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独占鳌头

第250章大唐西行天竺之议,再博弈

独占鳌头 下棋只玩心之钢 4953 2024-09-09 21:56
   李二心头满是沉重,这时他骤然发现,他与李元吉之间的差距,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最为重要的军械,出现了极大的落后。   在李二眼中,其他方面都还好,但军械的落后,大军整体的不如,是他极为不能容忍的。   因为一旦李元吉对他出兵,到时他又该用什么来抵挡?   唯一能够让李二松一口气的,恐怕就是李元吉大军的战力,即便有着这样的甲胄与武器,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都比较差了吧。   但李二很清楚,一旦李元吉的大军战力提高,那些大将的领兵作战能力提升,他与李元吉的差距将会越发的大。   另外还有水师,也是李二心头的痛,大唐水师本来还没有什么,但这和李元吉对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一场倭国之战,全靠李勣用兵如神,不然他的水师,根本无法为倭国战场提供任何助力,整个海面,直接被李元吉的海军封锁。   想到这里,李二又看向房玄龄。   “玄龄,想办法腾出一笔支出,大力购买齐王的帆船,同时在大唐之内,调集人才,尽快造出同样的帆船来。   如今齐王不是在天下招募工匠吗?   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那些人去岭南了,不惜代价堵住,给他们更好的待遇,齐王那里能给的,朕也给!”   对于这些专业人才,原本李二心中是不重视的,不仅是李二,满朝文武,都没有一个人去这么重视。   但如今不重视却是不行了,李元吉用事实告诉他们所有人,这些人的重要性,一点不比那些所谓的宰相之才低。   因为没有了这些人,方方面面他们都要全面落后于李元吉,尤其是这个帆船的作用,更是彻底的体现了出来。   这个船是怎么制作的?   还不是靠着那些专业的人作出来的?如同房玄龄这些宰相之才的人,能够作出那样的帆船吗?   李二尽管很恨李元吉,也想除掉李元吉,但他不可否认的是,自己被李元吉狠狠的给上了一课,那些平日不曾重视的人,却是有着如此大的潜力与能力。   李二也并非不是不重视那些人,历朝历代已经表明,那些人同样不可或缺,但他的重视程度,比起李元吉那里,差得太远太远了。   “是,陛下,此事臣随后便着手落实下去。”   房玄龄回应,迟疑片刻,再次开口。   “陛下,这则急报之中提到的还有一点,便是齐王的商队,其负责人杨铖多次向苏定方提供了不少情报。   而据以往的消息,杨铖主要负责齐王对外的经商,一直活跃在倭国、百济、新罗之间,甚至高句丽隐隐也有接触。   百济接连入侵新罗,新罗本实力不济,无法对百济还击,但在数月之前,新罗却是一止颓势,能够对百济发起反攻。   据说新罗是购买了杨铖的武器与甲胄,才能对百济发起反攻,这个消息虽然还没有查证,但臣认为极有可能为真。   之前倭国便是如此,齐王派出杨铖与韦挺,先对倭国各方势力出售武器、甲具,随后便是开始入场整合。   如今倭国已被齐王所据,那么接下来,齐王的目标必然是百济与新罗。   而按照如今传来的消息,齐王极有可能会选择扶持新罗,以占据百济之地。   而新罗过后也将会成为堂明、扶南那般小国,只能任齐王宰割。   臣认为此事也需注意。”   房玄龄话音落下,李二心头更加沉重,当即让人拿来地图,对着地图开始研究起来。   而在一旁的杜如晦看了之后,神情更是焦急。   “陛下,无论如何,绝不可让齐王再对百济与新罗动手了,尤其是不可让齐王占据其中一地。   陛下你看,我大唐海域,如今唯有登州,因为与百济相邻,齐王的势力范围没有覆盖,成了唯一的对外的出海口。   其余沿海之地,因为倭国被齐王所占据的原因,连接琉球等地,沿海各地全部在齐王的兵锋之下。   而若是让齐王再占据百济与新罗其中一地,尤其是百济,我们的水师将会彻底被齐王所覆盖。”   杜如晦说到这里,手指突然又放在吐蕃这里。   “陛下请看,如今我们与齐王正在争夺西面的局势,且西南方向已经彻底沦为齐王的封地,若是吐蕃、羊同之争,我们再次落入下风,被齐王所得,届时只剩下党项、东女国、罗女蛮以及白狼夷。   到时这些小国,又如何能够抵挡齐王兵锋?   陛下再看百济与新罗,一旦齐王又占据百济之地,紧邻高句丽,到时我大唐东、西、南,三个对外的方向都将会被齐王封锁,这对于大唐而言,极为不利。   而在北地,只有东突厥与吐谷浑,这两国频频侵犯大唐,我们又如何与之结盟,唯有打服两国。   然而到了那时,齐王在东可与突厥勾连,在西可与吐谷浑联合,届时大唐,就真的处在危险的境地了!   臣建议,我们必须要对百济进行扶持,以杜绝齐王在东的扩张。   同时在西,大力扶持党项、东女国,甚至罗女蛮、白狼夷,而对羊同的支持,也应再次增加。   最为重要的则是,必须选取使者,去往天竺,联系天竺。   西方天竺实力强大,若是联合,可以有效遏制齐王的扩张。   而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天下民生,尽快覆灭东突厥与吐谷浑,释放我们的大军,加快进行扩张,将齐王给压回去,才能与齐王同等竞争!”   李二的视线不断在东、西两个方向扫视,杜如晦说的,仿佛如同重锤一般,捶打着他的内心。   尤其是羊同与百济一旦同时失守,大唐就真的快要被李元吉的封地给包围了。   李二看着如今的局势,心中万般难受,如今的大唐,但凡富裕一些,都不至于让他陷入如此窘境之中,如今他的大军,几乎集中在北地,就是因为东突厥与吐谷浑。   但凡大唐富裕,他现在哪里需要忍,直接就发兵灭东突厥,覆灭吐谷浑了。   看着李元吉的势力不断扩大,李二就无比的难受,哪怕李元吉通过贸易赚那么多钱,他都没有这么难受。   沉默片刻,李二忽然看向几人。   “你们说,若是朕下诏,阻止大唐之内的所有人与岭南断绝贸易往来,是否能够阻止齐王的扩张?”   李二的话音落下,房玄龄几人都是一阵面面相觑,最终依旧是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陛下,若是阻止所有世家大族与商人去往岭南经商,恐怕很难。   与岭南的贸易,有着巨额的利润,那些人通过贸易赚取了很多,若是阻止,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到时恐怕所有人都会不服。   除非陛下对齐王直接出兵,并且承诺将岭南的利益分配出去,到时那些人恐怕才会支持陛下。   而战事一旦不顺,恐怕会有不少人倒戈向齐王,如同杨氏与韦氏一般。”   李二顿时心头一恨,这些世家大族,李二是真的烦,但很无奈的现实是,他又必须得用,因为不用,就没有这么多人。   就凭借寒门,体量上根本无法和世家大族相抗衡,世家的人他若不用,朝廷的运转都会出现困难。   除了恨这些世家,连带着对李元吉,他也更恨了。   只因为李元吉的异军突起,让这些世家,全部都有另外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只能选他一个。   左右逢源,获得利益,这些世家大族可是擅长得很,不到最后那一步,是不会轻易做出最后的选择的。   李二现在尤为后悔,当初李元吉要去岭南,他就应该反对,让李元吉留在长安,绝不让李元吉出去。   看看如今李元吉捅出来的这些事情,哪一件让他好受?还不如让李元吉留在长安来得痛快。   李二无奈了,妥协了,不妥协没有任何办法,如今他的根基还没有那么稳,大唐又是内忧外患,他是真的心累了。   如今成为了大唐皇帝,却是发现什么事都会被束缚,李二是真的感到心累。   “便按克明所言,加大对羊同与百济的扶持吧。   如今最为重要的,依旧是恢复民生,尽快恢复后,再对外用兵。   而选人西行之事,也安排下去吧,西方佛教盛兴,可选择一佛门人士前往,选定数人随行,以交流佛法,去往西方天竺取经为由,联系西方诸国。   齐王先后覆灭多国,此事一定要对外宣扬,让其余诸国,得知齐王的狼子野心!”   如今既然无法消灭李元吉,他能做的,就只有遏制李元吉的发展。   若是再任由其发展下去,那就真的太可怕了,李二都不敢去想那样的后果。   房玄龄此刻再度开口。   “陛下,百济该让何人前往?羊同又该派前去?”   李二随即陷入沉思,去的人选,非常的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谋划能不能成功。   过了片刻,李二睁开眼看向几人。   “百济那里,让王达、权万春、薛万述前往。   其中王达与权万春负责与百济的贸易,负责百济局势,扶持倾向大唐的人上位。   薛万述则是负责军事,不用自己上战场,给百济操练大军,提供战略、战术,以击败新罗。   三人以权万春为主。”   王达与权万春,原本是秦王府东、西阁祭酒,是李二的老人了,都是心腹。   王达出身太原王氏,权万春则是寒门出身,而能够以寒门之身达到这个位置,能力必然是出众的。   至于薛万述,若是对这个人不了解,那么薛万彻与薛万均,这两人够让人熟知了吧?   薛万述就是薛万彻与薛万均的大哥,也是一个名将,只是没有薛万彻和薛万均那么出名罢了。   李二选这三人,足见他对百济局势的看重。   说定百济后,李二随即再次道:“至于羊同那里,让韦庆植前往,一切事宜由韦庆植负责,牛进达为辅。”   韦庆植,出身京兆韦氏,与韦挺、韦云起为韦氏另外一房的人,在秦王府时,便是李二的秦王府的司马,文治与军略,都有很深的造诣。   李二话音不停,接着道:“之前齐王在倭国的布局就挺好,让他们就跟着这样做,卖大唐的军械,让他们出钱出粮,给他们操练大军,抵御齐王,清空宿敌,但必须要扶持心向大唐之人上位!”   李二如今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亲自下场和李元吉打,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亏进去大笔钱粮,这就算了,死伤的还是他大唐的军士,这就让李二很不爽了。   他虽然要遏制李元吉的发展,但李元吉灭的,可是那些人的国,他再急,也不可能比那些人还急才是。   通过在幕后布局,趁着诸国大战的机会,趁机得到钱粮,用来弥补大唐,这才是正事。   想通这些,李二也总算知道李元吉为什么发展会这么快了,挑起别国战争,没有战事创造矛盾也要弄出战事,然后自己在中间大发横财,用别人的钱粮来壮大自己,最后趁着别国虚弱之时去灭国,成为自己的封地。   这个算盘,李二都不得不说,李元吉这个人是真的阴。   之前在倭国他了解不深,直接下场,导致如今局势更加不好,现在,他要一改往常。   李元吉的这个法子虽然阴了一点,但是实用啊,对自己的好处太多了,完全是躺赚,风险全由别人来承担,这么好的事情,他要是不学起来,那怎么能行。   李二所说的这些,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没有一人反对,在几人眼中,扶持别人在台前,无疑是最为符合大唐的利益的。   这次的亲自下场,被打了闷头一棒,让他们知道,亲自下场的损失是多么的惨重,如今几人都不想轻易的让大唐下场对付李元吉了。   不仅是李二,长孙无忌等人同样满是期待,倭国那里他们败了,败得彻底,但他们与李元吉之间的博弈,还没有完。   倭国那里结束了,那就在西侧的吐蕃、羊同,东面的百济、新罗,接着来。   至于天竺那边,他们同样也不能任由李元吉继续扩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