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雁门之围

第114章 苏威前来

雁门之围 酸辣粉不粉 3358 2024-09-09 21:52
   杨倓回到兵部,让人将开皇年间至大业年间的灾情资料拿了过来,当花了大半天时间将大隋发生过的灾情整理出来时,不由吃了一惊。   大隋从建国到现在,三十五年间,发生过的自然灾害高达三十六次,几乎每年都有自然灾难发生。   水灾、旱灾、疾疫、地震、山崩、火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几乎发生了个遍。   其中水灾发生的次数最多,达十一次。   其次是旱灾,达八次。   再之后便是地震与山崩,达六次。   而这些自然灾害,大部分是发生在文帝时期。   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有十六年发生了大小不等的自然灾害,共计有二十七次。   杨广继位到现在,共计自然灾害九次。   别看次数少,要知道杨广继位到现在,才十一年。   而从开皇到大业的自然灾害,大多是以北方为主,南方发生的灾害为个位数。   北方发生过的自然灾害,几乎是南方的九倍。   而北方的自然灾害,又以关陇、河南、山东为主,河北次之。   自古以来,这些地方都是民风彪悍之地,这般发生自然灾害,那真就是要命。   “这些地方的民生若是得不到解决,即使将叛军平了,也会反反复复的反。”   “去将开皇年间到现在的赈济之策给我拿来。”杨倓吩咐兵部的几位官员道。   “是!”那几位官员慌忙快速去取资料。   兵部是不管这些事的,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资料,需要到其他的部去取资料。   如今杨倓在朝堂上的声望已经不低,各部的主事官员大多已是有亲近杨倓之意,即使没有亲近杨倓,也是很明智的没有得罪杨倓。   毕竟取一些往年的资料,也不是严重事,也就没人在此事上刁难杨倓派去的人。   片刻之后,几位兵部官员便是将资料取了回来,堆叠在了杨倓身前的桌子之上。   那真的就是堆,而不是摆。   资料太多了。   “燕王,不如由我等将这些资料中重要的资料挑选出来,再由你查看吧。”一位官员看着如此多的资料,实在不忍杨倓一个人劳累,提议说道。   这的确能大大减轻工作量。   “不用了,你们去做自己的事情。”   几位官员听着杨倓这句话,只好退去,但心中不由对杨倓升起敬佩之意。   这位燕王如此年少便这般亲力亲为,不容懈怠马虎,贤王之名名副其实啊!   不管将来会怎样,至少现在在这位少年燕王身上,他们还能够看到希望。   对于大隋历年的灾情与赈济这件事,这等关系到民生的事情,杨倓实是不能马虎,他必须要了解到具体的情况。   面前堆叠的资料虽多,但杨倓丝毫没有懈怠之意。   他拿起堆在桌上的资料,仔细的查看起来。   杨倓自与前身杨倓彻底融合之后,不仅记忆与两世身体力量得到了融合,在精神方面,也是得到了融合与增强。   杨倓哪怕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头脑也能非常清晰,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渐渐的,阳光从屋中徐徐的退去,光线开始暗淡了下来。   当最后一抹阳光消散时,赵忠走进了屋子,见着杨倓专注于查阅历年的资料,他轻手轻脚走进屋中,点燃油灯。   随后,赵忠又与其他亲卫,将火炉搬到了屋中。   炉内的热气,徐徐弥漫在屋中,给屋子增添了几分暖意。   时间流逝着,六部与各监各寺的官员,已是完全离去,唯有兵部杨倓所在的这间屋子,还亮着时而摇曳的灯火。   整个东城静悄悄一片,仅有禁军巡逻脚步声,时而响起。   城外的打更之声,不时的飘散而来,一更,二更,三更……   天空依然飘着雪,但并不大,很柔和,那种柔和,就像是在抚慰这座渐渐焕发出一抹新生的东都洛阳城。   雪夜依旧美丽。   鸡鸣声在洛阳城的各处陆续响起。   黑夜渐渐褪去,天色渐渐亮起来。   苏威一大早便是去到了杨倓的燕王府,得知杨倓一夜未归时,他不由有些诧异,杨倓一夜未归,这是去了何处?   当得知杨倓是在兵部时,苏威更诧异了。   杨倓从昨天到今天,竟然都在兵部,没有离开?   苏威随即又连忙赶往东城,此际,六部与各监各寺的官员已陆续来点卯了。   “苏纳言。”   东城内的官员见到苏威时,纷纷驻足施礼。   虽然苏威是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办事处是在紫微城内,并不在东城,但苏威这样的重臣,几乎各级官员都认识。   苏威一路来到了兵部,随后便看到了赵忠。   “苏纳言。”赵忠与其余几位亲卫,见到苏威到来时,纷纷施礼。   “燕王在里面吗?”苏威忙问道。   “在。”   赵忠看出了苏威这般来到这里,是有事找杨倓,随而将门打开,“燕王就在里面。”   苏威迈步走进了屋子。   一股炉火的暖意迎面而来,让苏威有些凉的身体顿时好受了很多。   在屋子中走动,苏威很快便是看到了杨倓。   兀自还没有熄灭的灯火旁,杨倓坐在办公几案前,一手拿着一个早点,一手翻看着面前的资料,一边吃着早点裹腹,一边双眼毫不离开资料的查看。   苏威移目看了看办公几案,与杨倓的身旁。   在杨倓的身旁,已是叠了一大堆资料,这显然是已经看过了的。   而在办公几案之上,还叠放着一堆堆资料,这自然是还没看过。   看着这一幕,苏威不由想起了当年勤政的元德太子杨昭,曾经的元德太子也是这般勤政,只是可惜,英年早逝。   不过好在,如今又出现了这位少年燕王。   苏威迈步走到了杨倓的近旁,他本来以为杨倓会发现自己到来了,却没想到杨倓太过专注,并没注意到他到来。   在给杨倓施礼前,苏威下意识看了一眼杨倓所看的资料。   看到资料的内容时,苏威顿时惊讶,“燕王,你在查看历年的灾情与赈济之策?”   杨倓听到突然响起的声音,不由吓了一跳。   抬眼看去,这才发现苏威不知何时到来了。   “是啊,看看自曾祖到现在发生了那些灾害,与施行了那些赈济之策。”   杨倓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笑了笑道:“只有了解了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苏威听到杨倓的这句话,又不由想起了杨倓之前说过的那三句话。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   杨倓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在这样做。   “燕王能这般不辞辛劳的了解天下民情,实乃天下人之福。”   苏威带着敬意的想着杨倓施礼。   与杨倓接触的越多,他心中对杨倓产生的敬意,便是越浓。   无论是杨倓的才能还是品质,都让他心悦诚服,无不敬佩。   “苏纳言来找我是有何事?”杨倓问道。   苏威收慑心神,有些不好意思道:“先前陛下吩咐臣等了解民情,以便制定利民新政,现在臣等已经完成,所以欲请燕王与臣等一起去觐见陛下。”   杨广如今虽是已在开始转变,能听进一些忠言了。   但苏威与其余大臣,皆是担心杨广会反复无常,又生他变。   而有杨倓在一起就不同了,杨倓的几次进言,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皆是令得杨广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下来。   可以说,杨倓和他们一起去觐见杨广,那就是一颗定心丸。   “苏纳言可否让我预先看一看。”杨倓道。   “理当如此。”苏威随即将整理好的奏疏递给了杨倓。   杨倓打开了奏疏查看,看完里面的内容之后,当即答应了下来,“走吧,苏纳言,我与你们一起去觐见陛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