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战略方针
“大哥,你没开玩笑吧,从冀州到巴蜀,来回估摸得两个月啊!” “你不愿去?” 熊大壮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不愿去,只是会不会有些屈才了。” “你他妈的!” 赵瑾罕见的爆了粗口。 “唉,李姑娘和吴老与我们相离甚远,你是最早跟着我的,我也不想瞒着你,圣上撑不过两月了。” “什么!” 赵瑾锤了下他的胸口说道:“胖子你小声点!” “哦!我知道了。” “那郭先生呢?还有大哥的大哥,是不是都要我去接来?” “我有三封书信交到你手上,一封给郭先生,一封给我兄长,还有一封你到了江州给吴老,我特地在信封上做了标注。” 说着,赵瑾好像准备许久似的将三沓信封交给他,虽是一封封,握在手中里面的分量可不少。 “先入关内,将信交给郭先生和我兄长,再入蜀,不要打乱了顺序,其他的具体安排郭先生会告诉你。” 熊大壮看到赵瑾那严肃的神情,知道这件事只有自己这个感情最深的兄弟来做,郑重的点了点头。 其实赵瑾就是怕他虎头虎脑的,攻城掠地还是交给赵云杨潜比较放心。 “记得把矿山的铁匠带来,那些徭役能带上就带上,你领着江州兵马返行的时候不要入关内,从荆州过,再到豫州,过河之后我会派人接应你们。” “放心吧大哥,这些事我一定给你办得妥妥!” 赵瑾与先前对那两人一般,靠近他后说道:“那些铁匠不愿走的,多花些金银,要是还不愿,就直接给我绑来,听到没?” “好。” 整个东门外,只剩下几队士卒,可是比起先前的四千人,这些人不管是从气势上还是甲胄器械上都远远超过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挂着一把乌黑铁弩。 “这些人你带着。” 熊大壮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已经算的上是赵瑾全部亲兵了,如今都派给自己,莫名有股愧疚感, “大哥,换批人吧。” 他不太擅长言辞,旁人可能就会说担心大哥安危之类的话,但熊大壮永远只会简短的一句话。 赵瑾知道他的意思,说道:“这些人都一同入过蜀地,多少有些经验,我还会给你派几个郎中,还有一马车的金银,不要觉得这事很轻松,跋山涉水也是个苦差,至于我,这伙山贼早就吓破了胆,你放心去,还有不少弟兄在城里。” “嗯!” 两人铿锵有力的拥抱一下。 随后几百精锐士卒便跟着熊大壮一同向南出发。 赵瑾看着一队队士卒离去,整个空地上只剩下几十名贴身护卫。 折腾了许久,太阳也落山了,当熊大壮也走后,望着夕阳,一股落寞感油然而生。 哀叹一声后转身进城。 “回府。” “是。” ~~ 洛阳,何府 “大将军!” 朱儁走进府内,见到何进正与几人交谈。 放低了声音,说道:“圣上情况如何了?” “公伟!你不是镇守冀州吗?怎么如此快便回京了?” “不是大将军你传书与我吗?” “我何时传书与你?” 何进肥硕的脸庞上开始抽动,虽然他是希望自己多些助力,但还是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是谁假冒自己亲笔书信?他连忙起身回屋。 掏出那块被黄马褂包裹住的大将军印,在几人眼前打开一看,发现确认无误。 “真是怪了!” 一位门客说道:“莫非是大将军贵人多忘事,兴许是醉酒后不记得罢了!” “有这种可能。” 对于这样的变故,在得到验证后,也是宽了下心。 “张燕退兵了?” 朱儁正准备说这事,也巧何进直接问了。 “赵都尉正经过河间,见到张燕攻城,与我相约在午夜袭营,大破贼军,河间河内之地皆无隐患,我便连夜赶程回京。” 何进也是欣然道:“秒,此番公伟与子煜立下大功,明日我进京面圣,给陛下报报喜讯,说不定能延缓些病势。” 朱儁听到此话脸色大变,一改喜色,问道:“陛下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吗?” “御医们也尽力了,恐…恐怕是无力回天了。” 他顿时如遭雷击,日夜赶路让他身心交瘁,再加上患有旧疾,一时间竟头晕目眩,脸色枯黄。 “公伟?公伟!” ~~ 时光飞逝,一月过去了。 自从三人走后,要亲历亲为的事更多了,好在总算的安定了下来,子龙和杨潜频传捷报,果然如他所料,两郡之地大开城门,喜迎赵瑾这支“王师”。 城内还有一万多兵马,大部分人前身都是山贼,练兵的同时,赵瑾还是处理了不少人,毕竟有些人刚开始会服从命令,过不了多久,本性难改,爪牙就露了出来。 删删减减之下,他将人马控制在一万之内,同时也吩咐在几个郡内募兵,招募青壮和良家子。 不同的人组成的军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虽然赵瑾麾下这支黑山军已经筛选的差不多了,等练兵时间长了,这支军队熟悉山林地势和伏击,也能最大发挥其优势,担任一支奇军。 要是将这只兵马交给邓艾的话,偷渡阴平的难度也会小些,攀山越岭是他们的基本功。 这些日,他将农具稻种之类的先分发下去,打上借条,等秋收时这些流民再拿粮食来抵债,当然也不多,但能多攒些粮食就攒些。 在战乱不止的年代,有粮就有人,有人就有地,有地就能谋天下。 他没忘记洪武大帝的战略方针——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赵瑾觉得这套战略虽不是最精妙的,却是最广用的,九个字就能让人确定方向。 当领地扩张后,每占据一座县城就要留下守备军,好在这些城中还有老卒,他的兵力分化还没那么严重,但也该重视起来。 等在各个郡内所在之地能源源不断的招收兵源后,派出去的精锐就要重新整编。 事情好像越来越多了,赵瑾每日坐在案牍之上便要四五个时辰,虽然不算多,但日渐增多的公务,民间纷争,以及大大小小士族之间的矛盾。 这还是裴功和一众官吏将不能决断的事上报给他,已经是缩减不少的,可想而知这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后,有多少人在劳心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