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话让孙策微微一愣,旋即起身大喝起来:“不错,派遣军队劫掠,不断袭扰袁术,我要夺得袁术的粮草、人口和马匹,这件事情就由黄盖老将军负责!” 黄盖听到孙策的话,上前躬身一拜道:“诺!” 周瑜看了下孙策后又道:“主公,除了出使豫州外,我们还要和刘表和谈,让刘表退回荆州,这样我们才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雷薄和陈兰这两个匪盗! 要让刘表知道,如今我们的敌人就是这黄衮,两家必须结盟,否则会被黄衮一一蚕食的!” “雷薄?陈兰!这两个无耻小人,趁着我大战袁术的时候,竟然劫掠我江东之地,简直可恶至极!” 孙策想到这两个人,心中更是愤怒,刘表还顾及一些颜面,行事还有一些底线。 可是这雷薄和陈兰行事却毫无底线可言,四处劫掠,杀戮百姓,破坏良田和房舍。 “周瑜,出使刘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会亲自率兵征伐雷薄和陈兰两人,区区匪盗,想来也不用动大兵。”孙策说道的时候,语气森冷。 这个时候,众人相继离去,鲁肃出使豫州,周瑜出使刘表,对于两家,孙策更看重刘表,而惧怕黄衮。 在孙策做出应对的时候,鄄城曹操府邸大殿上。 曹操的文武大臣各自排列,神色也是满脸忧愁,互相低声交流着。 这一段时间,整个鄄城都在迁都,谁都知道这是要远远的避开袁绍。 如今天下诸侯中,袁绍一人占据四州,还是最为富硕的四州,兵锋强盛,连黄衮也只能避其锋芒的铸造堡垒防守。 他们兖州就更要小心翼翼了。 在众人窃窃私语的时候,曹操从后殿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吼道:“这黄衮兵不血刃的得到了整个淮南! 而我们在这里打生打死,百般谋划,他却坐收渔翁之力。 这黄衮倒是好手段!好手段啊!” 曹操看着众人,来回走动,神色显得愤怒之极。 荀彧上前笑了下:“主公,黄衮现在定然是没有欢喜,而是满心烦恼。” 荀彧的话让曹操一愣道:“文若这话是从而来?” “主公,袁术离开淮南的时候,将淮南之地刮地三尺,如今城池破碎,百业凋零,如同绝域,而淮南的青壮也被带走了,留下的全都是妇孺。 黄衮若想要掌控整个淮南之地,就必须先管好十几万饥民,要重新修缮城池,要聚拢人口耕种。 如今他得到的只是一片荒地,要之无用,弃之可惜! 而在南阳之地,黄衮已经派出了大将项羽和谋臣范增经营,如今他需要经营两方,消耗定然巨大,除此之外还要防备北方的袁绍,关中的西凉军,甚至是刘表和孙策! 所以数年内,黄衮很难对外大规模用兵。” 荀彧说道这里,曹操便明白了黄衮的处境,看着荀彧道:“这黄衮会不会派兵劫掠袁术?” “断然不会,劫掠袁术所得不足以建设两地,而且还可能招致袁绍的报复,毕竟袁术身边还有大量的袁氏族人。 他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去得罪袁绍。 而且此时的黄衮最希望袁绍和我们开战,绝对不会招惹袁绍,引来变数!” 曹操听到这里,脸上缓和了一些,坐在宽背椅子上,看着众人道:“黄衮不劫掠,但是我们要出手。 这袁术这次前往北方,携带了二十多万人,大量的粮草和物资,一旦被袁绍所得。 这袁绍的实力就更强了。 如今我们正在迁都,袁术这么一大块肥肉,我不能不吃!” 曹操说道这里,立刻大笑起来,对着夏侯淳和曹洪道:“你们两人分别率领三万兵马夹击袁术。 我要袁术手中的兵马粮草军械!” 曹操说道的时候,两人立刻走出来,神色郑重道:“诺!” 曹操的大军攻击袁术的时候。 鲁肃已经来到了安城。 他首先拜访了孙尚香,准备拜访黄衮的时候,却被告之黄衮正在忙碌事情,无闲暇的时间接见鲁肃。 此时的黄衮在自己的一座偏殿内,看着下方战战兢兢的黑鼠。 “主公,我在关中寻找各大王侯之墓的时候,从一个没落的世家公子手中取得这一柄青铜短剑,此乃齐国大贤管仲之物!” 黑鼠说道这里,神色颇为自豪他,抬头看了一眼眼神冷酷的黄衮,立刻又低下了头。 朱亥将青铜剑拿到了黄衮的手中。 黄衮伸手将这青铜剑握在手中,上下打量了下后,神色中带着喜色道:“你且下去,若是事情属实,必然有重赏!” 黑鼠神色一喜,躬身走了出去。 黄衮看着手中的青铜剑,神色透着喜色,喃喃道:“这管仲擅长治理内政,其才能甚至要比萧何好,让他治理残破的寿春,相信不出数年就可以将整个淮南之地恢复过来。 如今我倒是不用为淮南之地烦恼了。” 黄衮立刻吩咐朱亥寻找载体,当载体找到后。 黄衮施展秽土转生术,将青铜剑上的印记摘取了下来,复苏管仲。 当施展完后,在黄衮面前,一个身形清瘦,面目红润而矍铄的老者对着黄衮躬身施礼道:“管仲拜见主公!” “管子不必客气,请上座!”黄衮恭敬的回礼道,心中乐开了花。 “这诸葛亮不是自比管仲乐毅么! 我现在就让管仲坐镇淮南,窥伺荆州之地,倒要看看日后是你诸葛亮大才,还是管仲有才能!” 黄衮哈哈大笑,心中也不住的期待起来,有了管仲后,自己再将乐毅复苏,然后是张良,到时候天下文臣武将皆在自己手中,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如今我得管子,平定天下又多了一份希望!”黄衮哈哈一笑,将管仲扶到了上位。 管仲复苏后,稍事休息,便向黄衮要了所有的典籍和目前的形势,认真研读起来。 随着管仲的复苏,黄衮也多了一个人商议事情,便将江东的事情告诉管仲,想要听听对鲁肃前来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