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这是公然对世家开炮?
“你,你...” 李泰手指着柳轩你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见状,孔颖达当即站了出来,看着柳轩,横眉一竖道:“柳县令,甘罗十二岁拜相,是因为朝内无可用之人,而霍去病封狼居胥,也是因为他的确在这方面战绩彪炳。” “柳县令,难道你认为单凭水车、水泥、曲辕犁,就能够和他们相媲美,从而担任工部侍郎的官职吗?” 孔颖达的确是不愧为帝师,一句话就把柳轩发明的水车、水泥等物的功绩给轻描淡写的飘过去了。 不过,柳轩可不是省油的灯,反而是看向孔颖达说道:“孔大人莫非忘了,下官是状元出身的吧?” “...” 这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呼吸一滞,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柳轩可是大唐最年轻的状元啊! 还是陛下钦点的状元! 如此年轻的状元,本身就应该是任朝廷六品官职,之前只不过是因为君前问答的失误,被发配龙门担任一个七品的小县令。 现在大家都习惯于记得,他是一个七品的小县令了,反而是有些忘了,柳轩不仅仅是七品县令,反而还是状元郎。 状元! 还是如此年轻的状元! 如果这么算的话,柳轩六品官职就可以直接升任五品了。 这也意味着,李二给柳轩正五品的工部侍郎,根本不算过分,仅仅连升两级而已,何况,除了这些,柳轩还有那份让人无法忽视的功绩。 一时间,孔颖达、王珪还有长孙无忌等人,都沉默了下来,想要再驳斥,却根本找不到理由了。 这尼玛还怎么驳斥? 只是,他们沉默了,柳轩可没有忘记痛打落水狗。 “自贞观以来,我大唐时有水患,旱灾发生,不知道各位大人如何解决的?是否解决了?亦或者就是靠着陛下国库拨粮拨饷银?” “我柳轩虽然年纪尚轻,但是担任龙门县令以来,先是治理旱涝,然后治理龙门水患,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汾河治理完成,而后辖下无有乡绅恶霸纵横,治下清明,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人,是否可以三个月治理黄河水患呢?是否可以自己解决大唐内的旱灾之地呢?” “政绩不分年龄,各位大人年纪比我大,更都身居高位之人,但又有谁真正了解百姓疾苦,又有谁真正的可以说出百姓所需?又有谁真的能够配得上身上这一身官服?” 柳轩字字如刀,低沉而又高昂的声音,在整个太极殿内回响。 王家族系的官员,孔家族系的官员,长孙无忌等等,一个个全都脸色极为难看。 他们立足朝堂多久了? 他们年纪如何? 一个个甚至都能够当柳轩父亲的年纪了,但是现在这朝堂之上,于百官面前,竟然被柳轩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如此训斥。 他怎么敢?他不怕死吗? 没错,这里是哪里? 这是太极殿! 百官上朝朝议的地方,可是柳轩一个七品的芝麻官小县令,却在这里公然驳斥的众百官体无完肤。 外面的朝阳,已经缓缓的从东山上升了起来,正好透过薄雾,照射进这宏伟的太极殿当中,那抹金色的光芒,洒落在了站在百官中间的柳轩身上,显得那么突兀,那么耀眼! 就好像是整个人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霞衣般! 众百官哑口无言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驳斥,该说些什么。 但是,终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王家的御史王珪站了出来,指着柳轩喝道:“大胆,柳轩你一个黄口小儿,谁给你的胆子在这里大放厥词?” 他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 “大言不惭!” 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一刻他站出来,必然会惹得李二不悦,但是,他长孙家和世家是分不开的,他必须站出来,也不得不站出来。 “柳轩,你口口声声说这朝堂之上,列为百官不配穿身上的官服,那你自认为你有大才了?“ 看着长孙无忌,柳轩却不在意,直接点头说道:“不错,我柳轩自认为有大才,而且比在座列为,更有才能!” 哗! 柳轩这番话,可谓是锋芒毕露,完全没有丝毫的收敛,更是直接将这朝堂上九成的官员给得罪了。 不少人看向柳轩的眼神,更加的愤怒了。 若非这是在朝堂上,若非李二在此,他们可能直接就扑上来了,哪怕是文官,也有三分力气,一拳头下去,也照样能打人。 长孙无忌见柳轩如此张狂,眉头一竖,喝道:“好!果然年轻气盛,既然柳县令自认为有才学,那好,本官便要见识见识柳县令的大才。” 柳轩环顾一圈,将所有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这样的情况早在他意料之中。 目光收回来,他看向长孙无忌,“既然长孙大人要见识,那我柳轩便不客气赐教一番!” 赐教我? 好大的口气! 长孙无忌脸色黑了几分,却没有再争辩,咬着牙问道:“柳县令,老夫来问你,我大唐如今一统天下,不过几年之久,百废待兴,人才更是缺少,柳县令可有何良策?” 一出手就是这种国策的问题,故意给自己找一个难题。 不过可惜,这可难不倒柳轩。 柳轩神色不变,不急不缓的说道:“科举制自隋朝以来,多为陛下缺少贤臣时,才会开启科举,而后还要投文才能够脱颖而出,这已经就有了两个弊端!”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愿闻其详!” “缺少人才,缺少的时候才开始科举,朝廷根本没有人才储备!而且一次性的科举,反而是让大量的人,找关系托门路,向着长安拥挤而来,长安虽大,却不堪重负,毕竟,我大唐境内多少儒生,各位心里应当清楚。“ “其次,就算是有好文采的人,也需要去找门路帮忙推荐,否则就没有出头之日,那寒门士子呢?都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没有门路,却又有大才的寒门士子又该如何?不是每个人都是有门路的,我大唐寒门太多了,这一下子又堵塞了多少人?” 这是公然对世家开炮? 大殿一片寂静! 但是谁也不敢在如此的场合下,说百姓如何的坏话,就像是柳轩所说,大唐寒门士子比士族士子更多! 李二都清楚百姓如水,朝廷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何况是这些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呢? 他们比那些皇族更加清楚百姓的重要。 长孙无忌深呼了一口气,他很久没有这样了,之前遇到难题的时候,还是在天策府担任李二的幕僚的时候。 不过,他还是冷静的盯着柳轩,又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做?” “其一,大唐科举应该变为三年一次,时间既不短又不长,三年时间,足够让那些学子踏踏实实的苦读,然后来考试了,也不用一窝蜂的长住在长安,毕竟长安的花费高,不少学子在长安待着,连生活都是问题,如何能够静下心来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