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万民城陷于洪水
杨广目送着许牧的到来,轻轻颔首,道:“主公,城中积水之源已查明,乃是此段管道阻塞所致,然而……” 望着老杨那欲言又止的模样,许牧转眸投向来护儿,沉声吩咐:“你说。” 来护儿目光掠过杨广,见其并无异议,略一迟疑,缓缓道:“是这样的,这条乃是万民城的主要排水干道,管道宽阔至足以让人穿行,却仍不幸被堵。当前之策,唯有派遣一人深入其中,亲手清除障碍。” 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 他们询问了周遭的民夫,无人愿担此重任。 于是,万民城的积水只能无声地攀升,不过片刻,已漫至膝高。 如何找出那位挺身而出的英雄,成了杨广及在场众人共同的难题,许牧也不例外。 水管之中,水流湍急,任何试图疏通之人,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管道深处,生还几无可能。这样的险境,无人敢轻易尝试。 而随着倾盆大雨的持续,万民城的水位依旧无情上涨。 “末将愿往!” 一声浑厚的誓言划破空气,许牧循声望去,发现这掷地有声的来源,竟是立于杨广身侧的来护儿。 他咬紧牙关,气息粗重,显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来总管!” 许牧未及言语,围聚在来护儿周围的民夫们已纷纷仰首,面上写满了忧虑。 “不如……还是我们来吧!” 一名民夫迟疑片刻,最终牙关紧咬,鼓足勇气提出了请求。 来护儿却朗声笑道:“你们已是万民城的英雄,连日奔波,疏浚水道,无你们,城早已沉矣。家中尚有老小,又不谙水性,此次便由我来。回想昔日,我……” 来护儿话语间情绪激昂,壮志满怀,挥手之间,险些说漏了嘴。幸亏杨广递来一记眼神,他才讪笑收声。 “让开些,给我个篮筐,我这就下去清理障碍!”来护儿推开挡在面前的民夫,面对着粗大的管道,竟毫无惧色。 许牧深望了他一眼,心中满是感慨。 身为大国之柱,历经战阵的老将,即便年过半百,胆气依然不输少年。 但许牧也清楚,来护儿此举,更多是为杨广考虑。 一旦万民城陷于洪水,杨广亦难独善其身。 “用两条绳索,一条系筐,一条系腰,你定要活着回来!” 许牧拍着来护儿的肩,沉声叮嘱:“若你安然归来,万民城上万子民,都将铭记你的恩德!” 杨广眉头紧锁,却未阻止来护儿。 牺牲,总是难免。 随即,来护儿未再多言,毅然决然地跳入了管道之中。 不久,坑中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拉!” 民夫们满脸振奋,紧握绳索,竭力回拉。 但水流湍急,阻力巨大,众人力有不逮。 “王昭,你们也来帮忙!” 最终,许牧调动了铁浮屠的士兵,才合力将绳索拉起。待到来护儿被拉出时,已是气若游丝,幸而并无大碍,精通水性的他并未溺水,只是体力透支严重。 “司……司长……”被救起后,来护儿咧嘴一笑,望向杨广。 杨广也展颜一笑:“干得好。” 完全放松下来的来护儿,一阵眩晕,随即昏厥过去。 望着杨广与臣下的身影,许牧心潮起伏。 自踏入万民城,老杨愈发平易近人,来护儿与民夫打成一片,深得民心。若非张须陀提醒,许牧实难将他们与大隋天子、当朝柱国画上等号。 返回府邸,许牧思考片刻,对房玄龄言道:“我打算创办《万民城邸报》,首期刊载此次抗洪实况,让百姓知道,是谁在暗处守护着他们。” 邸报,源自汉代,常作朝廷颁布政令之用,传递至天下各州县。 房玄龄微一点头,又蹙眉问道:“主公打算发行多少邸报?频次如何?” 许牧思忖少顷:“每隔三日发行一次,每次三千份。” 房玄龄眉头紧锁:“万民城纸张稀缺,主公府日常用度已捉襟见肘,恐怕难以印制三千份,况且……城中百姓大多不识字,得到报纸,恐怕也……” 许牧轻轻点头,房玄龄的忧虑不无道理。 百姓若不识字,自然无法阅读报纸。 但要发展万民城,提高文化水平是必由之路。 许牧甚至计划将来前往洛阳后,邀请国子监的学者开设夜校,强制成年百姓学习识字。 此外,待实力雄厚,人口繁盛,许牧更有意建立学校,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孩童皆需入学。 “此事似乎不能急于一时,或可在研究院设立新项目,改良造纸与活字印刷技术,这两项尤为关键。” 许牧沉吟,从长远看,老杨的举措确实惠及千古。 大业年间,老杨不仅继续推广科举,还致力于重建天下学校。隋文帝时虽曾建有数千大学,晚年却又废弃多数,仅留国子监。杨广登基后,再度于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 作为穿越者的许牧,对此不得不对杨广生出几分敬佩。 教育强国,人才兴邦,他欲复制现代科技,加速文明进程,亟需大量人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