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两个守被监督是最严的地方。 一个是锦衣卫的诏狱,那里关的都是朝廷最重要的犯人,一般人进去就出不来。 哪怕是当朝六部尚书想要进里面,锦衣卫的人都不买账。 而另一个并非是大明的皇宫,而是眼前这座平平无奇,却充满了无数神秘的天工坊。 天工坊城高墙厚。 被金陵的百姓称为城外城。 这里经过数年的修建,曾经的皇庄田地已经不见,成为了一座小城镇。 城墙高三丈五,上有炮台瞭望塔。 常备守备军士2000人,三个入城卡,由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和守备军联合守卫。 城外有一条护城河,引长江之水绕城而过。 另有500名三部衙门巡逻骑兵队,12个时辰不停的巡逻。 城上城下城门,三处交叉巡逻,不允许有任何空隙。 想要入城的人,除非有皇帝太子太孙三人之一的手令,不然你就是六部尚书都不允许进入。 老爷子带人在天工坊外等待,除了是在等朱瞻军,也是让守卫的军士,对一会要进去的人进行登记统计。 等最后一个进入的人统计完,被分发了临时参观的牌子。 朱瞻均向城墙上挥了挥手,哗啦啦的吊桥才放了下来。 “走吧,各位,今日随朕一起看看我大明最神秘的地方。” 老爷子笑着招呼一声,也没有上马车,更没有骑马,而是迈步走向了放下的吊桥。 其他人见皇帝都没有骑马坐轿,也纷纷跟在了后面。 看到如此戒备森严,众人心里的那丝好奇更浓了。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 警备力量竟然比皇宫还要高。 众人跟着老爷子走过城门道,入眼是成片落座整齐的建筑。 “嘶,这里的窗户竟然都是玻璃。” 今日阳光正好,还挂在东方的太阳,散发出赤红色的光芒,照在了一间间的房屋上。 众人一踏入其中,就察觉到一片片耀眼的反光。 一个官员眯了眯,看向那反光处,惊的倒吸一口凉气。 玻璃是这两年老兵商会推出的一种新型物品,透明装在窗户上,让屋里能亮堂。 只是价格不便宜,一般大户之家也只舍得在主要的屋子装上,以显示家中的富贵。 他们没想到,这里的每扇窗户都是玻璃,而且还是巨大无比的那种。 “这有什么奇怪的,玻璃就是他们这里生产出来的,卖给咱们值钱,在他们这里就不值钱了。” 手里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捧瓜子的徐景昌,一边磕着一边鄙视着旁边官员的没见识。 自打他加入神威府之后,他算是见识了不少新鲜玩意。 再加上他明确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只是代表凤阳新贵给朱瞻均站班的,所以平时他从不管事儿。 后来那个叫徐念达的大伯出现,更让他明白了一些事情,让他对朱瞻均的支持更是不留余力了。 正因为徐景昌这一点,朱瞻均对他的赏赐从来没少过。 徐景昌去采买东西,老兵商会那边都会给最大的优惠,甚至还可以允许他赊账。 向来爱炫耀的徐景昌,早就把自己家里全换上玻璃窗户了。 “徐小公爷,这里不允许乱扔垃圾。” 就在徐景昌一脸得瑟的时候,一个腰上挂着天工坊腰牌的锦衣卫走了过来,行了一礼警告了一下徐景昌。 瞥了一眼走在前面,回头看过来的老爷子,徐景昌尴尬一笑,蹲下把自己扔的瓜子皮捡了起来。 “噗!我早就说了,这里规矩严的很,你还非要带瓜子。” 旁边啃着鸭梨的李景隆,见此一幕笑了出来。 锦衣卫又看向了他。 李景隆扬了扬手中的鸭梨:“我待会儿吃完会扔到桶里的。” 锦衣卫才点了点头,走向一边的岗哨,眼神警惕地看着每一个人。 “小崽子你来领头,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由你来决定。” 走过最后一班检查哨岗,老爷子笑着让朱瞻均带路。 朱瞻均点了点头,领着众人走向了最西边的一片有烟囱的建筑。 一边走,朱瞻均一边还对着身后的官员和老爷子等人讲道:“随着我大明的实力提升,钢铁等方面的消耗也会与日俱增。” “然而我大明一年的产量,根本就无法满足,朝廷和军队的需求,连军队都满足不了,更别提民防建设了。” “所以在两年前,我就下令组建了一支专门研究钢铁的部门,让他们如何加大钢铁的产量,提高钢铁的质量。” 听到如此之说,不少官员们微微点点头。 他们虽然对朱瞻均不满意,但朱瞻均所做出的一切,这几年对大明的改变,他们还是看在眼中的。 近两年已经在江南和中原区种植开的高产粮食,以及江南开通的海贸,给江南商户各大家族,以及相关联的百姓带来的收益。 还有太孙派人在河套区域,建立的养马基地,等等等等一系列的举措。 诚心的来讲,一个太孙能把朝廷带动到如此地步,已经是千年难得了。 也就是朱瞻均是老二的身份,如果是皇长孙,估计早就有无数官员为其唱赞歌了。 来到钢铁厂门口,朱瞻均在岗亭签了一下手令,让守卫确定了一下人数,众人联袂走了进去。 一进入其中,几个高大的炼钢炉就映入众人的眼前。 恰好这时,有一炉铁要出炉。 朱瞻均领着众人,在远处远远观看。 随着老师傅抡起锤子,用力的砸开了出铁口,鲜红色的铁水从里面流了出来。 “嘶,铁竟然化成了水,这里面的温度该有多高啊。” 懂行的工部尚书宋礼,看到这一幕惊呼了出来,下意识就要领着身边几个主事上去。 “宋尚书,按照规定,你们只能看不能靠近。” 跟随的守卫人员,伸手拦下了宋礼。 “陛下。” 宋礼看向老爷子,希望老爷子能说句话。 天工坊他工部早已经眼馋许久了,一直想找机会把这个部门收到工部。 如今有近距离观察天工坊的实力,他自然不肯放过。 “今天咱们只是来看的,有什么事儿回头再说。” 老爷子哪会不明白这家伙的心思,可他知道这是自家孙子的宝贝疙瘩,不可能交给工部。 老爷子也不想让这个大明发展的部门,变成官僚主义的地方。 当前的工部是什么样,老爷子心里比谁都清楚。 想法没有得到实现,宋礼一阵无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那正在流着赤红铁水的高炉。 朱瞻均指着远处的几个高炉,对着老爷子等人讲解道:“根据前年的统计,我大明一年铁产量,约在1900万斤,但其中可投入使用的铁,只有1300万。” “虽然数量不少,但对于整个庞大的大明对于我们的军队而言,这数量还是明显不够的。” “天工坊的匠人们经过研究,更改了炼铁方法,采用了这种新式的高炉炼铁。” “这种新式炼铁炉,根据我们的估算,每开一炉可得铁水20~30吨,吨是我们的新型计算方式,每一吨为2000斤。” 宋礼瞪大了眼睛惊呼道:“按最高来算,那出一炉就是六万斤了,如果全开,那就是36万斤啊。” 朱瞻均点了点头:“可以这么算,但其中会有一些差别,不过30万斤左右还是没问题的。” 在场不少人被这个数据给吓到了,金忠忍不住问道:“敢问太孙殿下,这里练一炉需要多久。” 朱瞻均向旁边招了招手,一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跑了过来,手中记录的本子递了过去。 朱瞻均看了一眼回答道:“铁水成型,需要很高的步骤和要求,外面的温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平均下来一般3~5天之内出一炉。” 听到这个数据,老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还只是六座高炉。 按照天工坊前几天给他上的奏疏,未来天工坊打算在北方区域,建造数十个炼铁厂。 每个厂房,配备这种新型的炼铁炉,20~30个。 如此算下来,光这几个炼铁厂的材料,就能支撑起整个大明。 “好,很好。” 老爷子满意的连连点头,交代旁边的朱胖胖:“这方面你要多注意,他们有什么需求就尽量满足。” 朱胖胖连忙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在炼铁厂参观了一会,在朱瞻均的带领下,穿过炼铁厂,前往了西边的实验场地。 他现在很想看到蒸汽轮船和蒸汽机,参观其他的地方,等看完以后再说。 很快,一行人来到一片新的工坊,还没有进去就听见了一阵哐当哐当的。 在这些工坊一些区域,还冒着浓浓的黑烟烟囱。 “太孙殿下,这里也是炼铁坊?” 宋礼看着那些大烟囱,以为还是炼铁的,眼前瞬间就是一亮。 朱瞻均摇了摇头没有解释,等走到门口之后,转身看着所有人。 “各位,接下来你们将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也是改变大明未来的基石。” 拍了拍手,身后看门的护卫用力的拉开了大门。 心中被勾起好奇的众人,纷纷往门后看了过去。 而这一看就瞪大了眼睛。 只见偌大的工坊中,一个个巨大的转轮和皮带连接在一起。 它们快速的转动,带动着一个个机器。 一名名女工,在机器中间穿梭,将一捆捆线放到机器上连接一起。 在他们入眼处,钢铁的纺纱机,快速的运转着,布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就他们看的这一会,他们面前的那一排排机器,就织出了不短布匹。 “这这这…” 如此快速的纺织速度,让他们瞪大了眼睛。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算想明白,为什么天工坊的丝绸布匹那么便宜了。 布匹贵是什么原因? 所有人都心中有数,纺织速度太慢,浪费人工成本,造成了供不应求,才让价格增高。 而眼前如此快的速度,一个人可以看好两台机子,完全打破了他们对织布的概念。 朱瞻均领着众人走入其中,对着众人讲解道:“这是蒸汽纺纱机,采用的乃是全新动力,不再是以人力为主。” “布匹的生产速度,是人工的几十乃至上百倍。” “蒸什么鸡?” 可能是太吵的原因,朱胖胖一时间没听清楚。 朱瞻均招了招手,领着众人前往了声音最大的地方。 众人跟着朱瞻均,走到了旁边声音最大的地方。 随着隔离门被护卫拉开,一个正在运转的巨大机器,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伴随着一声哧哧的蒸汽声,一个个摆臂快速的运转,带动着齿轮和皮带,给外面的纺纱机传动的动力。 朱瞻均走到蒸汽机前,转身向着震撼的文武百官,微微的伸开了双手高声道:“欢迎各位来到新的时代,蒸汽动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