孙如果不能成为太子、世子,就要被封王然后前往封地就藩,称“之国”,也就是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居住。 朱允炆和朱允熥只能算是暂时搬出皇宫,他们现在还没有就藩呢。 所以他们的王府,自然也不算是正经的王府,现在只是稍微在这里注意下而已。 真正的秦王府周长是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是应天府皇城的三分之一的规模,差不多五百亩地。这个规模,大概就是以后的故宫的一般。 城楼上覆以青色琉璃瓦,大门饰以丹漆金涂铜钉,王府四城的正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 这是亲王府的规制,但是郡王府现在朝廷没有严令,理论上比起亲王府差一点就好。但是实际上规模肯定要小得多,因为郡王府基本上是朝廷不太参与修建,是以亲王为主。 毕竟郡王,那是亲王的子嗣或者弟弟,当然是亲王给自己的子孙和弟弟们安排住处,只要不是太寒酸也就行了。 大家都知道朱雄英的性格,哪怕是老四这个时候也是乖乖骑马的。朱允炆虽然是‘儒生’,也知道这个时候一旦坐轿,必然是被皇兄严厉训斥。 这样的低级错误他可不会犯,而喜欢骑马打仗的朱允熥,能骑马当然就是骑马了。 朱雄英扭头,有些不满的说道,“上前来一些,兄弟几个一道出去还要讲这些规矩?” 朱允炆和朱允熥立刻催马上前,但是还是落后半步。和皇兄并驾齐驱,他们显然是不会做的。不说朱允炆向来在乎这些,就算是朱允熥这个纨绔,寻常再胡闹也没关系,但是有些事情他也心里明白,不该恃宠而骄的。 该有的分寸,自然也是要有。 朱雄英骑着马走在前头,说道,“允炆,你素来喜欢读书,开府后能出宫行走,这两年多去鸡笼山。” 朱允炆眼前一亮,鸡笼山以南可就是大明国子监。 当然要说应天府书院、南京国子监,很多人还以为是指在商丘的呢。那是北宋时期就有的,也曾经是北宋的最高学府。但是现在么,这个当初的四大书院不断凋敝,已经没了北宋时期的文脉鼎盛。 又看了看朱允熥,朱雄英说道,“你,俺也懒得多说你。记好了,不准在闹市纵马、滋扰百姓。要不然俺就给你带回皇宫,让你和弟媳天天在你嫂子跟前立规矩!” 朱允熥连忙讨好说道,“哥,你放心就是。俺出城都不从田地里过,城里从不纵马。” 这一点朱雄英还算欣慰,他的弟弟再纨绔,也有些分寸,在城里不会纵马飞驰。出城放飞自我,那也是在路上骑着快马,而不是在田地践踏。 朱雄英叹了口气,说道,“俺虽说不在东宫长大,但是你们也是和俺一道长大。现在你们也长大了,要成家立业。朝廷的规矩在那,俺们这兄弟,以后怕是越来越难见到。就怕到了以后,你们不认俺这个哥哥,只知道俺是亲戚!” 朱允炆连忙说道,“皇兄,臣弟不敢。” 朱允熥就不怎么接话,他觉得没什么问题。看看一些叔父,一些堂兄弟,关系好的还能说几句。关系不好的,甚至都不认识,就从名字当中大概能知道点分寸。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 真要是开府了,以后他的儿孙就是亲王、郡王,和文垣的关系就只剩君臣。 当然朱允熥也懒得去想那么多,他是太子的嫡次子、太孙的亲弟弟,他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以后的事情,也顾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