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跑,这些是海底中沉睡的凶兽。” “这就是在海上行走的城堡!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的战船!” 郑和宝船的出现,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这一刻,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征掠大明帝国的渴望。 唯一的念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这一片海域。 大明帝国的战舰,让他们心生颤畏! 呜呜呜—— 舰船的号角声骤然吹响,整个海面上悠悠回荡着大明海军进击的声音。 一艘艘大明舰船如同海底中的猛兽,全速向弗朗机战舰冲去。 如此大的舰船在向弗朗机人逼近的那一刻,庞大的压迫力让他们难以透过气来。 弗朗机人疯狂的划动着船桨,试图在最短的时间逃离大明海域。 “快,快逃啊!他们的舰船实在是太大了!” “这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舰船。” 弗朗机人一刻不想在这里多呆。 俞大猷、戚继光两人各自率领着舰队,准备对弗朗机人夹击。 他们登在甲板上,目光轻蔑的望向弗朗机战船。 弗朗机人的战舰,长十丈、宽三丈,就连大明最小的战舰都足足有二十丈长。 毫不夸张的说,弗朗机人的战舰连三国时期的吴国战舰都比不上。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火炮这样的武器。 庞大的战舰面前,弗朗机战舰显得格外渺小。 在大明战船向弗朗机战舰逼近时,一门门火炮已经将他们全数锁定。 “进攻!” 喝令声起,战船上的水手们迅速装填弹药。 在战舰上,每一名水手都被合理分工,五人负责炮台,上千人负责航行,百人负责转舵…… 当舰长发号施令的那一刻,数以千计的炮台举炮齐发,炮弹铺天盖地的向弗朗机战舰轰去。 轰轰轰—— 炮声震天,眼前整个海面都亮起了火光,如同火海一般。 俞大猷、戚继光拔出随身佩剑,目光直视前方,朗声高呼道:“皇上有旨,凡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杀!” 喊声冲至九霄,大明水手们用尽力气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这是他们第一次海战,不容有失! 他们要向皇帝证明、天下人证明、世界证明,即使大明水军百年未曾出海,也依旧是当世无敌的那一个! 杀—— 上百艘战舰乘风破浪,全速向弗朗机战舰冲去。 绝对的优势下,弗朗机战舰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电光火石间,大明战舰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了对弗朗机战舰的围歼。 “快,快突围!” 弗朗机舰长察觉到不妙,连忙指挥着战舰试图从大明舰船的包围中突围。 在生与死的抉择下,弗朗机人爆发了前所未有有的潜能。 每一名弗朗机人都陷入疯狂中。 生死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砰砰砰—— 很快,弗朗机战舰的反击随之展开。 弗朗机火炮之利,在爆发的那一刻,立马凸显出了他的优势。 相比于大明帝国的虎蹲炮,弗朗机火炮的射速更快,威力也要大很多。 俞大猷、戚继光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全力压制着弗朗机战舰的反扑。 这一次,大明海军全员出动,整整七万人,三百艘战舰。 若是这样都能让弗朗机人逃出大明海域的话,那他们将无颜再面对天子。 全速追击中,弗朗机战舰一个个被击沉在海面上。 甲板上,大明海军将士们激动的欢呼着。 这一战,他们胜了! 哪怕是占有人数和战舰上的优势,但也的的确确是他们胜了! 弗朗机战舰,短小精悍,号称世界最强海军舰队。 而俞大猷他们却是借助着这次机会,第一次实战练兵。 所乘用的,还是百年前的战舰。 这一场海战,大明海军共计投入兵力七万人,战舰三百艘。 弗朗机舰队,共计六千余人,战舰十六艘。 战争还未开始,弗朗机人便已怯战。 他们不敢相信传说中的一切都是真的,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帝国。 这是一场全面碾压的海战,最终结果以大明帝国完胜而告终。 …… 当俞大猷等人带兵返回之际,特意命人将弗朗机俘虏及战船一同带回。 在交战的过程中,俞大猷、戚继光的心中便有一丝好奇。 弗朗机火炮到底是怎样的! 当俞大猷他们登上弗朗机战舰时,这才发现了问题关键所在。 弗朗机火炮,乃是子母铳,母铳炮管细长,负责瞄准、发射。 两侧有炮耳,负责调整炮台的准确度和方向。 炮铳身后有凹槽,用来装填子铳。 而每个子铳可装填5-9个小子铳,可预先装填弹药,减少换弹的时间。 反观大明虎蹲炮,则显得比较简单,乃是一炮一发。 两者相比下,射速上自然是要比弗朗机炮慢上许多。 想明这些,俞大猷当即返回,书写奏折呈递给皇帝。 …… 数日后,乾清宫内。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认真扫视着战报。 此番与弗朗机国爆发的海战,以大明帝国全胜而告终。 这样的消息,在传到大臣们的耳中时,自然激动无比。 “臣有罪,恳请陛下责罚!”俞大猷突然跪在大殿,歉声说道。 此话一出,大臣们的脸上皆露出疑惑之色。 明明这次海战,是大明大胜,俞大猷为何还要向皇帝请罪。 朱厚照将战报放在一旁,看向俞大猷。 “陛下,虽然此次海战,大明大获全胜,可臣知道是占了人数和战舰上的优势。” “在这等情况下,战舰仍有不少损坏,臣恳请陛下责罚。” 朱厚照方才已经查看了战报,上面的内容将当时的海战记载的清清楚楚。 “双方爆发海战,舰船被破坏乃是再为平常不过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都是百年前的战舰,防御力自然是要差上一些。” “木质舰船又怎能抵挡火炮之威?” “你起来吧!” 俞大猷感激拜道:“臣多谢陛下。” 待俞大猷暂退到一旁,朱厚照的目光渐显深邃道:“不过,此次海战同样让朕知晓了一些事。” “大明火炮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