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坐轿子的匈奴人
从很久之前,宋金刚就与匈奴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联系,他们之间的交往如同眉来眼去,既隐秘又复杂。 这种关系使得宋金刚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如今,匈奴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其目标直指楼兰城。 这座城池,现在又控制了雁门关,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是宋金刚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对于宋金刚而言,楼兰城更像是他眼中的一根钉子,肉中的一根刺,时刻提醒着他曾经的失败和屈辱。 在过去的日子里,宋金刚的手下曾多次向他提议,要求攻打楼兰城,以报当初覆灭宋布袋部队的大仇。 然而,每一次的提议都被宋金刚冷静地压了下来。他深知,攻打楼兰城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够让他一举成功、彻底雪耻的时机。 现在,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了。匈奴大军的南下为宋金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可以利用匈奴的力量来削弱楼兰城的防御,同时借助这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智慧。 对于宋金刚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次证明自己、洗刷耻辱的绝佳机会。 最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楼兰城之后,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称帝了。 一举两得,完美! 自己身为万金之躯,身为“国家”之君,御驾亲征这种危险重重的任务,显然是不适合亲力亲为的。 毕竟,一旦有什么闪失,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动荡之中。因此,寻找一位合适的将领来担任这次进攻楼兰城的主帅,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那么,在众多将领之中,究竟应该选择谁来担此重任呢? 首先,我们需要排除那些正在执行其他重要任务的将领。 比如宋降龙,他此刻正在汉中地区,全力谋划进攻蜀地的战略,显然无法分身来担任这次进攻楼兰城的主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宋金刚决定派遣宋伏虎。 即刻调集10万大军,由宋伏虎亲自统领,向着楼兰城进发! 匈奴大军。 如同一片乌云般浩浩荡荡地席卷而来,其统帅库里奇的中军之中,竟隐藏着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奢华之物——一顶大轿子。 是的,没有错,就是那本该在繁华中原,由尊贵汉人乘坐的大轿子,此刻却稳稳当当地矗立于匈奴的军营之中,成为了库里奇的新宠。 提及库里奇,在匈奴的部落里,他可是个出了名的“妻管严”。 这并非因为他性格懦弱,而是因为他娶了一位极为特殊的女子——大可汗的掌上明珠。 这桩婚姻,既是他荣耀的象征,也是他束缚的开始。 在家中,他不得不时刻谨慎,生怕自己的言行举止稍有差池,便会惹得娇妻不悦,从而影响到自己在大可汗心中的地位。 然而,此刻的他,正率领着大军远离了那个让他既爱又怕的家,远离了那个时刻监督他的娇妻。 这份难得的自由,让他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放纵欲望。 于是,那些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手下们,便投其所好,费尽心思地为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顶按照汉人规格精心打造的大轿子。 这顶轿子,无论是从选材、工艺还是装饰上,都堪称一绝,足以让任何一位乘坐者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舒适与尊贵。 对于习惯了在马背上驰骋、与风沙为伴的匈奴人来说,这样一顶大轿子的出现,无疑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不仅打破了匈奴人传统的出行方式,更让库里奇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惬意。 坐在这顶大轿子里,库里奇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没有了马背上的颠簸与风沙的侵袭,只有软绵绵的坐垫和四周精心布置的帘幔为他遮挡着外界的喧嚣与纷扰。 这一刻的他,彻底放松了下来。 一顶轿子哪里够用? 于是,又命人再造了两顶大轿子。 每顶大轿子里面,还有心腹进献的女子…… “哈哈哈!” 即使在轿子外面,也能听到库里奇的浪笑。 “爽啊!这轿子乘坐起来,真是爽啊!” “野蛮人才骑马!煞笔才骑马!!哈哈!” 轿子里面的女子,急忙伸手捂住了库里奇的嘴。 “北将军,这话可不兴说!万一被大单于听到了就不好了……” 库里奇自知失言,急忙闭口。 临行前,大单于伊兹斜让库里奇稳步推进,每日行军不得超过50里路。 如今,库里奇尝到坐轿子的舒爽,行军速度更慢了,每天还不到30里路。 因为如果行进过快,势必会影响库里奇坐轿子的体验。 这样,行军的时间被拉长,路上的消耗也增多了,库里奇临行前带的粮草,隐隐约约不够用了。 于是,库里奇便命令手下,向沿途的小部落索要粮食。 可眼下已经是深秋万物已经开始凋零,酷寒严冬马上就要来了,大家都留着粮食过冬呢,谁也不愿意把粮草借给别人。 库里奇碰了一鼻子灰。 “哼!带本将军踏平并州,回来的时候,再给你们这帮小虾米算账!” “得罪了大单于的女婿,就等着被穿小鞋吧!” “来人!” 不多时,前方的一个偏将跑了过来。 “北将军,什么事,请讲!” 库里奇懒懒散散道:“距离雁门关,还有多远啊?” “回禀北将军,还有不到200里。” “嗯,好!咱们的粮草,还够吃几天啊?” “预计十天左右!” “十天?” 库里奇喃喃道。 “十天够用了!只要攻破雁门关,深入并州腹地,吃的喝的玩的,要啥有啥!” “跟勇士们讲清楚,这几天行军保存好体力,该休息就休息,该睡觉就睡觉。” ““等到了雁门关,就开始放手大杀吧!哈哈哈!” “是!” 于是,偏将很快传令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