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覆灭
转瞬之间,秦丰提戟再次发起冲锋。 扶桑,覆灭! 仇恨与怨恨在此刻爆发,杀戮直至次日才停止。秦丰行走在藤原京满目疮痍之地,心中波澜不惊。为了后代不再承受苦痛,他愿意成为屠夫,承担骂名。踏入藤原京皇宫,他终于见到推古皇后。冰冷的大殿中,她悬挂在梁上的白绫象征着她的终结。她至死都不肯相信战争的真实性。扶桑的失败,已无法挽回。 至此,扶桑 ,祸根消除。秦丰心中的仇恨慢慢消逝,但这一切付出是值得的,他们以实力证明,侵犯我大秦者,无论多远,必将伏法。夜晚,参战的秦军将领聚首一堂。 此次战役大获全胜,但代价惨重。即便装备精良,护军两万一千人中仍有近六千伤亡,这是对护军的重大打击。然而对于大秦来说,伤亡比例仍然相当低。 系统提示响起,恭喜秦丰攻入扶桑,占领值嘉岛和肥前州,奖励玄武破城车图纸已发放。接着是新的系统任务:攻占藤原京,统一扶桑。完成后奖励天师医术,任务完成后奖励会自动发放,秦丰选择接受。这次的任务来得稍迟,奖励也稍后才给,但他并未感到焦急。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丰将如何应对新挑战,又将带来怎样的变革?敬请期待。 秦丰便在藤原京安家,静候秦军胜利的佳音。秦军兵分十路,手握地图,势如破竹般攻克扶桑城池。扶桑的军队几乎在八尾城和藤原京前被尽数歼灭,全国范围内的防御近乎崩溃。然而,领土必须占据,敌人必当铲除。大约过了二十多天。 秦丰悠闲地坐在藤原京的城墙上,品味着城外的风景。这时,系统的声音忽然响起。 他低声自语:“看来,扶桑的所有城池都被秦军占领了。”【叮!恭喜宿主,成功攻陷藤原京,统一扶桑全境!】 【奖励:天师医术。奖励将在半个时辰后发放。】【叮!系统任务:返回大秦并推行科举制度。】【完成任务奖励:一千吨玉米种子。】 【完成任务后,奖励会自动发给宿主,宿主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拒绝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秦丰欣然应道:“接受。” 他没想到,系统竟布置他在大秦内部推行科举制度的任务。回想起浩然书院已有一段时间,不知道那些寒门学子学习如何,但这次的奖励倒是有些特别,竟是一千吨玉米种子。 有了土豆和玉米,秦丰相信用不了多久,大秦就能彻底摆脱贫困,迈向温饱。以目前的粮食储备,足以应对几次危机。 半个时辰后,大量的记忆和信息涌入秦丰的脑海,让他头疼欲裂。片刻后,他逐渐恢复,消化了那海量复杂的信息。医术“妙手回春”已经融入了他的能力。 秦丰感受着脑海中新增的医术,微微一笑,又掌握了一项独一无二的技艺。征服扶桑之后,他决定亲自去石见山游览,那里的矿石资源并无太多观赏之处。次日,他带领护卫登船,率领军队踏上回归大秦的航程。 当秦军的消息传来,大秦已得知捷报。咸阳城,东城门。 一名驿卒穿过东门,疾奔向皇宫,大声宣告:“大捷!扶桑大捷!远征军全胜!”市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皆惊讶无比,满是喜悦。 “哈哈哈,扶桑倭寇竟敢侵犯我大秦,此次定是云中君大败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了。” “你看,这就是侵略我大秦的后果,想对我们耍花招,扶桑咎由自取。”“有云中君在,我看还有谁敢挑衅我大秦。” 市民们为驿卒让出道路,欢声笑语目送他消失在皇宫的方向。皇宫内,早朝尚未结束。 赢政坐在龙椅上,心不在焉地听着朝臣们的讨论。他喃喃自语:“为何还不见扶桑的消息?已有一个月没有捷报了。” 与此同时,驿卒已冲进皇宫。“大捷!大捷!扶桑大捷!”捷报一传出,朝堂瞬间寂静下来。 赢政猛地起身,满心欢喜:“扶桑的捷报终于来了?”这段时间,他焦虑不安,只盼着秦丰的战果。 朝堂争论! 赢政接过捷报,文武百官纷纷踮脚张望,急于一睹究竟。“这……” 看完捷报,赢政先是愣住,接着震惊,自言自语:“秦丰竟把扶桑夷为平地,连根拔起?”无意的话语却引起朝堂热议。 “什么?云中君又灭掉了扶桑?” “不愧为我大秦的上将军,这份魄力无人能及。”“哎,如此铁血手段,对我们的外交不利。” 朝臣们私下议论纷纷,有人兴奋,有人担忧,意见不一。尽管赢政对秦丰的铁腕手段感到惊讶,但他身为千古一帝,很快调整心态,认为消灭一个小国不算什么。 毕竟,秦丰这么做是为了稳固大秦江山。若手段不强硬,大秦也无法在这乱世中立足。 王绾上前询问:“陛下,捷报上写了什么?让我们也听听。”赢政将捷报递给赵高,缓缓道:“王绾,你就为大家宣读一下吧。”王绾接过捷报,朗声道:“扶桑贼寇侵犯我大秦,行凶作恶,残害百姓,狼子野心,暗藏祸心,惹民愤,罪无可恕。我大秦军队,铁血之师,遵循天道,远征扶桑。” 他的朗诵抑扬顿挫,激昂有力,仿佛让众人置身于激烈战事现场。同时,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陛下,云中君这样一味杀戮不合适。我大秦正处复兴时期,应以理服人,以德报怨,保持大国风范。我大秦素以礼仪之邦自居,不应滥杀无辜。”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儒家官员淳于越。“没错,这样的行为有损我大秦的威望。” “淳于越说得对,扶桑降服即可,无需赶尽杀绝。”“如此残忍的手段,恐会让其他国家不愿与我大秦贸易。”支持淳于越的人不在少数。 “淳大人,你这是胡说八道!”李斯毫不客气地反驳。秦丰为大秦立下的赫赫战功,在淳于越口中却成了指责的对象。李斯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儒家那一套。 “李斯,你是国家栋梁,说话怎能粗俗?”淳于越一脸鄙夷地看着他,眼神闪烁,流露出不满。 秦始皇听到李斯的话语后也愣住了,他未曾料到淳于越的话对他产生的影响竟如此之大。 廷议纷争! 但他并未过于介意,反而觉得淳于越的话荒谬无比。“呵,淳大人,难道我的话就粗俗不堪?”李斯目光轻蔑地看向淳于越,“淳大人您高尚,您清高,可是您知道扶桑对我们大秦做了些什么吗?一旦天花疫情传入我国,将会带来何种后果,淳于越大人难道不清楚吗? 云中君为了大秦浴血奋战,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毫无畏惧地攻克了图谋我大秦的扶桑倭寇。您居然还指责云中君残害生灵?哪个国家的脸面是靠礼仪争取的? 我大秦以礼仪之邦自居,并非意味着我们任人欺凌!”李斯连续五个反问,让淳于越一脸茫然,此刻他意识到,李斯的反驳能力强大无比,甚至超越了那些谏议大夫。 “你……”淳于越气愤地指向李斯,怒吼道:“你分明是污蔑,我并没有否定云中君的功绩,只是认为他对扶桑的描述失之偏颇。” “够了!”秦始皇拍打着案几,假装愤怒道:“吵什么!打败仗时你们吵,胜利了还想吵?同朝为官,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陛下,您看淳于越那副德行!”李斯毫不松懈地质问道,“这话对得起那些在扶桑牺牲的百姓,对得起那些在战场捐躯的秦国将士吗?我就是要让满朝文武知道,无论官职大小,我都能驳倒你。”秦始皇沉思道:“淳于越,你这番言论确实过分了。秦丰虽然手段强硬,但他并非冷酷无情之人。你要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当初义渠被攻占,秦丰不是对义渠百姓照顾有加吗?作为云中君,他率领秦军四海征战,洒血疆场,彰显我大秦威严,即使屠戮小小扶桑,又有何妨?况且扶桑的确手段狠毒,若不斩草除根,难保将来不会对我国造成威胁。” 朝廷官员听到秦始皇的话,明白这是明目张胆的庇护。他们明智地选择避开这个话题,同时也对淳于越暗中表示同情。 淳于越上前拱手道:“陛下教训的是,微臣铭记在心。”尽管内心不甘,但他无可奈何,因为秦始皇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稍后,秦始皇开口道:“好了,各位爱卿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便退朝吧。待远征大军归来,朕将设宴嘉奖他们。”在赵高的鸭嗓子引导下,群臣纷纷离开大殿。 虽然之前有过争论,但这并未影响他们的喜悦。毕竟秦丰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使秦国开始走向复兴之路。 数日后,护航的战舰抵达了咸阳城东郊的永通渠码头。清风吹过,天空飘起了细雨。秦丰率军登岸,捧着远征将士的骨灰,直奔城外新建的英魂殿。“大将军,我们不先进宫面见陛下吗?”徐恭询问秦丰。 凯旋归来! 在秦丰眼中,没有这些默默奉献的将士,他无法成就伟大的功业,秦国也无法日益强大。徐恭并未多言,他知道秦丰的脾性。 咸阳城,皇宫前。 秦始皇正带领文武百官在此迎接秦丰的胜利归程。然而,自秦丰登陆至今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时辰,却依然不见他的踪影。这让等待已久的秦始皇心中不满,他以为秦丰因立下大功而有意拖延。秦始皇不满地转头道:“赵高,派人去看看,我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 “是,陛下,臣这就去查看。”赵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秦始皇直接叫他的全名,意味着他即将面临 的雷霆之怒。“云中君为何迟迟不回宫?未免太自大了吧。” “云中君年轻有为,屡建奇功,有些傲气是可以理解的。”“不对啊,云中君不该是恃才傲物的人。”文武官员在一旁焦虑地小声议论。秦始皇听了,愈发愤怒。身为一国之君,他不能容忍秦丰如此行为。 片刻之后,赵高返回禀报道:“陛下,云中君没有回宫是因为他亲自护送远征将士的骨灰前往英魂殿。” 听到这里,秦始皇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周围的官员也都安静下来。他们没想到,秦丰是因为送别牺牲将士的骨灰而耽误了回宫时间。如此重情义的将领,却被指为傲慢,让他们感到羞愧。 蒙恬上前道:“陛下,虽然云中君延误了进宫,但鉴于此事,情有可原,请陛下息怒。”身为一生驰骋疆场的蒙恬,同样懂得情义的重要,他极为重视手下的士兵。秦丰的行为深深打动了他。 取得胜利后,秦丰首先想到的不是邀功,而是追思牺牲的将士,这表明他视将士如兄弟。尽管秦始皇并非军人出身,但秦丰的做法仍让他深受触动。作为君主,除了 威严,更应具有人情味,以天下为己任,关爱百姓绝非空谈。 “走,随我前往英魂殿,为那些为大秦英勇捐躯、马革裹尸的将士们举行祭奠。”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自有他的威严、气度和深情。尽管他是 ,但谁不想活得真实、有血有肉。 在秦始皇眼中,秦丰的行为无可挑剔,他活出真我,有骨气,重情义,且充满人性。在咸阳城的英魂殿前,主街上已挤满了人群,百姓们簇拥着,如同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 章凯旋归来,风雨交加。 围观的人们任凭细雨打湿衣裳,却无人举伞遮挡,因为他们的战神云中君秦丰,连蓑衣都没有披,独自在雨中护送远征军将士的骨灰进入英魂殿。那长长的街道,肃穆庄重,气氛凝重。 秦丰站在英魂殿内,默默目送一个个为国捐躯的将士骨灰被送入殿内。人们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像秦丰这样心系三军将士,凯旋后不是求功,而是来祭奠牺牲者,这样的太子,古今未有。战争本非为个人功绩,而是为了后代远离战乱。 “陛下驾临。” 赵高扯着嗓子通报。 秦始皇带领文武百官自皇宫步行至英魂殿,这一幕让大秦将士感动落泪。他们一生征战,不怕生死,只愿死后被后人铭记,被世人理解。看到这样的景象,百姓们也感到温暖。 有秦丰这样的英雄,有他的存在,大秦必将繁盛。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周围的秦军将领见到走进庭院的秦始皇,纷纷行礼致敬。他们没想到,秦始皇竟会亲自前来,还有百官随行。“微臣未能及时入宫问安,还望陛下恕罪。”秦丰面对秦始皇,态度不卑不亢地说道。毕竟,秦始皇是他们的君王,这点尊重必不可少。 “免礼。” 秦始皇摆手示意。 接着,他对秦丰说道: “爱卿,你太过失礼了,祭祀英魂居然不通知我,难道你觉得我不应来此吗?” 听到这话,秦丰轻声回应: “陛下说笑了,您乃大秦之栋梁,天下何处不可去?陛下只是假装生气,其实是为我解围。在文武百官心中,您是至高无上的。”他知道,秦始皇这样说,只是表面责备,实则是出于对他的保护。毕竟,在臣子眼中,皇帝的地位无人能及,任何事情在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君臣间的对话消解了秦始皇的不满,也消除了官员们心中的隔阂。秦始皇与秦丰一同在庭院中祭奠阵亡将士,雨势渐大,天气愈发阴沉。秦始皇对身旁的赵高淡声道: ... 在浩然书院,吴晨感慨万分。 作为君主,只有他关心百姓和将士,大秦才能长治久安。听到秦始皇的话,文武百官和士兵们都流露出敬佩的眼神。直至午后,为国捐躯的将士骨灰才全部运送完毕,秦始皇因身体不适先行离开,官员们也相继散去。 秦丰祭奠完毕后,返回家中。几个月的征战,他早已疲惫不堪,尽管多次清洗,身上的血腥气息依然挥之不去。“少爷,你总算回来了,你不在时,家里安静得紧。”丫鬟红袖一边伺候他沐浴,一边说道。秦丰闭目享受着身心的放松,淡淡问道:“怎么,有人欺负你们?”“倒没有。”红袖俏皮地说。 “你是大秦的英雄,打了大胜仗,谁还敢欺侮咱们。”她边帮他擦拭身体,边讲述这段时间咸阳城内的琐事。秦丰离开期间,城里还算平静,唯一一次波澜是他在离开后,秦始皇宣布的科举制度。 经过数月的筹备,大秦的首次科举即将举行。 次日,秦丰带着管家秦上来到浩然书院。 他刚回来,科举事宜就被秦始皇推给他。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秦丰虽然勉强接受,但心中明白这是重任。“云中君,您来了。” 在浩然书院门口,陶宜修笑容满面,早早等候秦丰的到来。 他平时是个高冷少言之人,但对秦丰的敬仰是真心实意的。若非秦丰,他的学问或许永远无法授人。在浩然书院担任副院长期间,是他人生中最幸福、充实的时光。三千学子在这里日夜苦读,让他看到了大秦教育的希望,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的曙光。 秦丰看向陶宜修,微微点头,微笑道:“陶院长……”陶宜修回应道: “云中君,您终于来了,浩然书院自成立以来,您还没来过。”作为创始人,实现“有教无类”的奠基者,陶宜修对秦丰的敬仰源自内心。即使面对秦始皇,他也不曾如此客气。秦丰笑道:“有你们这些学界泰斗坐镇浩然书院,我来不来又有何妨。” 书院生活 他接着说道:“在生活上,浩然书院的学生们应该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吧?拨款给书院的资金是否已到位?”陶宜修回应:“您尽管放心,商会已经为我们预留了三年的银两,书院目前资金充足。”他意外的是,秦丰并未提及学子们的学业,反而关切他们的日常。 步入书院,琅琅书声回荡,充满活力,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秦丰向陶宜修询问:“陶院长,科举考试的事,你听说过吗?” “听说过。” 陶宜修严肃地回答:“此事已经在各处传开,不仅我们浩然书院,就连明德学宫那边也是议论纷纷。两个学院的学生为筹备这次科举考试,已经准备了几个月。” “这次科举考试,不仅是为了大秦挑选人才,更是寒门子弟与贵族子弟之间的较量。”他心中明白,为了创立浩然书院,赢政和秦丰承受了多少压力。若非秦丰手段强硬,性格决断,这样的计划早就被世家贵族的官员压制下去了。 因此,这次科举的胜负,关乎秦丰和赢政颜面。毕竟赢政仍是浩然书院的院长。 秦丰点头确认:“我能争取的就是与明德学宫一样的待遇,‘生徒’资格。” 在秦国,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生徒”,相当于公立学院的学生,如明德学宫、稷下学宫,或是通过家族推荐,可以直接去咸阳参加科举考试;二是“乡贡”,即私立学校的学员,他们并非在学宫或正规学院就读,需先通过州县考试,成为举人,由州县推荐至咸阳参与科举。规则是由秦丰制定的,浩然书院的学生当然也有直接参加科举的权利。陶宜修赞同道:“这样最好。” 他理解秦丰的用意,一是这并不算偏袒,二是他希望能为全国学子提供更多机会。毕竟如果浩然书院三千名学子都以“乡贡”身份参加,会占用多少寒门学子的名额。 交谈间,他们来到一间学堂前。这是浩然书院的天字第一科,只有二十位学生。然而,这二十人都是书院中的翘楚,是与明德学宫对抗的核心力量。 吴晨是天字第一科中最杰出的学生,也是浩然书院争夺状元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