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昨天刚做出来一个成品。” 李泰点头。 随后一番找寻,最终拿出了一块不规则的拳头大小玻璃。 将其递给了李世民。 “这就是玻璃?” 李世民拿在手上,有些新奇的把玩。 倒是和琉璃有些不一样。 这玻璃,比琉璃更加透明一点。 卖相也更好。 李世民敢肯定,同等大小的玻璃和琉璃。 玻璃的价格,绝对会翻上两倍。 要知道,琉璃的价格,已经很昂贵了。 而且还是有价无市的那种。 这玻璃卖相更好,真要卖的话,绝对不止翻两倍。 那利润该有多大? 一想到这,李世民看着玻璃的眼神。 一下变得火热起来。 没办法。 谁让他现在穷啊。 “这玻璃,是如何制作的?” 李世民看向青雀。 眼神中,满是对玻璃的喜爱。 别人又不知道这是玻璃。 一般人见到,只会把它当作上品琉璃。 争抢着去买。 更别说,质疑这是什么东西了。 “用沙子、纯碱、石灰石,再加入硼砂。经过高温熔炼,最后就能得到玻璃。” 李泰一五一十,将韩北告诉他的方法。 全部说了出来。 “什么玩意?” 李世民不觉皱起眉。 沙子,石灰他倒是知道。 可这纯碱,和硼砂是个什么东西? 怎么又没有听说过。 一旁的房玄龄,程咬金等人,也是瞪大了眼睛。 不知道李泰在说些什么。 “这纯碱和硼砂,是什么?” 李世民不由开口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这是老师说的。这两个就是纯碱和硼砂。” 李泰摇摇头。 随后指着两个装着白色粉末的碗,朝着李世民说道。 听到这话。 李世民又扭头看向韩北。 “这个,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 韩北有些汗颜。 这玩意,要是解释给后世人听。 或许很容易就能听懂。 毕竟玻璃的烧制,在后世并不罕见。 但在唐朝,想要解释出个名堂,那就有些麻烦了。 主要是古人压根不知道这东西。 或许有人无意间见到过。 但是终究还是不知道是什么。 “那算了。” 李世民见状,也懒得去管。 在他看来。 这玻璃也就能比琉璃卖更多钱一点。 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至于原材料,他不感兴趣。 “对了,先生,朕记得之前从农业区过来之时,田里面好像大部分没有农作物了?” 李世民忽然开口道。 “嗯,之前救灾的时候,便命人挖去了。” 韩北点点头。 之前救灾的时候,庄园内大部分的土豆。 已经全部用来救灾了。 只留下了少部分的土豆,还没有来得及挖。 “带朕去看看产量如何,顺便叫几个大唐报社的记者过来。” 李世民朝着一旁的太监说道。 韩北听到这话。 一下子,就明白了李世民想干什么。 这一次救灾,土豆起码贡献了三分之一的粮食。 甚至接近二分之一。 这么高的产量,若是能在长安城附近先一步推广。 也能更好推广至整个大唐。 “没问题。” 韩北点头。 随后带着几人来到了剩余的田地。 韩北叫了几个庄园内的佃农。 等到大唐报社的记者来后,便让他们开始挖土豆。 “你说,这土豆真的能亩产千斤吗?” 站在一旁的房玄龄,朝着程咬金问道。 虽然早在赵家村之时。 他们几个便见到过土豆的产量。 但那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 或许只有那几株土豆产量好一点呢? “应该有吧?” 程咬金吧唧下嘴。 一下子又回忆起了炸土豆、烤土豆片。 “不用急,等到挖完,称重就能知道了。” 韩北淡定的说道。 这土豆,可是系统给的高产早熟种。 产量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话说,这死狗系统这么久了,怎么感觉不见了一样?” 韩北一想到系统。 不免在心中吐槽道。 过了两个时辰。 一亩的土豆,才全部挖完。 所有土豆,堆成了一座小山。 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走,去看看。” 李世民有些兴奋的下了地。 这还是他头一次,直观的见识到土豆的亩产。 没想到,居然真的能有这么多。 房玄龄和程咬金几人,也紧跟着下了地。 “这.....这么多的产量?” 旁边被叫过来的记者,直接傻眼了。 这啥啊。 这么一座小山,怎么说。 都得有个一千多斤了吧? 这产量,恐怖如斯! “土豆亩产多少斤?” 李世民急迫的问道。 “一.....一千九百八十斤。” 两个官员,张大了下巴。 满眼不可置信。 这怎么可能? 他们还没见过,能有哪一个粮食。 能够做到亩产近两千斤。 真让人不可思议。 “才一千多斤?” 韩北听见这个数字,有些不满的皱起眉。 虽然换算成现代重量。 一亩土豆,能有两千多斤。 但还是让韩北有些不满意,这可是系统给的种子。 居然连两千斤都没有破? 不过想了一下。 这毕竟是在古代。 都没有化肥这种东西,不然产量或许能破两千多斤。 当然,也可以用农家肥代替。 但那只适合小规模种植。 种的面积大了,肥料没有那么多。 “什么叫才一千多斤?” 那两个官员,听到韩北这不满意的话。 整个人都要石化了。 这还不够? 亩产一千多斤,近两千斤。 都能算的上是神赐好吧。 “一千九百斤,一千九百斤。” 李世民抓起两个半个拳头大的土豆。 整个人抑制不住的颤抖。 一千九百斤,是个什么概念? 这一亩地,都能抵得上关中地区四亩地的水稻产量了。 要知道,关中亩产最多也就五百斤。 这还是风调雨顺,丰收的情况下。 不然还得减少一部分产量。 “居然真的有一千多斤!” 房玄龄也是激动不已。 有了这个数据。 再加上陛下的名声。 这土豆想要在长安城散播出去,应该不会太费力。 “神物,国之重器!” 李世民举起土豆,整个人仰天狂笑。 有了土豆。 他大唐百姓,将不用再像往常一样饿肚子了。 “先生,这土豆一年能种几次?” 李世民看向韩北。 “关中的确的话,一年两次。再往北走,一年一次。至于往南走,极小一部分地区能一年三种,但大部分都是二种。” 韩北沉吟一番,说道。 “播种时间呢?” “二三月播种,六七月收。第二种,七八月份种,九月底十月份收获。” “这是一年种两次的,一年一次,基本上是五六月份种,九十月份收。” 韩北将播种时间给说了出来。 基本上和后世的种植时间,差不了多少。 “先生,你这里还有多少土豆?” 李世民从兴奋中回过神来。 朝着韩北问道。 “大概,还剩个几十亩?” 韩北试探的开口道。 说实话,他也没具体统计过。 到底还剩下过多少木土豆没挖。 “几十亩,那便是四五万斤。” 李世民沉思一番。 “先将这些全部挖出来,然后推广到长安城附近,这些地方应该足够了。” 韩北率先开口道。 “既然这样,那边按先生所言。” 李世民点头。 随即便下达了圣旨。 派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将这些土豆作为种子。 分发到长安城附近的各个州县。 尽量每个州和县都能领到。 至于其他的地方。 李世民打算先等长安城试点实验过后,再进行推广。 主要是现在种子不够。 这一方面,有了李世民的指令。 韩北也没有再担心。 毕竟大唐日报上面,也会发表。 两者加起来的影响力,足够影响长安城的百姓了。 韩北也有了进一步扩大大唐报社的想法。 没办法。 大唐报社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而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 和韩北商议过后。 直接下令进一步扩大大唐报社的,最好是发展成全国性机构。 从长安城到洛阳。 再由这两处地方,逐渐辐射到大唐各个州县。 对于长安城百姓来说。 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看大唐日报。 而随着第二天报纸的发行。 长安城大多数的百姓,也已经知道了河南道和淮南道的救灾情况。 同时上面也说清楚了,此次救灾土豆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什么?!亩产一千九百斤!!” 一个士子念完报纸,顿时惊住了。 旁边的一些农民,听到这话。 也不由惊呆了。 亩产一千九百斤?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他们平时种水稻。 一般也就亩产四百斤的样子。 这一千九百斤,都快抵上五亩地的收成了。 “真的假的?” “这还能有假?没看到陛下也在场吗,这还是陛下亲自验证过得,一定没有假。” “就是就是,欺君可是死罪啊。” 一说到这。 不少农民都是兴奋了起来。 亩产一千九百斤啊。 这么高的产量,怎么能不心动。 “公子,快,快继续念下去。” 不少农民催促着那个士子。 那士子低头,看着报纸念道:“自今日起,长安城每家每户,都可派人去官府领取土豆种子,种植土豆。” 农民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原本他们还想着,只要土豆价格不贵。 还能咬牙买上一点种子去种。 可现在,居然不要钱免费领? 这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