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拥兵自重

第159章:制衡内阁首辅、龙骧大臣,还有互通贸易,提上日程。

拥兵自重 纵横小秦王 5362 2024-09-09 21:45
   “好好好,还真是大快人心。”   “不愧是咱们家文忠,办事果断老辣,只要有一点点苗头,就能瞬间将其扑灭。”   坤宁宫之中,朱元璋又是满脸笑意的看向马皇后道。   李文忠在宁波府的所作所为,也是传回了京师,朱元璋这边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老辣果断,以法定罪,将所有犯了罪的士绅豪强,以雷霆手段惩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之力。   还有那群读书人,也是整日跪在府衙前,叩首请罪,更是泪流满面,希望可以得到朝廷宽恕,让他们可以拥有参加科举的机会。   只不过圣旨已出,那就断然没有更改的道理。   只是....这道圣旨究竟出自谁手?   对于这群读书人,对于这些百姓,他们自然觉得是朱元璋的手笔。   那这其实就足够了。   “老大,你亲自下一道手谕,以太子的名义。”   “免去这些读书人的罪责,允许他们来年参加科举。”   “这些人就会成为你的得力臂助,来日在官场上,也会以你为尊。”   “毕竟是年轻人,遭受蛊惑实属正常,但若是循序渐进,未必不能成才。”   “多一份宽容,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你这个太子的仁厚,就算是立住了。”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太子朱标,沉吟道。   游街示众,对抗朝廷。   的确是关乎自身利益,但也不乏蛊惑。   所以处于上位者的角度,朱元璋要考虑的更多。   那这些读书人若是能够中举,自然可以用,但却不能委以重用。   而且,还要紧紧的盯着这些读书人,一旦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就要在苗头升起之时,将其果断掐灭。   毕竟大明愿意给他们机会,是因为不想浪费人才,但若还是与朝廷对着干,那就是恩威并施,该杀则杀。   至于利益,说白了,不管是针对士绅豪强,还是一心为了百姓,也都是出于王朝的利益。   而王朝的利益就是老朱家的利益,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只不过用这样的方法来巩固统治,就会包揽天下的民心。   所以也还是为自身在考虑,更何况人无完人,总要给他们一份救赎,让他们心怀感恩,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朝廷办差。   这也是用人之道。   “老三也是这样讲的。”   “但儿子的意思是在浙东,开设以道德为规范的学堂。”   “太子府出资,教导他们什么叫做礼仪廉耻,为国为民。”   “若真心有家国,可以准其参加科举,因为只有经历过,他们才能幡然悔悟。”   “再加上学堂的循序渐进,大明也可以给这些读书人一次机会。”   “毕竟年轻的时候走错了,朝廷也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去改正。”   “况且谁没走过错路,只要肯愿意去改正,那就还不算一条道走到黑。”   “就像是胡惟庸,儿子给了他很多次机会,可都被他一一错过,因为他从不认为这是机会,也注定了他一条道走到黑。”   朱标也是轻声笑道。   不让浙东参加科举,这本来就是震慑。   用于震慑天下,杀鸡儆猴,以免还有读书的人跳出来,对抗朝廷。   这也是为天下读书人敲响警钟,只因朝廷改制之心,坚如磐石,若有妄议国策者,重罪论罚,绝不饶过。   同时也想好了退路,也就是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废除科举,从军中提拔官吏,慢慢培养。   还有开设学堂,让百姓之子读书。   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大明必须要经过这漫长的时间。   因为百姓读书,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也是国策。   “胡惟庸就是自作聪明,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时局,殊不知他所掌握的权力,虚无缥缈。”   “朝廷认同他,他就拥有这份权力,朝廷要踢掉他,他就没有了这份权力。”   “重权者,也将会为权所伤。”   “所以对于他的结局,我从来都不在意。”   “只是百废待兴之时,压榨完他最后一点价值,就已经是对他法外开恩。”   “毕竟是他先有负于朝廷,那就怪不得我们?”   “而且还能做点好事,摊丁入亩、废除丞相制,他都是功不可没,甚至为此还要付出生命,绝对是个好臣子。”   坐在朱标身旁的朱棡,也是玩味的笑了笑道。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像朱棡这么折磨人的,自古以来都很少见。   更是听的朱元璋与朱标满头黑线,就连马皇后也是白了一眼朱棡。   幸亏这是自家儿子,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估计得愁死。   “将死之人有什么好聊的。”   “咱现在就只关心浙东的局势,赶紧将摊丁入亩推行完毕。”   “因为你夜长梦多,毕竟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废除丞相制。”   “所以胡惟庸不能在浙东待太久,朝廷上也得慢慢分化他的权力。”   “将他所有的部署,推倒重来。”   随后,朱元璋先是摆了摆手,便又是嘱咐道。   朱元璋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制。   倒不是多么着急加强中央集权,而是内阁制经过完善,想法上已经十分成熟。   所以朱元璋心里自然痒痒,恨不得现在就给内阁建出来。   但是为了大局着想,朱元璋还是忍下了所有的冲动。   “您正好提起了这一茬,我刚好也有点别的想法。”   “他们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因为治国,就是需要读书人,所以在政治的舞台上,读书人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世家大族能与皇权相抗衡的原因。”   “因为他们掌控了太多的政治资源,所以为了朝堂稳固,除了破釜沉舟的皇帝,也都是在妥协与制衡,还有打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凡是大统之王朝,都会选择重文轻武,因为没有文治才能治世,武夫只适合用来打天下。”   “所以我对于内阁制,有了不同的看法。”   眼见朱元璋提起这一茬,朱棡的眼中便是闪过一抹沉思道。   “究竟是什么看法?”   朱元璋与朱标皆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棡道。   “重新划分内阁制,增设龙骧阁。”   朱棡缓缓道。   “龙骧阁?”   朱元璋与朱标几乎同时皱起眉头。   “权力的划分,永远讲究平衡。”   “更要彰显出皇帝的绝对权力,还有官僚体系的运作。”   “同时防止任何单一机构权力过大而威胁到皇权。”   “所以不仅仅要开设内阁,还要增设龙骧阁。”   “同时标明宪章与原则。”   “一共分为两点,其一,皇权至上,最终所有的权力归于皇帝,确保内阁与龙骧阁的决策,都要经过皇帝的批阅。”   “其二,分工合作,内阁与龙骧阁之间,应各自侧重,相互协作,共同服务于皇权,但也要保持适度的竞争与制衡。”   “关于这一点,不管是爹,还是大哥,应该也都明白我的意思。”   说话间,朱棡又是微微抬起头,看向了沉思的朱元璋与朱标。   “嗯。”   朱元璋与朱标齐齐点了点头。   这是皇帝的必修课,永远不可能略过,哪怕是后世的皇帝,也要学习制衡之道。   随后,朱棡便是将内阁与龙骧阁的权力划分,完全阐述给了朱元璋与朱标。   其实这龙骧阁,就是满清的军机处。   只不过时代不同,而且对于满清,朱棡喜欢不起来,所以就将其改为龙骧阁,这样更能凸显出大明的霸气。   而龙骧阁与内阁,权力划分的关键点。   就是在于决策层面,龙骧阁负责最敏感和最高级别的决策,而内阁则处理较为常规的政务和政策制定。   还有执行与监督,内阁在执行层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龙骧阁更侧重于监督和特殊事务的执行。   还有制衡机制,两者的权力需要相互制衡,防止任意一方权力过度集中。皇帝保留最终决策权,以确保皇帝权威不受挑战。   同时保证信息流通,确保内阁与龙骧阁之间有适当的信息共享,但同时保护龙骧阁处理的机密信息不外泄。   “好主意,龙骧阁就是完全隶属于皇帝,而且还能对内阁起到监视的作用。”   “同时内阁也是如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又能起到微妙的制衡作用。”   “只要严格把控入阁成员,即便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也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皇权不会遭受威胁。”   朱元璋听完以后,眼中当即升起一抹赞叹道。   “有你可真是咱老朱家的福气。”   朱标也是赞叹一声道。   “毕竟是要制衡权力,那就制衡到底,防止一家独大。”   “这也是我能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毕竟长此以往,内阁的权力肯定会膨胀。”   “而若是没有人能制衡,肯定会升起动荡,毕竟我们不能低估了人性。”   “就像是浙东的这次游街示众,其实也恰恰是被人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但内阁又是重中之重,毕竟它具有丞相的一定职权。”   “所以不管是内阁首辅,还是龙骧大臣永远都要保持竞争的状态,让他们在彼此内斗中消耗,从而避免波及皇权。”   “而且这个制度之初,您就要明确宪章与原则,并且将其纳入皇明祖训,让后世的子子孙孙,引以为戒。”   “这也是作为一个皇帝的权术,毕竟朝廷不是一人之朝廷,要不然,哪里需要这么多朝臣?”   面对这两父子的夸奖,朱棡仍然是不为所动道。   “那就这样定下来,咱觉得很好。”   朱元璋也是开怀笑道。   毕竟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纵然在支持儿子,也还是想稳固皇权,维护统治。   “对了,你那个杂货铺,开起来了没?”   说话间,朱标又是有些好奇的看向朱棡问道。   “这几日都在忙活小明王的案子,还有浙东的事情。”   “常茂都快忙死了,哪里还有空去管杂货铺?”   朱棡当即白了一眼朱标,但是摇了摇头道。   别看胡惟庸与李文忠在前面忙得不可开交,后面也同样吃紧。   毕竟各方面都需要他们去负责,还有朝堂上的斡旋,反正哪哪都不容易。   常茂更是一连几天都没合眼,包括朱棡,所以你哪里有空去管那个杂货铺?   原定的开业时间,也是因为这接二连三的动荡,暂时停了下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棡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心疼之色。   这一连几天过去了,杂货铺都没有开起来,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损失。   “那你这次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朱标又是询问道。   “明日。”   “这一次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得先为我的杂货铺绕道。”   “毕竟不管是糖,还是盐只要能推广开来,从应天府传至天下,这可就是日赚斗金。”   “而且掌握这个配方,开启对外贸易,我大明就能疯狂敛财。”   朱棡想都没想,便是开口道。   “对了,你让理藩院那边联系一下周边小国,将我所制的盐与白糖送给他们一份,还有酒精,但别太多,要让他们欲罢不能。”   “从而让他们主动向我大明请求开通互市,这样我们也好坐地起价,将利益最大化。”   顿了顿,朱棡又是看向朱标道。   开通对外贸易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毕竟大明的国库现在虽然充裕,但哪里不要银子,要是长此以往的下去,国库肯定会支持不住。   况且兴办学堂也是提上了章程,这更是一大笔的银子支出。   所以要赶紧挣点银子,朱棡才能继续增发大明宝钞,要不然守着印钞机,但你说不能印,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嗯,所有的国策都提上了章程,我大明的确需要更多的银子,还有资源。”   “所以光靠中原,这根本不够用,还是要互通贸易,借此壮大我大明。”   “理藩院那边,我会让他们提上日程,尽快将酒精、白糖、精盐送出去。”   “更是要让那些番邦小国知晓,他们奉若珍品的盐糖,还有治伤有奇效的酒精,而我大明虽然有,但是产量不多,欲购从速。”   朱标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