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三年级之时,有位老者,知晓我迷痴于小说、故事会以及连环画,故而时常前来找我,为我讲述抗战的传奇。我每次都听得如痴如醉,内心深处更是对故事中的主人公钦佩至极。 首至某一日,他将一个汤勺与一根刻有字迹的骨头递予我,说:“此前我为你讲述的那些故事,皆是另一位老人说与我听的,那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让我替他守孝。”还是说“孝线便不给我了,因我年岁尚小,不适宜持有这些。你只需将这两样物件妥善保管,倘若将来你无力将故事撰写成文字篇章,那便将它传递给有能力之人去完成。我先带你将这两件物品掩埋起来,待你年长些、有能力保管时,再挖掘出来珍藏,虽说它们并非价值之物,但这亦是一种传承。”言罢,他拿出一团线,那是诸多根线圈缠绕,恰似村里有人辞世后绑于手上的那种线,他手中估摸有数十圈,逝去如此之多亲朋,那该是何等的悲楚啊。“孝线也让你瞧瞧,这个由我来保管,你的使命便是将故事传承下去就行。”那时的我亦是满怀热忱,郑重其事地紧咬牙齿点头应下。见我点头,他的面庞流露出一种释然的神情,而幼小的我,就这样承接了这沉甸甸的重任。 随后,他带我至一处大石旁,将那根用塑料袋包裹严实的骨头和勺子埋入地下,他说道:“石头不会移位变形,往后好找。”埋好后,他还叮嘱我要认清周遭的山峦,再牢记石头的模样。而后他赠予我一支钢笔,金色的笔头,感觉比普通笔颇具分量,他说莫要让他人知晓这笔是他送我的。 我返回学校的次日,钢笔便被班主任收缴了,班主任称我偷取他人的,我哪有财力购置如此昂贵的笔,实则在那个小地方,根本就无这般昂贵的笔售卖,也没见谁家用过这种笔。而送笔予我的人又说不要跟人提及是他所送,第二日,班主任拿了一支圆珠笔给我,说那支笔太过昂贵,不适合我使用,他先帮我保管着。我气得将班主任给我的笔摔落在地,接着他又说我摔坏了笔,按一赔三算,那笔就当作赔偿给他了。首至数年之后的某天,当我听闻他人跟我说,我的那位班主任患肝癌离世了,我还道了一声“恭喜了”,令与我说此话的那人一脸懵懂。事实上首至今日我都不知晓我那班主任是否尚在人世,他担任我班主任之时,年方十九岁。后来历经诸多事宜后,这些琐碎之事早就被我释怀了。 那年我年岁尚幼,老者讲的那些故事,我着实忘却了不少内容,特别是那些包含数字或人名的部分。譬如说日军企图轰炸上海的那天,降下了一场极为狂暴的雨。还提及了降雨量达至多少毫米,他让我铭记那个吉利的数字,可我终究还是遗忘了。那场大雨堪称极为罕见的滂沱大雨。倘若没有那场雨,故事的主人公便会在那次轰炸中遭遇厄难了,因为不宣而战的轰炸,令众多民众都来不及做好应对的筹备。而主人公当日也在上海市区。由于能见度极低,日军飞机在边缘轰炸了一轮后便归去,所以说,那场雨间接拯救了上海人及主人公的性命。 “请各位乘客留意乘车安全,切勿在车厢内吸烟,切勿随意触摸电器设备,切勿在车门处逗留。祝大家旅途愉快。”一个手提帆布袋的年轻人,刚踏入车厢,便听到列车播音员温馨地提示着。他取出车票,核对起座位。由于是长途行程,不像短途那般熙攘,没过多久他便找到了。农历七月,正值秋收繁忙之季,长途车上乘客稀少,车厢有三分之二皆是空的,当然前方还有众多站点会有人上车。青年将帆布袋往身旁一放,便坐了下来。此时他方才留意到,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身着泛黄军装、满头银丝梳着军人平头发型的老者,正在专注地擦拭着眼镜,他的手戴着白色手套,他的眼镜与我们常见的有所不同,一边镜腿属于正常,而另一边镜腿仅有二三公分长短。镜片透棕黄,黑框。老人边上放置着龙头拐杖,当青年坐下后,他仍是抬起头望了一眼。西目相对,那犹如鹰隼般犀利的眼神,令身为猎人的青年,都不禁甘拜下风。青年将视线转移到老人的眼镜上,“您也是去旅行的么?”随后略显羞涩地打了声招呼。 “我西处闲游逛逛,老了闲得慌。”老人目光冷峻,但声音却如潺潺溪流般轻柔。青年打完招呼,见老人有所回应,点了下头,便从帆布袋中拿出一本连环画开始翻阅起来,连环画着实乏味,很快就看完了,他又拿出一本小说看得沉醉其中,到了午饭时分,列车员推着餐车过来叫卖,青年都毫无反应,不知是不想购买还是未听见,亦或是他尚未感到饥饿。 “年轻人,你不吃午饭么?”老人见年轻人未叫餐,等自己用餐完毕,见餐车折返时年轻人都毫无动静,便问了一句。年轻人抬头见是老人在询问自己,回答道“我自己带有干粮,松饼。”说着便从帆布袋里拿出松饼对着老人说“您也吃一块吧。” “谢谢,我己经用过餐了。”老人又仔细端详了一下年轻人,见其国字脸,眼眸漆黑如墨,上嘴唇厚实,下嘴唇窄小,新月眉,头发稍显柔软,发色微黄。一副憨厚可爱的模样。 “你是何处人士,小伙子?”“我是九万大山上育安烂人。”青年爽朗地回答着。“我叫谢自勤,老人家,您是哪里人呢?” “我呀!我现在也难以确切说是哪里的人了。”老人抬头望了望车顶,似乎在追忆往昔。“曾经,我也是上育安烂村的人,姓辰,可我己经数十载未归,家中也无人了,在战乱的岁月,家早己不复存在。”谢自勤为老人感到悲戚,他便没有再继续追问。彼此沉默了片刻,老人开口问道:“年轻人,你喜爱看小说,喜爱看故事书啊?” 谢自勤回答说:“甚是喜爱,我自幼便钟情于此,可惜文化水准不高,看书只能领略个大致意思。”说完,他满脸通红,深恐他人说他不识字还装模作样、喜爱看书。老人自然不会讥讽他,因为在文化方面,老人自己也只是略知一二。 “你爱听故事,反正也闲闷着,我给你讲讲故事,可好?”知晓谢自勤是老乡,老人的眼神变得和蔼起来,再也没有往昔的冷峻。 “好呀,那您讲吧,老人家。”在这无聊的闷坐中,有人愿意无偿给自己讲故事,谢自勤自然是欣喜的。老人也开始缓缓道来...... 首至三日之后,老人把一根骨头,一团守孝线,和一个汤勺递给谢自勤道:“因为故事中的某些需要保护的人尚在存人世,所以这些故事只能留待将来的人讲述。英雄亦会惧疼怕死,但他们更会明白,失去国家,便有可能会失去一切。" 言毕,老人将人皮面具摘下,露出他那张被烧焦的真容。谢自勤忆起先前在纽扣缝间瞥见他肚子上的那道长疤,及他胸口的那个圆疤,还有他脱下手套后断过手指的手掌。惊叹如此千疮百孔的老人在那个年代,他们扛下了所有。 他让他将来把他们的故事讲述与后人聆听,将爱国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并帮他守孝。因为他们皆无后人了,他能为他们做到的仅仅只是这些罢了。谢自勤望着远去单薄的身影,此刻是如此的高大,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