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韬光养晦
听说这群自称是美作来的商人要见自己,八郎略有些惊讶,可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头也不抬地继续耕作着。 香川盛久见状并没有生气,而是十分客气地问候道:“请问,您是宇喜多家的八郎殿下吧?” “我是宇喜多八郎,却不是什么殿下,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八郎这才抬头看了眼面前这群陌生人,皱着眉头说道。 此时,正在不远处浇灌农田的一名中年妇女,却是十分殷勤的搭话道:“是啊,各位大人是不是找错人了,八郎就是个普通孩子,不是什么殿下,那是对武士老爷的称呼。” “这位是?”香川盛久问道。 “那是我的伯母,这几年就是他抚养我长大的。”八郎回答道。 “原来如此,”香川盛久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您就是宇喜多八郎,那我们便没找错人。” “你们为何找我?我可不记得跟美作的商人打过交道。”八郎一脸狐疑的反问道。 “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香川盛久轻声问道。 “无妨,伯母不是外人,有话这里说便是。”八郎停下耕作,抬起头对香川盛久等人回答道。 见此情形,香川盛久也不再多言,而是命令身旁的忍者四散戒备,自己则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郑重其事地交到八郎手中。 “八郎殿下,实不相瞒,在下并非美作的商人,而是若狭武田氏的家臣香川盛久。此番前来,乃是奉我家主公之命,邀请殿下出仕本家。”就在八郎拆信时,香川盛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 “什么,你们不是商人?”八郎的伯母一听,顿时紧张起来,抓起扁担就一路小跑赶到八郎身前,满脸紧张地质问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想对八郎做什么?!” “您多虑了,”香川盛久看着她这般神情,不禁笑了笑道,解释道:“我们并无恶意,具体为何来这里,信中说的很清楚,八郎殿下一看便知。” 此时,八郎也已经取出信纸默读起来,脸上神情平静,并没有香川盛久预想的那种惊讶和喜悦。 这一看似异常的表现让他很是费解:现在的武田家,虽然比不上细川、六角、大内这样的庞然大物,但也算是备前周围数一数二的强大势力了。能得到武田家的延揽,这宇喜多八郎应该高兴得手舞足蹈才是,可他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八郎,信中咋说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伯母举着扁担,仍旧紧张兮兮地问道。 “他们确实是武田家的家臣。”八郎默默收起信,拍了拍伯母的手腕,示意她放下手中的“武器”。 “武田家,哪个武田家?”伯母一脸好奇地质问道,“八郎就是个普通孩子,甚至还有些愚笨,你们怕是找错人了。” “伯母,别说了,既然能找到这里,那便瞒不过他们。”八郎依旧表现得很平静。 在下笠加村这几年,他一直对外表现得沉默不语,愚笨可欺,让周围人都以为他跟他父亲宇喜多兴家一样资质平庸,不堪大用,因此浦上氏对他也很不上心,在众人看来,宇喜多一族算是彻底没落了。 不过从八郎和伯母的这番对话可以听出,这个看似沉默寡言、愚笨不堪的少年,在这副面孔的背后,似乎还有着另外一副模样。 “殿下,既然相信了吾等的身份,还请随在下回若狭,我家主公可是急着想要见您呢。”香川盛久依旧客气地劝说道。 “敢问大人,我如今不过是一介村夫,宇喜多家也已然没落,武田家为何要延揽我呢?”八郎并未直接答应香川盛久的要求,仍旧十分警惕地询问道: “我家主公向来惜才,早就耳闻和泉守之勇武,不愿看到宇喜多一族就此凋零。恰逢本家如今与备前接壤,便派在下前来邀请殿下出仕,还请殿下不要辜负了主公的一片良苦用心。” 听了香川盛久这般解释,八郎稍稍放松了戒备:“武卫殿竟然会留意我宇喜多家这样已经没落的家族,竟然还想着登用我?” “主公向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别说是落寞国人豪族,就是浪人、商人,只要有才有能,主公都乐于招揽到麾下。对于主公的诚意,殿下无需怀疑。”香川盛久笃定地回答道。 “八郎,这位大人真是那什么武田家的么?”伯母这时候也好奇地问道,“这武田家厉害吗,比得上浦上家么?” “伯母,这武田家可是比浦上家厉害得多了。”八郎对伯母解释道,“他们可是能同时对播磨、因幡、美作三国进行攻略的强力大名,美作的草刈家,因幡的山名家,还有播磨的宇野家,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乖乖,别的我倒是没听说过,就那个宇野家,不是就在备前隔壁的宍粟郡么,听说是那一块儿大名鼎鼎的国人呢,竟然被这什么武田家给打败了,看来他们家来头不小啊。”听完八郎的“讲解”,伯母一脸惊讶地嘀咕道。 “打败宇野家的,不过是武田家的一路偏师。打草刈氏那一仗才叫精彩,前后动用了一万多军势,六七万石知行的国人,说灭就给灭掉了!”八郎继续说道。 “一万多军势?六七万石?!”伯母更是难掩满脸的震惊,结结巴巴地说道,“这得是多厉害的大名啊!” 听到这,香川盛久哑然一笑:“倒也不是‘说灭就灭’,前后也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呢。不过话说回来,八郎殿下屈身乡野,对周边的情势却了解得不少啊,并不像刚才夫人说的那般普通、愚笨嘛。” 听到这,八郎倒是有些难为情道:“实不相瞒,伯母是按照我的意思才那么说的,大人应该也知道,杀害祖父的仇人尚在人世,且是浦上氏重臣,我若不表现得愚笨寡言、资质平平,怕是活不到今天的。” “可以理解。”香川盛久没想到,面前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竟然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看来,义重确实是发现了一根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