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阳人城之战
二月初十,洛阳城内,董卓的府邸中灯火通明。 他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听着探子回报孙坚进占阳人的消息。 董卓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他立即下令:“传我命令,胡轸为大都护、樊稠为骑督,领五千精兵,即刻前往迎击孙坚!” 胡轸接到命令后,立刻扬言:“这次出征,若不斩一青绶,何以立军威!部队必须整齐纪律,方能克敌制胜。”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诸将心中颇为不快,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暗自思量。 两日后,胡轸的部队行至广城,夜色已深,士兵和战马都已疲惫不堪。 按照董卓的作战计划,他们应在广城休息,养精蓄锐,待到天明再攻城。 然而,樊稠等人却心生异志,他们不愿看到胡轸立功,于是樊稠上前一步,对胡轸说:“大都护,我等接到消息,阳人城中的敌兵已心生恐慌,若不速战速决,恐怕错失良机。” 胡轸听后,心中一动,他知道樊稠的话中有理,但更多的是对立功的渴望。 他环视四周,只见诸将脸上都带着急切之色,于是下令:“好,我们便连夜进发,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夜幕下,胡轸的部队放弃了休息,继续前行。 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强打精神,跟随着战旗,向阳人城进发。 当胡轸的部队终于抵达阳人城下,发现城中灯火通明,守备森严,城墙上巡逻的士兵警惕的目光如炬。 偷袭的计划在这样严密的防守下,很难取得成功。 士兵们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早已饥渴交加,疲惫不堪。 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了出发时的锐气,只剩下沉重的喘息和迷茫。 军队没有时间挖掘堑壕,没有工事的保护,他们在城下显得格外脆弱。 将士们刚刚解甲想要稍作休息,樊稠却在这紧要关头,暗中派人散布谣言。 “快起来,孙坚率城中将士乘夜来袭!” 谣言如同野火般在士兵中蔓延,他们在黑夜中无法分辨真假,恐慌和混乱迅速蔓延。 士兵们在混乱中奔逃,盔甲被丢弃,鞍马失去了控制,场面一片狼藉。 樊稠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的计划得逞了。 此时,孙坚在城头眺望,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城下军队的异动。 他立刻下令:“开城门,全军出击!” 城门缓缓打开,孙坚率领精兵冲出城门,如同猛虎下山,直扑胡轸的部队。 胡轸的士兵们在孙坚的攻击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全军溃败,四散逃窜。 孙坚的军队乘胜追击,斩获颇丰。 阳人一役,孙坚以少胜多,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他的名声随之大起,威望更着。 士兵们围绕着孙坚,欢呼声震天:“将军神勇!将军神勇!” 樊稠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 二月十三日,豫州刺史孔伷忧心孙坚尾大不掉,暗中拜访了袁术。 孔伷言辞狡黠地挑拨道:“孙坚若得洛阳,势力必将膨胀,难以制约。今日若任其坐大,岂不是除一狼,又增一虎?” 袁术听后,眉头紧锁,心中疑云如墨,对孙坚的信任开始动摇。 他沉声下令:“来人,传我命令,即刻停止向孙坚运送军粮。” 消息传至孙坚军中,士兵们面面相觑,无粮的困境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上。 孙坚得知此事,心中焦急,却也明白必须立刻解决此事。 孙坚立即召见黄盖、韩当等心腹将领,语气沉重道:“袁术受小人挑拨,断我军粮道。我必须亲自前往鲁阳,以诚意和真相说服袁将军,恢复军粮供应。”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而去。 在袁术的帐中,孙坚异常激动地说道:“袁将军,我之所以身先士卒,不顾生死,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您报家门私仇。我与董卓并无深仇大恨,而将军您却因听信小人之言,对我起了疑心!” 孙坚的话语铿锵有力,他在地上画来画去,分析着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 袁术听着孙坚的话,看着他激动的神情,心中感到了愧疚和不安。 孙坚继续说道:“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袁术被孙坚的诚意所动,他意识到自己的过失,立即下令:“来人,立刻给孙将军调拨军粮!” 孙坚得到了军粮的承诺,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 他向袁术深深一拜,感激地说:“将军英明,孙坚代三军将士谢过将军!” 言罢,孙坚立即回营,带着军粮的好消息,安抚士兵们焦虑的心情。 二月二十日,春意渐浓,长安城内却涌动着一股不祥的暗流。 董卓的野心如同野草般疯长,他指使朝廷中的光禄勋宣璠持节至洛阳,公然封自己为太师,一举凌驾于所有刘姓诸侯王之上。 宣璠在洛阳的西凉军大营内宣读圣旨,声音在大营内回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董卓功勋卓着,今封为太师,位列诸侯王之上。” 三日后,袁绍在冀州府邸中,与韩馥及关东诸将密谋。 袁绍目光如炬,沉声道:“今上年幼,受董卓操控,我们怎能坐视不理?我意欲拥立宗室中的刘虞为新帝,以正天下视听。” 韩馥闻言,眉头紧锁:“刘虞德高望重,但此事重大,还需细细商议。” 诸将议论纷纷,最终决定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前往刘虞处,呈上众议。 三月初三,在刘虞的府邸,张岐恭敬地呈上书信,言辞恳切:“刘公,关东诸将及冀州刺史韩馥共议,望您能领尚书事,承制封拜,以安天下。” 刘虞阅毕,面色凝重,他缓缓起身,断然拒绝:“我刘虞虽为宗室,但绝无觊觎大位之心。今上虽年幼,但我等臣子自当忠心辅佐,岂可另立新君,乱了朝纲。” 张岐再三劝说,刘虞却坚定不移,再次拒绝:“此事休要再提,我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