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建文帝:原来后人这么关心我藏哪?
大明(永乐朱棣位面) 永乐四年,紫禁城,乾清宫。 朱棣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雕龙刻凤的紫檀木椅上,眉头紧锁,深邃的双眸紧紧盯着眼前巨大的天幕。 自从他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后,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这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建文帝,派遣了无数锦衣卫探查,甚至不惜动用郑和下西洋的名义暗中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 如今,这神秘的天幕再次降临,不知是否会揭开这个困扰他多年的谜团? 天幕中,学者还在分析着建文帝的各种去向,甚至还有人根据史料推测,建文帝可能藏匿于民间,过着隐居生活。 画面中闪过一张张描绘建文帝逃亡路线的地图,从应天府(南京)到云南、贵州,甚至远至海外,每一处都标注着详细的分析和猜测。 “一派胡言!” 朱棣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上好的汝窑茶盏瞬间化为碎片,碧绿的茶水溅了他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陛下息怒!” 一旁的太监总管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浑身瑟瑟发抖。 朱棣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建文帝一日不除,他的皇位就一日不稳。 当年靖难之役,他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叔侄相残的战争,终究让他背上了“篡位”的骂名。 这些年来,他励精图治,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编撰《永乐大典》,五征漠北,派郑和下西洋。 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的功绩,证明他比建文帝更有资格坐拥这万里江山。 可是,建文帝一日不除,他的皇位就一日不稳,他的功绩就永远会被蒙上一层阴影。 “传朕旨意!” 朱棣猛地站起身,语气凌厉,不容置疑, “锦衣卫即刻出发,按照天幕所言,扩大搜索范围,务必找到建文帝的下落,生死不论!” “另外,” 朱棣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秘密处决所有与建文帝关系亲近之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遵旨!” 太监总管连忙磕头领旨,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知道,这一次,皇帝是真的动了杀心。 朱棣望着天幕上建文帝的画像,眼神复杂难辨。 “允炆啊允炆,你究竟去了哪里?是生是死?为何要如此折磨朕?” 他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既希望建文帝已经死去,这样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又希望建文帝还活着,这样他就可以亲手抓住他,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朕,终究还是欠你一个交代啊……” …… 大明(永乐四年,建文帝位面) 夜幕低垂,南京城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秦淮河畔,昔日的歌舞升平已不复存在,只有几声零星的犬吠在夜空中回荡。 城郊,静谧的宝华寺,香火并不鼎盛。 朱允炆,不,他现在法号“觉空”,身着粗布僧袍,步履蹒跚地走在通往后山的青石板路上。 他身边,一个同样穿着僧袍,却难掩魁梧身形的僧人,正小心地搀扶着他。 “陛下…...不,觉空,小心脚下。” 那僧人低声说道,语气恭敬。 他法号“觉远”,却不是什么得道高僧,而是当年拼死将建文帝从火海中救出的禁卫军统领,盛庸。 “觉远,不必如此小心,” 觉空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如今我只是一个残废之人,哪里还能称得上是陛下呢?” 月光洒下,在他二人身后拖出两条长长的影子。 仔细看去,觉空的面部凹凹凸凸,仿佛被什么东西啃食过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四年前的那场大火,至今仍是二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熊熊烈焰吞噬了皇宫,也吞噬了建文帝的帝王梦。 若不是盛庸拼死相救,建文帝早已葬身火海。 然而,大火无情,烧毁了建文帝的容颜,也烧毁了他的身份。 如今的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一个无名无姓的残缺之人。 “陛下永远是陛下,” 盛庸语气坚定,“当年若不是您坚持削藩,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说到底,是臣等无能,没能保护好陛下……” “觉远,慎言!” 觉空连忙喝止,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此处人多眼杂,若是被人听了去,你我二人都性命难保!” 盛庸叹了口气,不再言语,只是小心地搀扶着觉空,继续向前走去。 穿过几重院落,他们来到后山一处僻静的坟茔前。 月光下,那高大的坟冢更显寂寥。 “皇爷爷,孙儿来看您了……” 觉空跪倒在坟前,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这,便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孝陵。 自从那场大火之后,觉空便隐姓埋名,在盛庸的安排下,藏身于这宝华寺中。 白天,他是宝华寺一个普通的僧人,与青灯古佛为伴,诵经念佛,为那些死去的亡魂超度。 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会偷偷潜出寺庙,来到这孝陵前,向他那威严的皇爷爷倾诉心中的委屈和苦闷。 盛庸放心不下,每次都护送他前来,默默守护在一旁。 “皇爷爷,您当年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孙儿?您可知,孙儿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啊!” 觉空伏地痛哭,声音嘶哑, “若是您将皇位传给了四叔,或许就不会有这场兵祸了……” “皇爷爷,您当年立下‘藩王不得干政’的祖训,但,但四叔他却能起兵造反……” “皇爷爷,孙儿不孝,没能守住您打下的江山社稷,辜负了您的期望……” 觉空絮絮叨叨地说着,将这些年来积压在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尽数倾诉出来。 他知道,这世上再也没有人会相信他,会听他诉说,只有这冰冷的坟墓,才是他最后的倾诉对象。 “皇爷爷,您说,孙儿该怎么办?是继续苟活于世,还是……” 突然,一阵凉风吹过,觉空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 只见原本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光幕,光幕上流光溢彩,仿佛一道天门洞开,照亮了整个夜空。 “又是那个天幕……” 觉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只见天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大字:千古之谜,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朱允炆嘴角抽搐:“原来,后世之人,这么关心我的死活!” “陛下……” 盛庸也看到了天幕,语气凝重,“看来,有些事情,是时候该做个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