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已死之人,向赴死者致敬。
戒严到了中午,云中城的北边,靠近阴山的方向,忽然有马车朝这里过来,旁边还有一些跟随的士兵与大夫。 这一队人行色匆匆,满身风尘,眼中都是担惊受怕的慌乱,巡逻得队伍过去一查,发现这些人中没有什么所谓的匈奴入职后,立马就选择了放行。 不仅如此,还派遣了十名士兵护送着前去云中城。 不久之后,这十名士兵听到了有小孩在马车中哭泣的声音。 “爹,娘........” 十名士兵在跟马车随行来的士兵低声询问后,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马车中的孩子,是前方一个小城城守的儿子,常年以清廉与公正著称。 这次匈奴来的太突然了,那个城守只能勉强调集了五六名士兵与大夫,带着自己的儿子逃往云中城。 这算是他为城守十数年来,为数不多的私心之一。 至于那个城守本人,在吩咐嘱咐了大夫与士兵之后,便从墙上抽下了宝剑,撕去了文人衣袍,战在了城头的最前方。 至于城守的妻子,则是身穿一袭白衣,手握鼓槌,追随夫君于城墙之上,击鼓雷鸣。 十名云中城的士兵默然,从这些士兵们的描述中,他们能够想象的出那对夫妇是何等绝伦的风采,心中原本因为特殊时期对着车队的小小不满也随之消散。 很快,除了这一队士兵之外,又陆陆续续有逃难的人们,从远处而来。 她们大都是妇人与孩童。 这些逃难而来的人之中,没有任何一个男丁,哪怕是孩童,也大都没有少年的存在,作为赵国的儿郎,不论老少,他们都愿意为身后付出一切。 至于老人。 更是一个老逃难的都没有,无论是老妪还是老叟,他们皆留在了战场之上。 他们的儿子亲人要么就留在了这里,要么就早已经死在了远处的上郡战场之中,这些老人已经没必要离开了,就算是老骨头,最起码也能多拖延挨一刀的时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下一代。 守卫的部队出动,诸多逃难的人抵达,这些事情发生在一起,不久之后,云中城也已经开始了转移,城中妇人与孩童,都开始朝着更深处的赵国内地走去。 而剩下的老人与少年们,都拿起了武器。 偶尔有一些个还在的壮丁,此时早已披挂整齐,拿起了武器走在了城头的最前方,随时等待着迎接匈奴的进攻。 云中城之中,气氛肃穆而宁静,如同暴雨来临前的夜晚,所有人都盯着远处,心中没有畏惧,而逝后情激昂,整个云中城中的气氛,都开始格外的汹涌了起来。 正在坐镇云中城的苏长云,也是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从那些逃难而来的难民哪里得知,这一次匈奴来势汹汹,显然是准备大刀阔斧的冲上。 现在他们距离这边并不远了,他们尚未抵达,或者说尚未追杀难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还在收割战利品。 苏长云在房间里沉默了片刻,此前的他本正在安排周围的方向与安防,但现在好像不论怎么防守,都无法保住云中城。 沉默片刻之后,苏长云便是清醒了过来,他收拾心情,继续开始吩咐:“让城中的妇孺孩童们离开,十五岁以下的也都走,别留在军中,他们在这里没用,就是找死的。”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都走,他们留在这里也没用,而且他们活得久,有丰富的经验,以后还得指望他们教导从我云中城走出去的少年。” “至于城防军军队,不要在周围远处巡逻了,将巡逻的范围收缩到方圆十里之内即可,若是发现情况不对劲,发现匈奴的踪迹,第一时间回来汇报,不要恋战,不要停顿。” 一条又一条的命令,在苏长云这里发布出来,他的妻子现在已经担任了传令官职务,因为人手短缺的实在是太拘谨了。 女子虽然很疲乏,但依旧认真的将所有命令都记录下来,终究只是大家闺秀,哪里曾经熬过这么多次的夜,如此紧绷神经过如此之久? 但女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坚强的撑着,每每看着眼前明明只有二十来岁,却已经在月余之内有了数缕白发的男子,心疼的厉害。 就在女子点头,记录了所有命令,匆匆准备离开发布之时,苏长云忽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按回了座位上。 “长云?”女子一愣。 苏长云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这个实际上根本对守住城池不抱任何希望,却又想要拼死而守下来的男子,实际上心中充满了矛盾,望着这个跟在他身边不愿意离开的妻子,男子心里满怀愧疚。 “你去睡一会儿,发布命令跑腿这种事情,让我来就行了。” .女子愣在了原地,继而微微低下了头,眼眶湿润,一只手轻轻抓着他。 苏长云深吸一口气,说了句我待会回来,走出门,步伐很快。 在他身边,有几名侍卫跟了上去。 在云中城的几年之中,苏长云虽然出现的不多,也很年轻,但实际上在云中城的诸多百姓心中,都极有威信。 因为年轻城守偶尔几次出面的判断管理的案件,都是颇为重要的案件,而他的做法,也确实称得上是清廉与明慧。 此时苏长云出现在城头之上,宣布诸多命令,井井有条的规划。 实际上在这种动乱的时刻,明确的命令本身,就已经是安抚了诸多躁动不安的人心,是可以最让人安心的药剂。 然后苏长云便去难民营那边找了许多尚未离开的,或者是逃到这里就不想逃了的难民,询问了诸多有关匈奴的事情。 在了解了大概后,苏长云这才哈哈大笑着说道:“原来如此,诸位放心,我已经收到了后方城池的秘信,早就有后方的城池,派兵来支援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