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三巅之群英荟萃

第三百四十六章:元圣

   就在刘御准备带着人马撤回南阳的时候,守卫寨门的士卒跑进来禀告道:“启禀主公,武威太守姬昌之子姬旦求见。”  “有请。”刘御听到姬旦之名,于是让士卒请他进来。  姬旦步入营帐,身披一袭淡雅儒衫,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英气与温文尔雅,他手持一卷竹简,步伐稳健,仿佛踏过历史的风尘而来。  刘御见状,心中微动,在座众将皆暗忖此人非池中之物,刘御当即起身相迎,笑道:“姬公子远道而来,必有要事相商,请上座。”  姬旦拱手行礼,言辞恳切:“闻殿下高义,心系汉室,特来拜见,欲共商大计。  家父武威太守姬昌,虽地处偏远,然亦心系天下安危,愿为汉室复兴尽绵薄之力。”  刘御闻言,心中大喜,他深知姬昌在西北威望甚高,若得其助力,无异于如虎添翼。  他亲自为姬旦斟茶,笑道:“姬太守之名,孤早就如雷贯耳,公子更是人中龙凤,今得公子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请公子详述高见。”  姬旦轻抿一口香茗,缓缓展开竹简,道:“近观天下大势,诸侯割据,汉室衰微,然百姓之心,仍向汉室。  家父以为,若要重振汉室,非但需军力强盛,更需民心所向。  故家父欲与殿下结为盟友,共举大义之旗,一方面联合各方诸侯,共讨叛逆;另一方面,广施仁政,安抚百姓,以收拢民心。”  刘御听后,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之光:“姬太守深谋远虑,孤甚是钦佩。  孤正欲发兵讨贼,重振汉室,若得姬太守之助,无异于锦上添花。  孤愿与姬太守结为兄弟之盟,共图大业!”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随即在众将的见证下,焚香告天,立下盟誓。  誓毕,刘御紧握姬旦之手,道:“从今往后,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待平定天下,孤定当与姬太守共享这太平盛世!”  姬旦亦激动不已,回礼道:“殿下高义,姬旦铭记于心。愿我二人携手,共赴国难,不负天下苍生所望。”  随后,姬旦献上了其父姬昌精心准备的粮草、兵器与战马,以表结盟之诚。  刘御大喜过望,当即命人接收,并设宴款待姬旦及其随行人员,营中一片欢腾,仿佛已经看到了汉室复兴的曙光。  席间刘御吩咐系统检测一下姬旦的属性。  “姬旦:统帅97,武力88,智力97,政治104,魅力105。”  刘御对姬旦说:“姬公子,麻烦你告诉令尊,可寻找机会将凉州收在麾下。”  姬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拱手应诺:“殿下高瞻远瞩,凉州之地,乃西北门户,若得此地,则进可攻退可守,实为复兴汉室之重要基石。  旦定将殿下之意转达家父,并全力协助家父筹划此事,以期早日将凉州纳入汉室版图。”  刘御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姬公子才智过人,有公子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待凉州既定,我二人再携手挥师中原,扫清寰宇,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言毕,二人再次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彼此能力的认可,也有对未来并肩作战的期待。  席间气氛更加热烈,觥筹交错间,仿佛已能听到未来战鼓擂动,铁马冰河之声。  酒过三巡,刘御忽而话锋一转,问道:“姬公子,可曾想过,若欲真正收复民心,除却广施仁政,还需何物?”  姬旦略一沉吟,答道:“殿下所言极是,除却仁政,更需教化。  百姓愚昧者众,需以学问开其心智,以礼仪正其德行。  家父亦常言,治大国如烹小鲜,需细火慢炖,方能入味。  教化百姓,正是这细火慢炖之功夫。”  刘御闻言,击掌赞叹:“姬公子真乃吾之知音也!孤正欲在各地兴办学校,广招儒士,教授百姓诗书礼义,使人人知书达理,共筑汉室之基。  此事若得姬太守与公子襄助,必能事半功倍。”  姬旦闻言,亦是心潮澎湃,道:“殿下胸怀天下,旦愿效犬马之劳,共襄此盛举。  家父亦曾言,教育乃国之大计,不可等闲视之。  旦定将此事禀报家父,共谋良策。”  夜已深沉,营帐外月色如水,洒满大地。  刘御与姬旦的交谈,却如同这月光一般,明亮而温暖,照亮了他们心中那条通往汉室复兴的道路。  送走姬旦后,刘御独自立于营帐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信心。  次日,刘御带着人马从广成关返回南阳。  等刘御回到南阳的时候,刘备和屈原已经在城门等着刘御的回来。  刘御刚下马,刘备便跪在地上,手上还捧着刘协册封他为淮南王的圣旨。  “臣参见主公,此乃洛阳册封臣为淮南王的圣旨,臣不敢私自接受,特来请主公定夺。”  “叔父请起。”刘御将刘备扶了起来,然后接过圣旨看了一遍。  “哈哈哈,叔父,幸亏你没有接受圣旨,不然孤可以要拿你开刀了,这封圣旨倒是真的,而上面盖的玉玺是假的。”刘御哈哈大笑的说道。  刘御的笑声在南阳城门前回荡,引得周围将士与百姓纷纷侧目,却也无人敢轻易插话,只觉这笑声中蕴含着深意与威严。  他轻轻卷起圣旨,眼神中闪过一抹冷冽,继续说道:“叔父,如今乱世,汉室衰微,诸侯各怀鬼胎,此等假诏,不过是他人借刀杀人之计,意在挑拨我等内部,我等岂能中计?”  刘备闻言,脸色微变,随即释然一笑,拱手道:“主公睿智,备险些误事。  只是,这背后之人究竟是谁,竟敢如此大胆,伪造圣旨?”  刘御轻抚长须,目光深邃:“此事不急,等回府中再商议。  眼下,更重要的是巩固我方势力,壮大实力,以备不时之需。”  言罢,他转而看向一旁静默不语的芈原,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芈大人,自您治理南阳以来,南阳文风日盛,民心归附,实乃孤之幸事。  接下来的日子,还需您继续辅佐,共谋大业。”  芈原躬身行礼,言辞恳切:“臣屈原,愿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臣以为,教化百姓,弘扬儒学,不仅可安民心,更可聚才俊,为主公日后征战四方,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刘御点头赞同,随即环视四周,高声宣布:“传令下去,即刻起,南阳城内增设学堂,广开才路,不拘一格。  凡有志于学,愿为汉室效力者,皆可入学受教。  同时,加强军备,训练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众将士与百姓闻言,无不欢欣鼓舞,齐声高呼:“主公英明!汉室复兴有望!”  刘备与屈原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庆幸能追随如此英主。  他们知道,刘御不仅有着过人的智谋与胆识,更有着一颗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  在随后的日子里,南阳城内外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学堂内书声琅琅,学子们满怀激情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军营中号令声声,将士们刻苦训练,誓要为主公效死疆场,这些自不多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