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议捐
巩永固听了李国桢的话,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怒火。他瞪大眼睛看着对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李总督,您这般行事是否过于蛮横无理了些呢!这些骑兵们皆乃朝廷之壮士,一心为国尽忠效力,岂能遭受此般对待?况且,他们不过是暂且驻留此地,一两日后便会离去,您又何苦如此相逼?”巩永固强压着怒气说道。 然而,李国桢却并未被他的言辞所动,反而勃然大怒道:“哼!本督便是霸道,便是咄咄逼人,那又如何?你莫非还能拿本督怎样不成?” 说罢,他一脸不屑地斜视着巩永固,似乎对其充满了鄙夷与轻视。 巩永固看着眼前这个顽固不灵的李国桢,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冷声道:“难道李总督真的打算步高起潜的后尘吗?” 话音刚落,仿佛一阵寒风袭来,让李国桢不禁打了个寒颤。提及高起潜这个名字,李国桢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脚步踉跄着,一步步向后退缩,最终缩进了身后众军士组成的方阵之中。与此同时,他色厉内荏地喊道:“你怎敢如此放肆!本督是京营提督!” 巩永固并未被对方的官威所吓倒,只见他镇定自若地从怀中取出一枚金光闪闪的金牌令箭。令牌在手,他的气势陡然一变,变得威严无比。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李国桢,厉声道:“李国桢,给我看清楚了!即便没有这金牌令箭,本官照样能够取走高起潜的性命。现在本官手中握有金牌令箭,你还认为本官不敢动你一根汗毛吗!”面对巩永固的质问,李国桢顿时哑口无言,再也不敢轻易回应。 巩永固脸上带着阴森森的笑容,语气越发严厉地恐吓道:“李国桢啊李国桢,你真以为杀高起潜之事乃是本官亲自动手不成?不妨实话告诉你,真正动手取走高起潜性命之人,正是那站在他身旁不起眼的小卒罢了!” 说罢,巩永固目光扫视着周围的将士们,接着又说道:“本官若是手中持有金牌令箭,并下令将你处死,那么执行者便可官升三级,赏赐白银万两。依我之见,你倒是可以看看自己周遭这些虎视眈眈的将士们,究竟有谁会率先对你动刀呢?” 听到这话,李国桢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惶恐不安地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此刻,他已然顾不上所谓的尊严和颜面,慌忙高声喊道:“巩大人,请您高抬贵手!本督同意让他们在此驻扎......就驻扎三日吧!” 巩永固见状,发出冷冷道:“李大人,你早就早该如此啊!” 看着李国桢远去的背影,巩永固知道,京城不能久待,越早离开越好。 乾清宫内,崇祯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地看着眼前的两位重臣,缓缓开口说道:“两位爱卿啊,最近张献忠这个乱贼竟然投降之后又再次反叛,重新竖起了造反的大旗,实在是让人忧心忡忡啊!” 听到皇帝的话,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恭敬地拱着手对崇祯帝说:“陛下,请放心,微臣愿意主动请缨前往平定叛乱,一定能够尽快消灭这些叛逆之徒,还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宁和平的环境。” 崇祯帝听了杨嗣昌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点了点头说道:“杨爱卿果然是一片忠心赤胆,朕准许你前去平叛,希望你能够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然而,就在这时,杨嗣昌提出了一个让整个场面都变得凝重起来的军饷问题。他告诉崇祯帝,这次出征至少需要两百三十万两银子作为军费。 崇祯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知道朝廷现在财政紧张,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但是,如果不给军队足够的粮饷,又怎么能够保证士兵们的战斗力呢? 一时间,整个乾清宫陷入了沉默之中,没有人敢轻易说话。 薛国观轻捻着下巴处那几缕长须,眼神沉稳而深邃地看着崇祯皇帝,语气不紧不慢地道:“陛下啊,微臣倒是想到一个计策,或许能够解决目前军队粮饷匮乏这燃眉之急呢。您看呐,朝中众多官员以及那些功勋权贵之家底颇丰,如果能说服他们慷慨解囊,捐献一部分钱财充当军饷,想必会极大程度地减轻咱们国家平定叛乱时面临的财政压力呀。” 崇祯帝闻得此言,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突然闪现出一抹希冀之色。 他心想:之前巩永固仅仅只是在扬州城便成功募捐到了多达三十余万两银子,如今京城里满朝文武百官加上诸多皇亲国戚贵族,少说也能劝说他们捐资三百万两白花花的雪花银吧。 想到此处,崇祯帝心情略微振奋起来,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嗯,薛爱卿此计甚妙啊!朝中大臣与勋贵们既然享受着国家给予的俸禄和无上荣耀,那么理所当然应当在此艰难时刻挺身而出,替朕排忧解难才对嘛。薛爱卿,那就将此事全权交予你负责处理吧,赶紧草拟一道圣旨颁布下去,命他们踊跃捐钱助饷支援前线战事! ”薛国观闻言立即躬身施礼应道:“微臣谨遵圣谕,必定竭尽全力完成陛下交付于我的使命!” 随即,他又面露难色道:“陛下,百官捐饷之事,臣自当竭尽全力去办。只是勋戚那边,他们身份尊贵,臣实在不敢轻易触怒。恐怕还需要陛下您亲自出面,以您的威望来劝捐,方能事半功倍。” 崇祯帝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薛国观所担忧之事不无道理,勋戚们向来都是朝廷中的一股强大势力,处理起来确实颇为棘手。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清楚地意识到,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自己必须挺身而出,直面这一难题。 崇祯帝暗自思忖片刻,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抬起头,看着薛国观,沉稳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勋戚那边,朕自会亲自出面劝说他们捐资救国。爱卿不必过于忧心,只管放手去办理百官捐饷之事即可。” 说完,崇祯帝挺直了身躯,仿佛身上肩负着千钧重担。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为了拯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中,他义无反顾。而薛国观则感受到了皇帝的决心与勇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他暗暗发誓,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圣望。 薛国观深知朝廷中的勋戚势力庞大,处理起来需格外谨慎。 他担心崇祯帝在劝捐过程中动作过火,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反弹。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勋戚们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处理起来需得慎重。臣建议,不妨先选一个勋戚作为开刀的对象,以示陛下决心。他们看到陛下动真格了,自然会心生敬畏,全力捐助。” 薛国观绝没有想到,他这句话不仅送掉了崇祯帝的一个皇子,还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