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放心好了。” “贾氏的能耐我们是不担心的,但有一点,”王三郎君道,“皇后贾氏是能用,但才干比较有限,她还要帮着当今总理政事,怕是对内宫的掌控力不够。何况内宫还曾被先武帝的大杨皇后长久经营过,如今基本上都在太后小杨氏手里拿着……” 桓九郎君只一眼就看出了王三郎君想问的到底是什么。 当今皇后贾氏腹中的皇嗣极有可能是武帝朝太子司马慎转生这件事确实被遮掩得严实,但整个大晋龙庭里,也不是就没有人知道。 起码他们这几家是知道一些内幕的。 王三、谢五和庾八今日特意在小聚上问起宫城内部的动静,便是想要从中确定太后小杨氏的想法。 桓九郎君心里也知道,当下也不遮瞒,直接说道:“太后小杨氏这段时日以来一直很尽心、很配合,看起来没有要和杨氏别苗头的想法。” “宫城之内暂且还算是安稳的,但宫城之外就乱得多了。” 桓九郎君说道了这么一句后,提出了他,或者说他们龙亢桓氏的要求。 “所以我们桓氏需要你们配合,让我们能保住兵权。” 王三、谢五和庾八三位郎君沉吟一阵,齐齐点头:“我们会转告族中的。” 桓九郎君就不说话了。 庾八郎君接过话题道:“过年的这几天里,你们该也已经注意到了,各部官员之间的来往很是密集,我们查了查,这些官员的联络来往,总会有部分关节指向那些藩王。” 王三、谢五和桓九三位郎君的面色都没有任何变化,显然不是他们事先知道就是已经猜到了。 “他们这些藩王的手一直就不只是在地方各处州郡中搅风搅雨,甚至还伸入了帝都洛阳里,和龙庭中的大小官员私下来往,勾搭串联,总不消停,看着很有精神的样子……” 庾八郎君一时停了话,问王三、谢五和桓九三位郎君道:“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容忍范围,现在要怎么处理?” 桓九郎君眼皮都不带动一下的,很有几分事不关己的意味。 谢五郎君看看旁边的王三和桓九这两人,出声问道:“你们庾氏的意思是?” 庾八郎君说道:“我们想要知道各家对这些藩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别拿那些含混不清的话来糊弄我庾氏。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你们对他们的真正态度和立场。” “你们选择的,到底是武帝,还是现在还在孕育、尚未出世的那位皇嗣,更或是挂在那诸多藩王中的一个?” 这回都不消看王三、桓九两位郎君的态度,谢五郎君便先开口了:“你们现在就想要知道我们的立场和态度,可现在就这情况,那位皇嗣都还在贾皇后腹中,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谢五郎君很有些无奈:“你自己也是世族郎君,庾氏也是大家世族,你该是很能明白我们的作风才对的。” 庾八郎君沉默了一瞬,也道:“我当然知道,但我们现下是盟友不是吗?如果连盟友的动向都不能把握住……” 那还能算是盟友吗? 谢五郎君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知道了。” 庾八郎君也没再紧揪着不放。 毕竟,还没有影子的东西,即便再想要知道、想要确定,也还是不会有结果。 谢五郎君偏转过身体,对另外三位郎君道:“我们谢氏更希望能够维系整个社稷的安稳,最好能将一切征伐和斗争都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 王三、庾八、桓九三位郎君听见谢五郎君这话,倒也不觉得意外。 纵观如今的王、谢、庾、桓四家,就是要数谢氏更有兴旺之势。既是家族兴盛旺达,那显然周围的环境是很适合他们谢氏发展的,谢氏想要保持这种环境状态很正常。 何况,稳定而适当的外部环境,也一直是高速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王三郎君等了一阵,见谢五郎君没有再继续的意思,不免有些好奇:“谢氏就只有这样一个诉求?” 谢五郎君笑着点了点头。 要实现这一个诉求就已经很不容易,哪里还敢奢求其他?而且,这诉求真就已经是他们陈留谢氏最迫切的一个了。 “王氏呢?”谢五郎君转问王三郎君道。 庾八和桓九齐都转了目光看来。 “我们王氏吗?”王三郎君眼波随意一扫,“我们王氏没想那么多,只希望能在这混乱的时局争斗中维系世族的格局。” 他叹了一声,提醒谢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也在提醒他们背后的家族。 “眼下看起来,似乎即将掀起的是武帝一脉和诸位藩王之间的争夺。但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司马氏的血脉,不论他们之间的争斗结果是什么,最后肉都烂在他们司马氏的锅里。而我们……” “因为我们的位置,一旦他们之间的争斗爆发,不论是朝争还是要战场厮杀,我们几家都一定会被牵扯进去。你们怎么能够确定,他们司马氏一族没想要借这个机会消耗、削减我们几家的力量呢?” 谢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一时都没有了言语。 王三郎君放缓脸色,又说道:“昔日我们与他们司马氏有‘王与马共治天下’之言,但那并不就代表他们司马氏会一直甘心将半个天下拱手相让。” “最早的司马懿也罢,现在近乎总揽阴世、阳世两方大晋龙庭的武帝也好,他们所以会认下这个结果,不过是我们实力足够强,相互之间又同进共退,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