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强龙可压地头蛇
清洗敦煌城之事,并不如聂辽预料一般顺利。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据贾诩向他禀报,敦煌太守、郡丞、长史、功曹史及敦煌令、县尉、县丞、主簿等一干郡县大小官吏,皆已一网打尽。 唯独敦煌都尉不在城内。 贾诩询问了敦煌郡兵一番,得知敦煌都尉此时驻守在玉门关。 并且,贾诩还为聂辽带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敦煌郡是河西四郡中郡兵数量最多的边郡,敦煌城内的千余郡兵,只是敦煌郡兵的少部分。 另有二千郡兵驻守在玉门关,二千郡兵驻守在阳关。 聂辽此前并不了解敦煌郡的军政事务,他一直以为敦煌郡与其他三郡相同,此时方知,另有不同。 他稍稍思虑一番,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因为敦煌郡乃是大汉最西端的国门,与西域相连,所以朝廷在敦煌郡设置大量驻军,合情合理。 并且,他通过用户界面查询一番得知,玉门关和阳关并非东汉建造,驻军也并非东汉设置,乃是光武皇帝沿袭西汉旧制。 玉门关与阳关,皆始置于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开通西域道路之时。 霍去病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 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两关即玉门关、阳关。 敦煌郡境内有一龙勒县,两关均为龙勒县境内军事重镇,皆为敦煌都尉治所,设兵驻守。 玉门关和阳关之间有长城连结,两关之间有烽燧多处,虎踞长城。 当时,西汉与西域以及西亚各国交往频繁,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两关分别扼守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用后世现代社会的话说,两关不仅是西汉重要的边塞关隘,还是中国最早的海关。 只不过,两关历经近三百年风雨,至东汉时,形势已与西汉有所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西汉的两关驻军,是由朝廷征发派遣的边防驻军,多以刑徒、流徒、轮换汉军为主;而东汉的两关驻军,在东汉初期依循西汉旧制,在东汉中后期,则改为以敦煌郡兵为主。 至东汉末年,基本所有的两关驻军,皆为敦煌郡兵。 这些长年累月轮换驻守两关的敦煌郡兵,大部分为敦煌郡内黎庶子弟,少数为刑徒。 如今的汉朝与西域以及西亚各国,贸易往来、经济联系越来越衰弱,基本全靠民间商贾来往丝绸之路,朝廷组织的官商早已绝迹。 从光武皇帝建国之初起,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东汉朝廷对于西域的态度,一直有些模棱两可。 若非东汉有个猛人班超横空出世,如今的西域是何等状况,还未可知。 而此时一直默默驻守两关的敦煌郡兵,并非为了保障汉廷的对外贸易,也不是为了维护东西方丝绸之路,而是为了保卫家乡,顺便吃点儿皇粮。 虽然此时的汉廷无力掌控西域,但是无论是汉朝,还是西域各国,皆有民间商旅来往于丝绸之路。 因为有些西域国家的商旅队伍,随行有武装护卫,甚至就是某些西域国家的军队,所以敦煌郡必然会在两关设置大量驻军,用以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敦煌郡土地贫瘠,多沙化、少水源,所以郡内很多黎庶之家的成年男子,都会选择成为郡兵,既为家庭减轻口粮负担,又可以偶尔赚些外快。 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薅外国人羊毛,捞过路费油水的机会。 这是两关屹立在此近三百年来,无数驻军代代传承的规矩,无论何人进出,都得意思意思。 聂辽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并不认为这是个坏消息。 相反,他觉得这似乎是个好消息。 此前,他决定将河西四郡的郡兵,全部流放到并州五原郡,因为他的确不想杀这些郡兵,却也不想让他们多嘴。 毕竟他在河西四郡的所作所为,并非天衣无缝。 他怕麻烦,也怕有人以此败坏他的名声。 可是此前的三郡郡兵,他都是以城池失守的罪名,将他们关押起来,准备流放并州。 然而敦煌城并未失守,敦煌郡兵不仅守住了城池,甚至还反击北宫伯玉率领的羌人叛军,并且在聂辽的协助下,大获全胜。 这样的话,聂辽也不好意思睁眼说瞎话,总不可能一句“你有罪”,就将他们全部关押流放吧? 况且玉门关与阳关,还有四千郡兵,难道他们都有罪? 难搞! 要不然,都砍了?不太行…… 想来想去,聂辽决定转换一下思路。 他决定,将此前被他关押起来的三郡郡兵,全部流放至敦煌郡,驻守两关。 他要带大家一起发财! 反正他不可能废弃两关,而他又没有太多兵力驻守两关。 中华军团铁骑与本部九千骑兵,聂辽要全部带回并州五原郡。 他还要继续干鲜卑,干乌桓,还有可能干张纯、张举,以及征讨有可能再度爆发的第二次黄巾起义。 所以玉门关与阳关,仍需依靠敦煌郡兵驻守。而他能否收敦煌郡兵为己用的关键所在,就是这位敦煌都尉。 西汉时的敦煌都尉同时共有四位;东汉初期的敦煌都尉同时共有两位,至于如今只有一位。 只要他搞定这位敦煌都尉,就代表搞定所有敦煌郡兵。 聂辽就不信,真有那么碎嘴的人,了解他在河西四郡的所作所为后,千里迢迢跑去雒阳朝廷告状。 那得多恨他,不太可能。 他不相信河西四郡内有祢衡那种人。 询问贾诩,聂辽得知如今的敦煌都尉名为张猛。 聂辽从未听过汉末时期有这号人物,于是通过用户界面,查询了一番《华夏大百科全书》。 竟然真有此人的历史记载,虽然其人事迹寥寥,但其父在汉末时期却颇有名气,乃是“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 张猛为张奂幼子,其两个哥哥皆好文学,唯独他继承了张奂的武勇,数年前被敦煌太守辟召为都尉。 张猛乃是敦煌郡人。 东汉的“三互法”,主要限制县令、郡太守、州刺史、州牧。 因为东汉内地不常置都尉一职,而边郡又需要有武略的本地人担任都尉,所以都尉不在“三互法”限制中。 聂辽仔细一看,这家伙是个地头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