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和洛水是两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也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在即将达到黄河的时候,两条河流汇集成一条,就是伊洛河,然后汇入黄河。 洛阳旧城,离两河交汇处还有几十里的距离。 新都自然不能放在旧城,这样工程量太大,光拆迁就需要数月时间。 在经过实地考察,征求了多方意见之后,新城放在了更靠近两河交汇的地方。 但这也意味着,夹角用地不够。 “根据景恪的建议,新都要以容纳百万人为标准建设。” “还要预留出足够宽敞的街道,和宽松的生活空间,占地太大了。” “两河之间的土地,宽度不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作监的官吏实地勘探之后,提出了一个方案,新都将横跨伊洛二水。” “新都的主体和皇城在两河之间,四分之一在洛水的北面,四分之一在伊水的南岸。” “这么做的好处有四个,其一,更容易从伊洛水获得水源。” “其二,交通方便,漕运船只可以直接从伊洛水进入外城。” “其三,若未来需要拓宽城池,城北和城南都有大片土地可以使用。” “其四,两水外侧的城池,可以作为商业区使用。” 商业区人员混杂不好管理,伊洛二水就是天然的隔离带。 一旦那里出了乱子,只需要封锁伊洛二水,就能切断其和主城区的联系。 当然,并不是说主城区不能经商,而是规模不一样。 伊洛水外侧的部分城区,是大型商业区。 两水中间的主城区商业规模较小,也不集中。 皇宫在主城区的正中心。 “容纳百万人的都城,面积实在太大了。” “为了方便管理,我计划以皇宫为中心画一个井字。” “皇宫就在井的中心,周围的八个区域,分为八个坊。” “以高墙将八坊隔开,白天坊门大开,任由大家出入。” “晚上宵禁,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就关闭坊门切断相互之间的联系。” 在某些时候,这些高墙也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这些坊和唐长安城的坊不同。 唐长安城的坊比较小,偌大的长安城总共被划分成了一百零八坊。 优点是便于管理,缺点是太封闭了,不利于交流。 从宋朝开始就已经不设坊了,百姓居住在同一道城墙内。 这也和宋朝发达的商业有关。 应天城也有坊这个单位,但更类似于前世的城区,是完全开放式的,没有城墙阻隔。 朱标弄出来的这个坊,虽然有高墙分隔,但面积太大了。 新都城的规模比唐长安城还要大,仅仅是主体部分,就有唐长安城三分之二大小。 这么大的区域,划分成九个部分,单个的面积可谓是非常庞大了。 住个十万人,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虽然也是坊,却并不封闭。 朱元璋对这个设计就非常满意:“商业区被伊洛二水隔开,主城区分坊治理。” “好好好,此法甚好,标儿你的这个设计,比咱想的还要好。” 陈景恪自然也没有意见,在没有‘天眼系统’的情况下,分区确实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管理办法。 否则这么多人挤在一道城墙里,会带来多少混乱,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朱雄英更是兴奋不已,这就是他未来新家啊。 真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将它建成了。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四条贯穿全城的人工渠,方便百姓用水。 陈景恪比较关注的下水道工程,也设计了出来。 污水直接排出城外,不用担心便溺遍地,把新都变成屎城。 其实他这个担心有点多余,自从沤肥技术成熟,便溺物就成了宝贝。 这还是个很抢手的生意,一般人都插不进手。 就以应天城为例,据说整个城的排泄物,都被几个背景神秘的大户给垄断了。 他们会派人,挨家挨户免费帮人清理此物,然后统一运出城外沤肥。 肥料可以自用,也可以卖给别的种田大户,堪称暴利。 不过即便如此,下水道也是一项重要的设施。 有它没它,完全是两个样子。 接下来朱标又介绍了皇城。 不得不说的是,前世朱元璋设计的南京故宫,影响了后世明清两朝的宫廷建筑。 这一世,朱标也没能摆脱老朱的影响。 洛阳宫在总体上和应天皇城相似,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 对于皇城设计,陈景恪能插手的不多,他只提出了一个创意。 地龙。 也是暖气管道。 北方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没这玩意儿日子不好过。 古代没有加压泵,没办法弄出覆盖整个皇城的暖气系统。 不过问题不大,可以分开设计,每一座宫殿都有一套独立的暖气系统。 新都的建设,可不只是皇城本身,还包括周围的关隘。 洛阳周围是有天险的,但因为地位下降,这些关隘大多都弃置不用了。 现在也要全部重新修筑,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强化。 还有粮仓,作为京都必须储备有足够的粮食。 粮仓选址建设也非常重要。 朱标仅仅是介绍,就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可以想象涉及到的环节有多少。 反过来说,这座新都城的设计堪称完美。 朱元璋大为满意,当即就拍板,开建。 也就在这时,陈景恪拿出了一样‘黑科技’。 混凝土,俗称水泥。 尽管早就知道他手里还有宝贝,可当听到水泥这种东西时,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感到震惊: “你是说,用粘土、铁矿石、石灰石、石膏,磨成粉掺在一起,加水就能凝固成石头一样?” 陈景恪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这玩意儿堪称战争利器。 平地造一座坚城,能直接改变战争态势。 “用瓷器陶器的碎片、矿渣也可以,只要比例对,加水搅拌就能凝固成石头。” “如果加适量的沙子和碎石子,效果会更好。” 朱元璋什么都没说,立即找人弄来所需之物,在皇宫内亲自做了试验。 几天后,看着凝固成一团的水泥疙瘩,朱元璋激动不已。 抽出佩剑重重砍了一剑,‘咔’碎屑四溅。 “不如石头硬,但也不遑多让。” “好,这混凝土实乃国之利器也。” 朱标也非常高兴:“有了此物,修建新都的成本就能降低好几成,速度也能加快数倍。” “景恪又立一大功矣。” 朱元璋点点头,然后不满的道:“你别夸他,这小子藏了一肚子好东西,磨磨唧唧的不肯拿出来。” “还大功,咱都恨不得打他一顿。” 陈景恪嘿嘿一笑,并没有将这话当真。 老朱这个人,有时候很傲娇,明明想夸人非要反着说。 “混凝土抗拉抗弯性比较差,浇筑时可以在里面加入竹筋,以增加韧性。” 竹筋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前世有一座大楼,就是用竹子为筋,历经百年而不倒。 最后还是因为年代太久远,才被拆掉了。 拆掉后露出来的竹条,依然保持着足够的韧性。 明朝的建筑普遍不高,城墙也就十米出头,用竹筋完全没有问题。 这时,朱雄英围着那个水泥疙瘩转了好几圈,然后摸着下巴说道: “用这玩意儿在草原上修几座城池,北元人还不哭死。”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不愧是咱的乖孙,和咱想到一块去了。” “现在北元人也学聪明了,咱们大军出击,他们就迁走避而不战。” “如果大军太过深入,他们就派兵袭扰粮道。” “等咱们大军撤退,他们就赶着牛羊回来继续生活。”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咱们空耗人力物力,却毫无所获。” “有了城池就不一样了,咱们的大军可以和钉子一样钉在当地。” “咱倒要看看,他们准备如何破这一局。” 朱标也很赞同,说道:“有了此法,处处都是天险啊。” “只是可惜,混凝土的生产方法没有办法保密,容易为敌人获取。” 陈景恪笑道:“殿下无需担心,水泥只是死物罢了,在会用的人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况且,我大明军队纵横天下,坚城要塞都不知道攻下来了多少座,再多几座又能如何。” 朱标失笑道:“确实如此,倒是我有些小气了。” 朱元璋笑道:“现在咱大明唯一的敌人,就是北元。” “他们就算获得了制作之法也没用,草原上可找不到这么多材料。” “再说,咱巴不得他们修城呢。” “修了城他们就不舍的走了,只能留下和咱们正面作战。” “这样反倒是好办了。” 中原王朝和草原游牧民族作战,最大的问题不是打不过,而是找不到人在哪。 你主动出击,人家四散躲避。 你撤退人家就聚集起来攻打你。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陛下,有了水泥筑城,我倒是有个不错的对付北元人的办法。” 朱元璋立即就来了精神,问道:“什么办法?” 朱标和朱雄英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陈景恪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 “将草原分成一个个的格子,让归顺的北元部落,居住在这些格子里,不允许擅自离开。” “朝廷在靠近河流的地方,修筑城池派遣官员,就近管理这些部落。” “还可以迁徙汉人,在城池周围居住开垦农田……” 朱元璋思索道:“办法是不错,可也等于是让北元部落,获得了休养生息的空间。” “一旦他们壮大,就有联合起来反叛的危险。” 陈景恪说道:“陛下考虑的甚是,不过也能解决。” “分拆,朝廷规定每个部落的人口上限,人数超过了就分拆。” “将拆出来的人,迁到远远的地方定居。” “让他们一辈子,都无法联系到原来的部落。” 朱雄英插话道:“还可以将他们迁到大明腹地,和汉人混居。” “说汉话,写汉字,穿汉衣……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被同化。” 朱元璋大喜:“好,格子安置加分拆之法一出,北元将再不复为祸矣。” 朱标想的更多,说道:“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草原隐患,有可能要在大明手里,彻底解决了。” 眼见这个法子或许可行,几人都变得非常兴奋。 围在一起商量更多的细节。 很快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案。 当然了,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在敌人的腹心之地修筑城池,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 要做到万无一失,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不过这些细节问题,自然由专门的人去设计完善。 最后,朱元璋说道:“此法暂时保密,不要泄露出去。” “等这次的革新完成之后,再着手实施。” 众人都知道事情的轻重,纷纷点头。 朱标又在应天呆了几天,了解了变革的进程之后,就再次离京前往洛阳。 本来他是想多呆一段时间的。 现在材料还没有到位,洛阳那边还在平整土地。 新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动工,他去了也没用。 有了混凝土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多材料都需要调整。 比如糯米的需求量就降到了最低。 古代为了保证城墙的质量,会用糯米汤当粘合剂。 该说不说,这玩意儿确实好用。 缺点是代价太大了。 糯米的产量本就低,修城墙的用量又大。 仅仅是这一项,就占据了总投入的很大一部分。 关键是粮食宝贵,修城多用一点,百姓就少吃一点。 说城墙是用钱堆起来的,一点都不夸张。 而现在有了混凝土,糯米基本可以省下来了。 朱标离开之后,陈景恪和朱雄英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白天学习处理政务,晚上回家做总结。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陈景恪终于将《洪武算经》检查完毕。 没有任何问题。 他长出了口气,终于完事儿了。 之后就将书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早就知道此事,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下旨刊印五千册发行天下。 在变法的大背景下,《洪武算经》的成书,并未引起什么动静。 毕竟只是一本算书而已,不被重视很正常。 除了陈景恪,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本书在科学界意味着什么。 算经的事正式告一段落,陈景恪也轻松了许多。 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政务。 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毛骧入宫密奏:“臣已查到证据,李善长乃胡惟庸同谋。”