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68章 卧龙之兄,江表虎臣

   说起诸葛瑾的到来,还颇有些戏剧。    因是之前秦瑱给刘备建议来个唯才是举,准备在周围郡县捞一捞人才。    刘备当时自无不应,可他后来一想,就觉不对!    说是唯才是举,可自己怎么知道对方有才干呢?    他倒是颇有识人之能,但不能来一个就亲自面试一番。    由此他又找到了秦瑱提出自己忧虑。    于是,秦瑱就给刘备建议,光看可能看不出来,咱们就效仿太学考试寻才!    说起考试寻才,后世总会想起科举制。    实则考试选才制度,并非科举首创,远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创立太学,用考试的办法直接选拔人才。    门生要在太学里学习《春秋》、《礼》、《易》、《诗》等儒家经典,学成之后会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为官,成绩太差会被处罚。    故而考试这种制度对于刘备来说,并不陌生。    他心想现在自己手下没啥世家,靠察举和征辟不行,考试倒也是一个办法。    考虑了一会儿之后,他索性就把这件事交给了秦瑱来安排。    秦瑱对此,自是乐而为之,要想打破世家垄断格局,就该从现在实力还小的时候开始。    然后他就直接开设了一个招贤馆,用以招待那些前来投靠的人才,并负责选拔。    题目是由他亲自所出,分文武两科,文科依旧是考察这个时代文人必备的儒家知识。    武科则是简单一些,主考一些兵法里面的字句解释。    即便不认字也没关系,门口有块大石磨,你要是能举起来走上三圈,那就算你初步合格。    如此定下之后,秦瑱就满心期待等着人才来投。    每日不管怎么忙,都会抽空来看一眼。    结果他这个选才馆里空空如也,好不容易来上小猫两三只,连一部《论语》都没学全。    倒是有些能举起石磨的汉子,可惜大字不识几个。    面对此状,秦瑱自然是挑挑拣拣,要么打发去干杂务,要么打发军营里让徐庶自行挑选。    本来已经不抱希望,可这天刚一下班,佐吏便一脸兴奋的拿着两张布帛前来对他道:    “军师,贤才至矣!军师所出题目,均被贤人解答!”    秦瑱正想回家呢,听到这个消息,自是拿着布帛一观。    结果就见其上写满了飘逸字体,确如小吏所说一般全部解答。    在看过诸多恶劣文章之后,这一篇文章简直就让他眼前一亮。    而后一看署名,秦瑱顿时就乐了。    他本想捞一捞,没想到真捞到了大鱼,而且还是诸葛子瑜!    眼下诸葛瑾都来了,诸葛亮还会远么?    而诸葛亮先不说,诸葛瑾本身也是大才,其年少成名,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    按照原本历程,其投靠孙权之后,备受重用,官至吴国大将军。    虽说没有诸葛亮国士级别的文武全才,但也是一个一流治政之才,对他们来说可是极度稀缺的。    欣喜之中,他又看向了另一张帛书。    结果一看一个不吱声,你猜另一个是谁?    江表虎臣,徐盛!    与诸葛瑾相比,徐盛则是大器晚成。    初从孙权,碧眼儿上位之后,担任别部司马。    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黄祖之子黄射所率数千人,大破之。    而后濡须口拒曹,夷陵抵御刘备。    直到后期抵御魏国南下,皆是以胆略著称。    现在他们军中,正缺少这种人才。    不过看到这里,秦瑱又是一阵不解,按理来说诸葛瑾和徐盛是八竿子都打不到关系,不该一起出现才对!    现在一起过来了,他还有些意外。    想了一会儿,他索性连家也不回了,直接让小吏带着自己前往招贤馆会见二人。    此时已经入夜,诸葛瑾和徐盛正准备睡觉。    一听刘备军二把手来了,两个都急忙爬起来迎接。    及至堂上,见得二人,秦瑱再度确认了一遍身份,又细细打量二人长相。    只见诸葛瑾眉清目秀,五官周正,也是一表人才。    唯独可惜,脸有点长,颇似驴脸,颌下短须,显然年纪不大。    而徐盛则是身材高大魁梧,嘴边稀稀拉拉的碎胡子,外表看起来还比诸葛瑾成熟一些。    如此打量一番,秦瑱便问道:    “二位一个琅琊阳都人,一个琅琊莒县人,怎会同至我沛国之地?”    而他一说罢,便见诸葛瑾上前一步拱手道:    “敢叫军师知晓,我等并非一道前来,而是途中相遇,方才一路至此!”    说着,他就将两人前来的原因讲述了一遍。    原来他们两个会走到一起,也是一件巧合之事。    事情还得从诸葛瑾这边说起。    九年前,诸葛瑾之父早逝,因其兄弟姊妹尚且年幼,身边又无长辈,丧事便由其叔父诸葛玄操持。    在操持完丧事之后,诸葛玄看着诸葛瑾等人年幼,就给寡嫂建议,举家南下荆州。    可他这个寡嫂,并非诸葛瑾等人的亲生母亲,只是继妻,一听这话,自然不愿答应。    诸葛玄无奈,只得将年少的诸葛亮等人带着南下,留着时年十四岁的诸葛瑾侍奉继母。    因此,诸葛瑾就被留在了琅琊之地,直到三年前,其继母病逝。    诸葛瑾守孝三年,总算得了自由,想着其叔父在荆州任职,便想南下投靠叔父。    但及至东海郡境内,又听到行脚商人刘备在沛国招贤纳士。    正逢此时淮南袁术与吕布交战,诸葛瑾心想南下路途遥远,不如先在刘备这里任职。    等以后有机会再行南下去寻找自己兄弟。    随后他就调转方向,朝着沛国行来。    可还未至沛国,竟遭遇歹徒拦路抢劫,差点一命呜呼。    幸得徐盛出手相助,方才免得危难。    诸葛瑾被搭救后,就问徐盛从哪来,徐盛便述说因臧霸攻杀莒县萧建,为避战乱,带老母南下江东避难。    诸葛瑾一听,觉得此人孝悌可敬,可以结交,当即对徐盛表示去江东路遥千里,他们并无根基,到了江东也无处安身。    现在听说刘备在沛县招才,我准备去试试,壮士如此勇力,不妨一路。    徐盛听了,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他家里一穷二白,去了江东也是带着老母亲过苦日子。    倒不如去刘备手下碰碰运气。    他也听过刘备仁义之名,料想怎么也不会比江东差。    想了想利弊关系之后,他也点头同意,护送着诸葛瑾一路来到了沛国。    后来抵达此处,二人才知道还需要考试经过选拔才能见得刘备。    好在二人也并非没有才干,当下分选文武两科,一一答卷。    本来他们是抱着尝试性的心态答卷的,能行就行,不行就走。    万万没想到秦瑱会大晚上亲自来见他们。    这种举止,属实让二人有些受宠若惊。    故而在将自己等人经历讲述一遍之后,诸葛瑾便对秦瑱行礼道:    “我等此来,专为投靠使君,不想军师亲至,见得军师,不胜自喜!”    要说他的态度还是很卑微的。    毕竟眼前这个男人,身居高位,权势极重,他们一白身,又没名声,可不敢放肆。    可秦瑱一听这话,便对二人笑道:    “吾观二位均有才干,有意投靠我军,亦是我军之福!”    “今夜好生休息,明日晨间,我即带二位前去面见明公!”    诸葛瑾和徐盛一听明天就能见到刘备,均是又惊喜又忐忑,当即纷纷行礼谢过。    如此辞谢了一番,秦瑱行出招贤馆,心情也是大好。    诸葛瑾和徐盛皆有才干,自不多言。    除此之外,诸葛瑾的到来,还有一个作用——挖动荆州士人来投!    诸葛亮自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庞统马良等人。    后世有人说诸葛家三家投注,不会聚在一起。    但在秦瑱看来,这种言论实属扯淡。    实际上对于汉末的世家来说,投注了一个势力,就必须要全力支持。    想要两面三刀分别投注,那叫蛇鼠两端,压根得不到重用。    就如荀彧投了曹操,其族兄荀谌作为袁绍的前期谋主,有助袁绍夺取冀州之功。    可官渡之战一打起来,一样被丢到后面坐冷板凳。    诸葛家之所以会出现同时出仕三家的情况,是因为诸葛家已经衰落,族人四处分散,恰好出现三个名留青史的人才。    并非是后世一些营销号营销出来的那种,一家人预知未来,分别下注的情况。    现在诸葛瑾来了,自后操作一番,诸葛亮自然跑不掉。    有诸葛亮在,就能通过朋友圈把其他人依次招来。    等以后南下夺取江东,西进荆州,凑齐吴蜀两国精英,再行北伐,就是想输都难!    抱着这等想法,次日,秦瑱便将二人引荐给了刘备。    刘备见是秦瑱亲自引荐的人才,自然不敢怠慢,一一与二人相谈。    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诸葛瑾乃一时俊才,可堪一用,而徐盛虽有勇力,但经验不足,尚需锻炼。    得出结论之后,刘备即任命诸葛瑾为主簿,徐盛为部曲督,留在军中听用。    二人被刘备委以重任,自是暗道刘备真乃识才英主。    他们本是准备暂居于此,再图前路。    如今陡然得此重用,也就不好走了,自是安心留在了刘备军中做事。    至此,刘备军文武齐备,已是颇具规模。    文有秦瑱、徐庶出谋划策,简雍、孙乾、糜竺、刘琰、诸葛瑾等打理诸事。    武有关张领衔,以陈到、桥蕤、糜芳、傅士仁、夏侯博、徐盛等人统军。    陈兵沛国,训练兵马,收购粮草,静待局势变化。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六月中旬,朝廷催促进军的使者也终于到达了相县城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