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粮食能领?!” 徐福气不觉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的看着对方。 “废话,韩先生说过,每一个来这里报名成功的人,都可以去领粮食,下一个。” “好,好嘞。” 徐福气高兴坏了,攥紧手中的卡片,有些期待的朝着里面走去。 后方不远处,一张桌子前。 韩北正带着几个人,在分发粮食。 赵家村带来的粮食,今天刚好就用上了。 每个人十斤红薯和土豆,虽然不算多,但是至少可以缓解一下粮食问题。 “那,那个,俺叫徐福气,俺是过来领粮食的。” 徐福气对着韩北,有些扭捏的开口,随后立马将手中的卡片递给韩北看。 “这是红薯和土豆,蒸煮都行,土豆的话可以炸和烤,皮也可以吃,但是味道不怎么好。” “我建议你吃的时候把皮去一下,对了,红薯也能烤着吃。” 韩北拿了一袋装着土豆和红薯的袋子递给了徐福气。同时还不忘和他说一下怎么吃。 徐福气有些傻眼的看着袋子里的东西,这玩意真的能吃? “放心,真能吃。不信试一下。” 韩北指了指桌子上,被切成块的红薯。 徐福气半信半疑的拿起一块红薯,放入嘴里后,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还挺好吃的。 “回去收拾一下,把衣服被褥收拾好,等到了明天应该就可以分田了。” “谢谢,谢谢。” 徐福气抱着那一袋粮食,激动的给韩北道谢。 他都没想到韩北这边,居然还会给粮食。 这下好了,这二十斤粮食。 足够他们一家吃上半个月了。 这也让徐福气暗自庆幸,得亏自己来了,不然要亏死去。 “接下来麻烦你们了。” 对着旁边那两个人叮嘱了一下,韩北便来到了府邸边上。 只见李世民和房玄龄几人,此刻正悠闲的吃着烤肉。 那叫一个惬意。 “先生,还是你这烤串好,朕现在连御膳房,都不愿意吃了。” 李世民吃的满嘴流油,丝毫没有皇帝的样子。 反而更像一个老饕。 “那是当然。” 韩北得意的笑了笑,拿起一根羊肉串撸了起来。 自己这一身厨艺,可不是白学的。 虽然说当初是为了讨老婆才去学的,不过会做饭,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先生,是不是得拿点酒出来啊。” 程咬金瘪了瘪嘴。 自从喝了韩北庄园里面的酒,他感觉自家的酒跟喝白水一样。 寡淡无味,一点都不好喝。 “我这才刚建好房,酒都来不及酿,老黑你倒是想的挺好啊。” 韩北白了程咬金一眼。 “唉。” 程咬金叹了口气。 但手上撸串的速度,却丝毫没有降下来。 “到时候我酿成一批酒,给陛下和你们一人都送一点便是。” “那朕,可就等着先生的酒了。” 李世民听完,哈哈笑道。 韩北看向报名的地方,过去了这么久。 队伍却没有变短。 可见排队报名的人数,还是挺多的。 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和工匠,士子只占极少数。 一来,是士子有一股傲气。 二来,是部分士子瞧不起韩北给出的条件,只有那种家境贫寒的士子,才会来韩北这里。 “报名之人,倒是挺多。” 房玄龄感慨的看着那宛如长龙的队伍。 韩北笑道:“那是自然,能保证有肉吃,而且还不用愁吃住。来报名的人,自然多。” 现在才贞观九年。 战争在不久后还会发生。 何况现在北边的突厥,西边的吐蕃和党项都没有平定。 东边的高句丽也一直侵扰着大唐。 整个大唐,能吃的上肉的百姓,极为稀少。 “朕去看看。” 望着长队,李世民来了兴趣。 一行人来到了队列之中。 等到几人到达之时,刚好轮到了孙山报名。 他本就家境贫寒,此次落榜,连回去的盘缠都没有了。 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他都来到了韩府庄园。 “姓名。” 一个官员开始记录信息。 “孙山。” “会不会识文断字?” “读过书。” 那人抬起头:“读过书挺好,读书人在这里待遇会更好一点。” 登记号孙山的身份后,那人递了一张卡片给他。 大小和徐福气的一样,但是模样却是不同。 这也是韩北特意叮嘱过的。 “去后面领一点粮食,明天带好被褥什么的,就能来庄园报道。” “多谢。” 孙山道谢过后,便打算去后方。 刚走没两步,就见到了韩北一行人。 “韩状元。” 孙山拱了拱手。 韩北打量了一下孙山:“你是士子?” 孙山听闻有些尴尬:“的确,囊中羞涩,所以才.......” “没事,跟着我,保你衣食无忧。” 韩北笑呵的拍了一下孙山的肩膀:“我到时候要开一个科举班,刚好能成为第一批的学员。” “科举班?” 孙山有些疑惑的开口。 “你应该没有高中吧?” 听见此话,孙山有些羞愧的垂下头。 “没事,跟着我干,保你到时候能榜上有名。” 韩北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这点亮科技树,庄园招进来的第一批士子,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孙山一下变得精神起来:“多谢先生。” 经过进士科和殿试之后,现在韩北的才华,在长安城都是公认的。 就连崔元峒和卢阳,这些人都比不过韩北。 一首凉州词,直接传遍了整个长安! 毫不客气的说,在孙山心里,韩北就是最厉害的那个存在。 现在韩北要开科举班,也就意味着自己将会得到韩北的真传。 他下一次科举题名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无妨,若是你还有朋友要来,我这里一样欢迎。” 韩北笑眯眯的说道。 像孙山这种落榜之人,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 古代落榜和高考发挥失常,选择复读不一样。 高考复读,只能说是小部分人的选择。 但在古代,大部分人都会和科举死磕到底。 只要有高中的机会,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 同时,落榜的人,好学之心也是最强的。 因为心里有着不甘心。 本质上和高考复读,想要考上一个好学校一样。 这也是韩北为何要,孙山多带一点人过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