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162章 《天工开物》卷上,中,下

   一圈逛下来之后。   曹子建没入手什么东西,倒是范阳又入手了一件瓷器。   花了十七万。   那是一件南宋吉州窑窑变釉剪纸贴花鹿鹤纹注壶。   该注壶直口,上置壶盖,是为原装。   注壶外壁施黄褐色窑变釉,上至内口沿,下至足胫。   不过此壶的流、柄有破损且修。   按理来说,不应该这么贵才对。   难得的是这注壶肩腹部剪纸贴花装饰两组鹿鹤纹。   鹿纹、鹤纹,在南宋吉州窑装饰中比较流行,多为单独出现。   鹤鹿组合的方式相对较少,寓意鹿鹤同春,祈求延年益寿、加官进禄,   加上这对注壶同时使用剪纸贴花及窑变釉两种装饰技法。   且能达到剪纸纹样在交融流淌的底釉上如此清晰生动,实属难得。   所以,十七万也算小小的捡了一个漏。   因为按照市场价值,这件注壶可以卖到25万。   本来,范阳还看上一件万历五彩仙人故事图小碗的。   只是房主人要价实在太高。   一开口就是70w。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也就只肯便宜五万而已。   范阳不得已,只能使出杀手锏。   “50万我要了,卖的话我直接付款,不卖我就走了。”   留下这句话后,范阳和曹子建离开房间。   只是,那房主人也没叫住他。   显然,是这价格不卖。   范阳只能作罢。   六楼,七楼,八楼。   两人看着房间里目不暇接的商品,听着房主人们极尽吹捧的话语。   两个小时后。   两人来到了酒店的最高一层楼。   也是这床交会的最后一层。   刚进入第一个房间,曹子建就被床上三本看起来有些年岁,封面已经完全发黄的书籍给吸引了目光。   封面上印着《天工开物》卷上,中,下。   “老板,这几本书籍我看看。”曹子建礼貌性的对房主人说了一句之后,便是拿起《天工开物》卷上翻阅了起来。   通过简单的翻阅,曹子建发现,这书籍,也就封面看起来老一些,里面的纸张还是很新的。   书中内有插图百余幅,其中有不少还是联板插图,线条清晰,印制极佳。   一眼,就是现代的印刷产物。   不过曹子建还是朝着房主人询问起了价格:“老板,这三本书籍什么价?”   “三本一套,三万。”房主人开口道。   听到如此离谱的报价,曹子建讶然道:“三万?”   “小伙子,别觉得贵,这可是《天工开物》,光听书名,就能知道这本书的霸气所在,乃是记录盘古开天辟地后发生的事。”房主人一本正经道。   听到比报价还离谱的解释,曹子建嘴角一抽。   现在古玩行卖东西,难道都不用事先了解一下物品的信息,光凭一张嘴了嘛?   这还怎么忽悠人?   不过曹子建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因为现在还能被坑的,多是不懂行的。   他们眼力不行,听风就是雨。   卖家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东西的来历,也全靠卖家编的故事。   其实,这《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   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是华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着作。   其特点是图文并茂,重视实践,被国外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是明朝宋应星。   跟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八杆子打不着。   然而,就是这部现在举世闻名的奇书,在他出版之后的两百多年里,由于满清文字狱而长期失传。   导致鲜少有国人知道。   此间的学者包括那些顶级的国学大师,也从来就没在自己的着作中引用过它的一个字。   不过,它在东邻脚盆国和棒子国却被奉为宝笈。   而华国再次单独重印此书,已经是20世纪20年代末的事了。   当年用的印刷蓝本,还是从脚盆国那边传回来的。   据说,当时为了那本印刷蓝本,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不过曹子建并没有跟对方说这些,直接道:“三万价格不实在,我说个数,你看能不能卖?”   房主人闻言,点点头。   曹子建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十块。”   “想什么呢?”房主人一把夺过曹子建手中的《天工开物》。   曹子建笑了笑,不急不缓道:“我说的是,三十块一本。”   此话一出,房主人仅仅犹豫了一秒,立马就有了决定。   只见他将手中的书籍重新递到了曹子建的手中,道:“成交。”   曹子建这就付了钱。   这《天工开物》在现在可能已经没什么用了。   但是经过重新印刷,拿到民国十年这个时间点,那就非比寻常了。   将三本书收好,曹子建和范阳朝房间外走去。   只是走到门口,曹子建指着边上的卫生间开口道:“范阳,你先逛着,我上个厕所。”   “好。”范阳应了一声。   等到上完厕所,曹子建在第二个房间找到了范阳。   这个房间相比其他房间要大上不少。   足足有五十多个平方的样子。   两张床也比其他房间要大上不少。   都是2*2.2米的大床。   其内除了范阳和房主人外,还有一个买家。   此时,范阳和那买家都拿着一件瓷器在手上看着。   曹子建则是率先打量起这间房子的主人。   那是一个年约三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十分斯文的男子。   “这人,有点眼熟阿。”曹子建看着对方的面容,这就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   很快,曹子建便想起自己跟对方在哪见过。   中城拍卖行的预展会上。   当时对方还说自己手里有一大批清三代的瓷器。   好像叫袁凯来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