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秀宁和李平安的强力镇压下,严格制定了张星彩玩手机的时间,不能再让她沉迷下去了。 张星彩虽然很不高兴,但也知道这是为了自己好,最后也是勉强点头同意了。 正吃着早饭,早已经已经迫不及待的李令月已经跑出了宫,在宫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李平安等人的所在地。 “快!快!今天我们去哪里玩?”李令月人还没到,声音就先传了过来。 面对公主如此失态的表现,她的宫女跟在后面奋力苦劝。 只可惜,李令月完全不听。 “你至于吗?”李平安吐槽道,“在我那也没见你这么兴奋。” 在现代由于心理防线的存在,李令月确实有些放不开,尤其走在外面,更是如此。 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大唐,李令月就来了兴致了。 尤其是她长了这么久,头一次不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出宫,就更令她兴奋了。 李秀宁更是没眼看,一把拉住李令月道:“你看看你,哪里还有一点公主的仪态!” 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李令月这才停下了脚步。 好奇的凑到无精打采的张星彩面前,李令月问道:“星彩这是怎么了?看起来这么没精神。” 李秀宁又趁机借张星彩教育她一次,告诫她不能像张星彩一样,沉迷那些电子产品。 面对长辈的教育,李令月只能弱弱称是。 很快,吃完饭的几人,略微收拾了一下,在上官婉儿的带领下,踏出了府门,准备好好游览一番长安城。 这一次,门前窥伺的目光就少了许多,因为太子被禁足一月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昨天太子刚刚大张旗鼓的来探视妹妹,今日便被宫中禁足,再胆大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比太子还体面。 面对皇权,所有人都怂了。 走出门外,李平安好奇心满满,他们即将展开真正的长安之行。 顺着道路走出坊门,映入眼帘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各式各样的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丝绸、瓷器、香料、珠宝,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在向他们展示着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繁荣景象。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李平安的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历史的长河,每一景都让他目不暇接。 “没想到在千年以前,长安便能如此繁华。”李平安不由的感叹道。 李秀宁也有些发呆的看着眼前的盛世:“我也没想到,长安竟有这么一天。” 相比之下,李秀宁更为震撼。 在隋末,她本就居住在大兴城内,临近灭国,整个大兴城的氛围自然也是大不相同。 和眼前的盛世比起来,李秀宁完全想象不到,这是那个六十年前的城市。 二人正在感慨间,另一边的李令月和张星彩已经玩疯了。 由于他们所住的延康坊位于长安西面,因此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最近的长安西市。 在唐朝的长安,有两个最大的集市,按照方位,分为东西两市。 西市由于靠近城外,普通百姓居多,因此商品多以精巧的手工艺品为主。 再加上各种耍把式卖艺的,无疑更吸引两个年轻的少女。 两人手拉着手,眨眼间便跑遍了好几个店面和摊位。 李令月看到东西伸手就拿,后面跟着的宫女挨个付钱,来回奔波的极为狼狈。 过了好一会,李令月二人这才跑了回来,手里拿着几个糖人和糖画。 “姑......!”李令月刚想叫出来,就想到了李秀宁的叮嘱。 出门之前,李秀宁特地安排了李令月,在外就叫她阿姊,毕竟她一个年轻女子,在外被人呼为姑祖,确实有些扎眼了。 “阿姊!这个糖人给你。”李令月及时改口,将手中的糖人递了过去,“这个是阿郎你的。” “我也有份?那就多谢太平了。”李平安笑着接了过来。 然后李令月转身看向上官婉儿,之前她只是知道自己母亲身边有这么个人,听说很有才干。 可当时她一直身居道观,也就与上官婉儿见过几次,并无深交。 眼下得知历史,知道自己日后会和她成为好朋友,因此她的死,自己还亲自撰写墓志铭,对于这个人李令月也有了些滤镜。 “这个是你的。”李令月递了过去。 上官婉儿诚惶诚恐的躬身接下:“多谢殿下厚赐!” “没意思。”李令月心想,“我日后怎么会和她成为朋友呢?” 身旁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人多了,李令月反而觉得,上官婉儿应该不同吧?毕竟是自己的朋友。 可这几天却发现,此人并无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李令月自然很是失望。 失望的她跑去和张星彩汇合,继续逛了起来。 西市看了一遍,几人又坐车来到了东市。 顾名思义,东市自然就位于长安的东部,这里遍布贵族住宅和政府官署,因此东市的生意自然也都指望着这些人。 且东市更靠近长安城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因此历来赶考的举子,以及仕途失意的文人,大都聚集在此地。 希望能有高官显贵,慧眼识珠,能让自己一飞冲天。 得益于这些原因,此地的文化气息自然浓郁不少,李平安沿路走来,书肆、画坊、琴行、茶楼遍布其中,不时还有文人高声唱和。 看着那些人洒脱的样子,李平安眼中有些蠢蠢欲动。 但当他看到李秀宁后,心中的冲动消失了,自己答应了的事,那就肯定不能反悔。 只是可惜了一个装逼的好机会。 在这个地方,李令月和张星彩就没那么欢实了。 反倒是李秀宁,看着眼前的文气勃发的景象,倒有些兴致勃勃。 随便走进一家书肆,李秀宁随意的拿起一本论语翻了翻,印刷精美,字迹清晰。 “店家!此书价值几何?”李秀宁拿起来问道。 店家抬头看了一眼,随口答道:“《论语》一本,客人给六百文便可。” “六百文?有些贵了吧?”李秀宁皱眉说道。 “客人该是第一次买书吧?”店家倒也没有看不起人。 毕竟李秀宁她们一行人前呼后拥的,随从众多,一看就是高门大户,店家再没眼力,也能看出来李秀宁肯定不是穷人。 李秀宁点了点头:“确实是第一次买,还请店家赐教。” “不敢当,不敢当!”店家很谦虚的说道,正好这会店里也没生意,他倒也没不耐烦。 “客人手中这本书确实价格高了些,但是不只小店,其他书铺也是如此。此地往来都是高门大户,也无人在意这点价钱。” “那些贫寒士子应该买不起你这里的书吧?”李秀宁问道。 在唐朝九品官的月俸仅为一石米,折合铜钱不过千余文。 官员都是如此,更别提那些穷人了。 而一本论语就高达六百文,对于那些高门显贵自然不算什么,可其他文人怎么办呢? 一路走来,在东市她们也看到了许多衣着破旧的文人士子,在高门大户门前卑微的递上自己的行卷,只求一个科举上榜的机会。 而且在现代,对于唐代科举不糊名的弊端,李秀宁也很清楚,这才有了进入书肆询问的举动。 听了店家的解释,李秀宁这才彻底明白,她手中的书是精装书,专门卖给那些不差钱的高门的。 普通士子若要买书,自然不会到他这里来,其他地方的书籍大都几十文到几百文之间,并不都像这本一样贵。 李秀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手拿起几本书来,让人结账带走。 出了书肆,这东市也逛得差不多了,也到了午饭时间了。 在上官婉儿的带领下,一行人又来到了一处酒楼。 “临水阁。”李平安读出了酒楼的牌匾。 上官婉儿在一旁介绍:“此地位于曲江池畔,临水而建,故有此名。” 曲江池是长安城内著名的风景区,临水阁拥有绝佳的观景位置。 宾客在此可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欣赏湖光山色,惬意非常。 李平安一行人登楼进入雅间,正对着美丽的湖光景色,将池边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便是杏园,每逢上巳日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时,得中者便会来此乘兴而歌,有曲水流觞之乐,称为‘曲江流饮’。”上官婉儿继续介绍。 李平安有些羡慕的看了过去:“当年我高考结束的时候,波澜不惊,我们班连ktv都没去。” 李秀宁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知道李平安又在发牢骚了。 一边观看风景,一边享受美食,池边的小风一吹,李平安整个人感觉非常快意。 这千年前的景色,现代人花多少钱也买不来啊。 “还真别说,这的饭菜,比之我们那的,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李平安吃着饭就夸赞起来。 这临水阁是专门服务于达官显贵的,自然是有几把刷子的,就算调料没有后世丰富,但精细的食材,还是让李平安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几人又起身观赏了一番店内的题诗,看着这些诗文,李平安不由得感慨。 “这些诗句,我虽看不出好坏来,但估计能有九成都无法流传后世,实在是可惜啊!” 唐诗流传到后世,大概有五万余首的,可这比起唐朝所吟诵的所有诗句,那就不显得多了。 很多人一生作诗,但却无一流传,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看着这些注定要被淹没在历史中的诗文,李平安感慨莫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