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零和一的博弈
官员中积极拥护考成法的多是出身相对一般的家族,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俸禄与家乡亲友投献,而且按照原来的排资论辈的官员考核办法,他们在官场很难有较大的出头机会。 而采用考成法后,他们就有了一条相对明晰的上升路径。 这部分在朝的官员群体虽然不是很多,但数量也不是凤毛麟角,他们也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反对考成法的官员相比出身相对一般的官员,数量上要多不少。 大明承平了两百多年,文官们早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其他人想进入他们的小团体非常困难,这些人几乎垄断了科举、官员升迁与地方各种资源。 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最不希望发生改变的,历史上的历次吏治改革,他们都是最大的反对者。 宋朝以前,垄断王朝的是世家门阀,宋朝以后,世家门阀势力虽然衰弱了不少,但士绅文官兴起形成的学阀与文官集团,垄断程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比世家门阀会去主动维护王朝的顺畅运转,士绅文官可就没有这个意识与动力,国家民族概念十分淡薄,在他们眼中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不抢夺他们的利益就行,典型的职业经理人。 介于两者之间的官员也有不少,这些人有个十分合适的名称叫做中庸派。 他们没有太多的主见,习惯被人推着往前走,对于考成法他们主观上虽然不喜欢,但俸禄却有了较大改善,他们也就选择了默默承受。 对于这些人,朱由校与内阁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按部就班地做事就好,当然朱由校也对他们不抱太大的期望,若有合适的升迁机会,自然也就会将他们向后靠一靠。 至于之前上疏弹劾方从哲等内阁大臣的官员,朱由校将题本送到内阁,方从哲他们在打政绩考核的时候自然会重点关照。 这些人里面要么家里是豪绅巨富,博取声望,要么是甘当他人传声筒,政绩考核时对他们的重点关照,自然不会有丝毫冤枉。 考成法正式实施前,朱由校与内阁六部九卿认认真真确认了一遍各布政司的工作绩效目标,包含赋税额、科举成绩、民生安定与新作物推广等。 因考虑到辽东、西南等地正在进行战事,对他们的考核以平靖叛乱为主,赋税与新作物推广其次。 因有了对灌溉要求没那么高的新作物,朱由校还鼓励民间进行开荒,新开出来的荒地属于开荒者个人,并免除五年农税。 外派各布政司的督察司除了监督官员风纪与政策落实,还监督开荒是否落实到开荒者个人头上。 对于京城朝廷各衙门的政绩考核,除了张居正规定的常规项目外,朱由校还加上了一条清廉指标,不准巧立名目向各地收受各种孝敬,发现一个抓一个,毫不手软。 对于他们的监督,朱由校则交给了魏忠贤负责的东厂,而东厂可得犯官一成家产作为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朱由校就不信了,有了东厂三千人盯着,还不能及时刹住各种漂没、冰敬、炭敬与重礼。 而其中的吏部、兵部与工部是东厂重点盯防的目标,当然户部也不会放松,除了东厂盯着他们,朱由校还让内廷的稽核监对他们不定时进行账目审计,一年最少两次。 让文官们自查或互查,那能查出个鬼,他们之间不是师生就是姻亲,早就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只有靠稽核监这个与他们关联不大的外部势力介入,才有可能查出一点东西。 虽然明孝宗朱佑樘定下了问邢赎罪的先例,也就是赎罪银制度,但朱由校可不会考虑什么明孝宗的规定与政令,大明在他手上彻底让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不受约束的权力是十分可怕的,而这也是从正德帝开始,皇帝一直在努力从文官集团手中重新夺回皇权。 只是文官集团不受控之后,别说皇权被剥夺了大部分,甚至连皇帝的小命也时时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上。 不满意皇帝的作为就让皇帝发生点意外,从而换一个更符合他们利益与听话的小皇帝。 正德帝与嘉靖帝,明穆宗与明神宗,明光宗与明熹宗,明熹宗与明思宗,无不如此。 政治斗争是零和一的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由校御极近一年来,前前后后已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不管是士绅文官,还是勋贵武将,甚至商贾,该得罪了都已经得罪了。 既然动了他们的利益,随时都有可能让他提前发生点意外。 而这也是朱由校刚登基就选择移居养心殿,后面更是移居位于太液池湖心岛的南台。 又担心木质的南台建筑群容易走水,朱由校还在去年九月开始兴建以大理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琼华宫,而且也是在太液池中间的湖心岛上。 身边伺候他的人全是知根知底的宦官,或者暂时是让他放心的刚选秀出来的妃嫔,那些不熟悉的小宦官与宫女,根本就没有近身的机会。 至于饮食方面,由独立出来的御膳房负责,而且交给之前从小负责他膳食的魏忠贤负责。 偶尔去其她妃嫔居所用膳,也是从御膳房带饭。 此外,朱由校还让万机等皇家医学院的神医们每月给他检查一遍身体,好及时发现身体的意外变故。 嗯,没错,朱由校就是怕死,好不容易从天而降的皇位,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地让自己又早早地挂了。 帝王生活还没开始享受,政治抱负还没开始施展,咋能就这么着急忙慌地下线了。 除了预防意外事件,朱由校自从穿越过来后,就一直在坚持身体锻炼,虽然没有一身腱子肉,但身体肌肉密度还是蛮高的。 除了锻炼身体,朱由校尽量不会像雍正那样沉迷于处理政务。 他晚上几乎不会看题本,有紧急题本要处理也是让刘时敏他们念给他听在,之后他再做出决断。 此外,司礼监也一直在按照朱由校交代的按紧急重要度对所有题本进行分类,题本内容简化方面,也一直强迫百官在往通俗易懂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